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恢復信心最重要 4500點並非救市目標

  • 發佈時間:2015-07-10 13:26:40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4日發佈聯合公告的21家券商已于昨日早間將超過1280億元資金一次足額劃撥證金公司賬戶。與此同時,還有更多證券公司正在積極響應中國證券業協會的倡議,其中部分表示將出資劃撥證金公司購買藍籌股ETF,部分承諾滬指4500點下方自營盤不減持並將適時增持。

  與此同時,對於有觀點提出券商聯合公告內容有損證券公司股東利益的説法,多家參會券商代表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聯合公告符合法律要求和監管要求,也符合公司治理要求,股票市場穩定發展是證券公司的切身利益所在,目前股票估值水準具備一定投資價值,公告內容是以維護股東長期利益為出發點的,是證券行業自發、自願的行為。

  21家券商逾1280億元資金已到賬

  上海證券報記者採訪中國證券業協會副會長王旻獲悉,按照券商聯合公告提出的決議,6日中午11點前,21家證券公司已將資金一次足額劃撥證金公司賬戶,實際到賬超過1280億元。

  此外,還有很多證券公司也在積極響應協會倡議,如國海證券、平安證券、東北證券、東海證券、第一創業、華龍證券、華安證券、大通證券等都通過發佈公告、刊發文章等多種形式,表示將主動出資,或承諾滬指4500點下方自營盤不減持並適時增持。

  王旻介紹,這些券商表示,作為市場主要參與者,願意與其他券商團結一致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發展,他們表示,對資本市場發展充滿信心,相信國家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釋放方向沒有改變、宏觀經濟持續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改革開放的進程沒有改變。此外,這些券商還表示,公司將全力做好客戶服務工作,全力維護資本市場秩序。

  4500點並非政策救市目標

  聯合公告中提及了4500點的具體點位,對此有媒體報道稱“21家券商聯合公告中涉及的4500點是政策救市的心理高度”。上證報6日向當日參會券商求證獲悉,這一説法並不屬實,4500點是參會券商經討論後普遍認可的支撐點位,既不是政策救市的“頂”也不是政策救市的“底”。

  作為4日參會證券公司代表之一,銀河證券董事長陳有安表示,4500點這一點位與政策救市沒有直接的對應關係,目前主機板平均市盈率與國際市場大致相當甚至略低,機構普遍認為4500點左右與市場估值基本適應,對於價值投資而言是具有共識的點位。

  廣發證券總經理林冶海表示,會上各機構都從專業機構的角度,對本輪行情演化的邏輯進行了分析,進而確定了市場具備支撐力的滬指點位。

  他分析,中國經濟正在轉型發展、由數量向品質轉變的過程中,各方對新經濟的發展具有良好預期,這一預期是牛市上漲的堅實基礎和根本邏輯。從這一角度看,廣發證券認為滬指在4000點到5000點之間是能夠獲得支撐的,也是機構投資者比較認同的。“如果認可牛市的這一根本邏輯不變,4000多點到4500、甚至5000點,將是一個合乎邏輯的市場對未來的反映。”

  林冶海同時表示,具體的點位並不是政策救市的目標,投資者對於4500點不應理解過度。

  出資事宜已履行內部程式

  聯合公告提出,證券公司要以2015年6月底凈資産15%出資,購買藍籌股ETF;上證綜指在4500點以下,在2015年7月3日餘額基礎上,證券公司自營股票盤不減持,並擇機增持。對此,市場有爭議聲認為,這些投資屬於上市公司的重大投資行為,需要經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因此聯合公告的內容違反了相關規定,損害了上市證券公司股東利益。

  海通證券董事長王開國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聯合公告的內容符合相關法律要求和監管要求、符合公司治理要求,並履行了必要的內部決策程式,並未損害股東利益。

