經濟學家樂觀預測股市 創業板漲跌無序振幅驚人
- 發佈時間:2015-08-07 01:25:17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楊菲
經濟學家樂觀預測股市上市企業與市值雙高漲
“我提出的目標是,到2020年國內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不包括新三板)應該達到3800家,市值應該達到80萬億元至100萬億元。”8月1日,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金融圓桌第八期論壇上發表演講時,提出了上述觀點。他同時表示,要達到這個目標,首先要改革,第一要改革供給制度,一方面是股票發行從核準制到註冊制的改革,另一方面是改革上市標準,這是改革的重點。第二要開放,一方面要讓更多的資金進入市場。其次是讓外國企業到中國上市。
吳教授的預測,令人鼓舞。中國資本市場的未來,令人期待。2020年聽起來好像很遠,其實,也只剩下了五年時間。吳教授的目標夠宏偉,五年間上市公司數量增長近五成,市值增幅也在五成左右。同時,吳教授也提出了改革目標,特別是核準制向註冊制的改革,以及讓外國公司到中國上市等。不過,市場經濟的最大魅力在於不確定性,上市公司達到多少家,市值到多大規模,只能做預測,而不能確保。如果牛市勢頭能夠持續較長,上市公司的數量增加會比較快;市值變化更要看市場“臉色”,君不見前些天的股市暴跌,一天就失掉幾萬億元。一定程度上説,對於上市公司數量和市值規模,我們只能盡人力、憑天命。另一個角度看,上市公司是不是越多越好?市值是不是越大越好?恐怕還是要有品質標準。增加一千多家上市公司,固然令人高興,但是退市是不是也要有個“指標”呢?只進不出的資本市場,肯定是不正常的市場,也不是能夠保質保量的市場。吳教授注意到改革的至關重要。和市場的“靠天吃飯”不同,改革是要通過人為努力才能推動的,在未來五年,資本市場的改革都是“硬骨頭”,需要上上下下一起努力,需要斷臂求生般斬斷諸多利益鏈,需要在監管方面更加嚴格和公正。
多種知名保健酒摻“偉哥”投資者需小心“大補”陷阱
號稱國內第一保健酒的海南椰島鹿龜酒涉嫌違法添加“偉哥”。上週末,食藥監總局發佈通告稱,包括海南椰島在內的多家企業涉嫌在多種保健酒、配製酒中違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稱“偉哥”的藥品成分)等化學物質。不過,海南椰島發佈的公告稱,其大本營所在地的海南藥監局對其産品的抽樣檢測是合格的。根據食藥監總局通告,初步查明,違法添加西地那非的有15家企業27種産品,包括吉林伊通滿族自治縣宇田鹿業開發有限公司生産的鹿鞭酒、鹿血酒、鹿茸酒、鹿筋酒、鹿尾酒、鹿茸血酒、鹿心血酒、鹿尾鞭酒;煙臺鑫達酒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産的神力源養生酒、鑫達神力源酒;河南省汝陽縣杜康泉酒廠生産的瑪卡爽三天酒等。違法添加他達拉非、硫代艾地那非、伐地那非、紅地那非等(均為與西地那非類似的化學物質)的有5家企業7種産品,包括遼寧桓仁五女酒業有限公司生産的帝春酒、陽春酒;四川省東聖酒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産的古禦堂養生酒、古禦堂蟲草養生酒等。
藥品和保健品是人們比較信任的東西,特別是那些知名品牌的産品,更是容易贏得消費者的信賴。以往,在中藥中添加西藥,在保健品産品中添加藥品,多次為人們所詬病。這次,添加“西藥”的廠家,擴展到了保健酒中。只能追問:還有什麼東西不能造假?還有什麼食品飲品不能“加藥”?從上述揭露的保健酒來看,以“壯陽”為賣點的不少,“大補”的保健酒不少。這似乎是個“傳統秘方”橫行的領域,習慣於吃什麼補什麼的“國粹”,又較少檢驗標準和實踐案例,幾乎是廠家説什麼是什麼。看來,這些補品如果真的有效,不是由於這個“鞭”、那個“血”,而是“偉哥”。更可怕的是,如此大範圍地添加西藥,顯然已經成了“行業慣例”,大概只有消費者不知道吧。而涉及的不少是上市公司,這令投資者不得不對此提高警惕。
創業板漲跌無序振幅驚人股價合理與否市場説了算
最近一個半月,A股跌宕起伏,波動巨大。創業板等相關個股由於小市值高彈性更是不斷上演漲停、跌停的驚魂劇情。界面新聞統計了6月15日至7月31日創業板指數發現,6月15日以來,創業板指單日平均振幅高達6.46%。在34個交易日裏,單日振幅超過5%的有20個交易日。其中,有4個交易日的振幅超過10%,分別是7月6日的14.51%,6月30日的14.49%,7月3日的12.47%,7月16日的10%。個股方面,跌幅最大的是京天利,到筆者發稿時股價僅80多元(最高時曾經超過300元)。前不久,公司股票連續12個跌停板,慘烈程度堪比當年“黑天鵝”事件重慶啤酒和昌九生化。
創業板股價是高還是低?這是個永遠説不清楚的事。通常最具參考價值的指標,是市盈率,但也有人指出,創業板市盈率並不比納斯達克高多少,現在在大幅調整之後,已經低於納斯達克了。也有人説,買股票就是買未來,就是買成長價值,不能僅僅看當下的盈利能力,不能僅僅看靜態的市盈率,英特爾和微軟都曾經是納斯達克的“賠錢貨”。馬上有人指出,納斯達克真正的明星企業連5%都不到。説來説去,如何評價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無法有定論。總體看,這一波股市調整,創業板似乎比主機板還要波動大;當然,反彈的力度也不小。表現在指數上,就是振幅大,波動大,對投資者而言,就是風險大,對應的是如果進出的時間合適,收益也大。該不該進入和退出,還要看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了。
四百家公司多措施維穩八成企業獲得超額收益
“五選一”利好推出20天,兩市超過1000家公司落實維穩舉措,429家在五大措施中多選,對股價穩定實施多重保險。7月10日,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制定維護股價穩定的具體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五大措施:大股東增持、董監高增持、公司回購股份、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事實上,7月8日證監會就曾發佈支援大股東及董監高增持本公司股份的通知。證券時報數據中心統計,7月份,683家公司控股股東或持股5%以上股東增持,622家公司董監高增持。1047家落實“五選一”公司中,近九成是通過兩類增持實現的。另據統計,7月9日大盤觸底反彈以來,上證指數累計漲幅4%,中小板與創業板略顯強勁,幅度分別達到12%和7%。相比之下,429家多選五項維穩措施的公司表現不俗,平均漲幅高達25%,收益遠勝各大指數,其中,八成個股跑贏大盤。儘管近日大盤回調,走出二次探底行情,但仍有50隻個股收穫五成以上漲幅,多重維穩舉措對股價帶來的正能量不言而喻。
上市公司採取“維穩措施”並不僅僅是“做好事”,做“奉獻”,原來還可以有利可圖,這可能讓有些人沒有想到。其實,上市公司大可不必為此心存慚愧。總體上看,在股市大幅波動中,通過增持回購等方式維穩股價,還是要面對巨大風險的,往往是在人心渙散時投出真金白銀,還是需要一點膽量和魄力——當然,政策層面的支援和硬性要求,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風險往往與回報成正比,維穩無意之中卻成就了效益,這也算是回報吧。對股民而言,跟著“維穩”部隊入股市,或許有更多的機會,這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從歷史看,當年香港救市成功,投入資金大賺;泰國救市失敗,國家經濟陷入困境,投入資金也潰不成軍。可見,跟進資金的成敗主要依賴救市成功。但即使看好救市,選股依然很重要,並不是所有“救市”相關企業的股票都能有很高的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