  就海通而言,這部分投資是在公司經營管理層的決策許可權範圍內的。王開國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根據海通股東大會的授權,公司經營管理層可以在凈資本的25.3%的額度內自行進行權益類證券的風險暴露投資,海通目前凈資本937億元,以此計算海通證券經營管理層自行決策投資的權益類證券風險暴露金額為237億元,而目前海通的權益類證券風險頭寸約為50億元,可以説空間很大,增加150億元的權益類證券風險暴露頭寸後仍然在授權額度範圍內。

  而且,為了慎重起見,海通也緊急召開了臨時董事會,將有關情況及時向董事會、監事會進行報告,並作出了相關決議,進一步保障了董事、監事的決策和監督權。

  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也介紹,聯合公告的相關事項已經履行了中信證券內部相關程式。6日中信證券召開了第25期資産負債管理委員會會議,通過凈資産使用議案,同意公司以6月30日凈資産的15%出資,由證金公司專戶統一運作,購買A股藍籌股ETF。隨後,該委員會向董事會提交相關議案,董事會審議通過,並稱在2014年度股東大會授權範圍內,同意聯合公告相關事宜。

  林冶海表示,證券公司此次是以權益互換的方式與證金公司完成的交易,是在符合公司章程、符合風險管理政策的情況下作出的決策,都會履行相應程式。同時,公司董事會在授權範圍內可對自營盤作出投資決策,也都符合各項規定的要求。

  就市場有人詬病稱要求券商出資購買藍籌股ETF是被監管部門強制的説法,林冶海也明確澄清表示,21家券商發佈的聯合公告是出自各券商的自願。陳有安表示,聯合公告顯示了證券行業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共同看法,決議形成過程中沒有來自其他方面的強制要求,是與會證券行業代表的共同想法,它顯示了證券行業對我國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堅定信心。

  聯合公告符合股東長期利益

  在目前的震蕩市下,市場也有觀點指出,券商現在出資購買藍籌股ETF、擇機增持自營盤的投資行為並不合理,有損股東利益。記者採訪的與會代表認為,從宏觀角度看,股票市場穩定發展是證券公司的切身利益所在;從微觀角度看,目前股票估值水準具備一定投資價值,這兩個角度均顯示聯合公告的內容符合股東長期利益。

  從宏觀角度,王東明指出,股票市場穩定發展是證券公司的切身利益所在。資本市場是證券公司安身立命的根基,目前證券公司的業務與股票市場高度相關,特別是融資融券、股票質押融資等業務近期面臨較大壓力。如果股票市場繼續大幅下跌,形成系統性風險,證券公司此類業務將面臨難以承受的災難性衝擊。每家公司都難以獨善其身,救市場就是救自己。同時,參與市場自救聯合行動,有利於保護公司股東利益和客戶利益,有利於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

  王開國也表示,此次聯合行動,是證券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堅實舉措,這也是符合股東長期利益的。

  “券商是資本市場的主要參與者、組織者,也是風險管理者,主流、大型證券公司有義務維護市場穩定,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只有市場的穩定才有證券公司的發展,也才能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林冶海説。

  從微觀角度,王開國表示,目前市場經過大幅調整後,風險已經基本釋放,目前的估值水準從長期來看,也是具有一定的投資價值的,“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判斷此次增加投資,也是具有較大的經濟價值。”

  “方案的風險是可承受的,經過三周的深幅調整,很多藍籌股已經開始顯露投資價值,這些股票的平順交易有利於穩定投資者預期,並減少市場波動。”王東明透露,此次出資,公司的“權益類投資佔凈資本比例”風險控制指標仍然在監管機構要求的範圍內,風險是可承受的。

  中信證券測算,經過從6月12日高點算起30%的調整,現在上證指數市盈率18倍左右,橫向與國際比較(包括與H股比較)都已經不高,已向下偏離價值中樞,均值回歸動力增加。即使未來上證綜指重新回升到4500點,對應的也只是22倍左右的市盈率,橫向與國際比較也仍然是非常合理的估值。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