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將跨越決定性時刻
- 發佈時間:2015-07-10 13:24:57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劉小菲
非常時期必用非常之舉,行非常之力,成非常之功。
所有穩定市場的重大舉措出爐。正如本報在上週六所預見的,剛剛過去的週末,市場迎來決定性時刻。從央行、匯金到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整個資本市場的方方面面充分動員,從提振市場信心、改善供求關係、引入補充流動性等多個方面入手落實救市措施。參與面之廣、措施力度之大,動作之果決,無不體現出高層穩定資本市場的決心和意志。
市場人士認為,高層在危機時刻果斷救市,阻止危機擴散並危及金融安全,體現了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行政和市場的關係不應教條對立,而需要在實踐中辯證地加以協調。
在重磅救市政策密集出臺之後,A股企穩並走出危機的大局已定,理性的投資者應看清趨勢,在轉折關頭站在正確的一邊。
全市場動員折射高層決心
剛剛過去的週末可能是中國資本市場各方面最為忙碌的一個週末。來自市場不同層面的多項切中要害的救市措施密集發出,牽動所有市場參與者的心弦。
昨日晚間證監會發佈公告,決定充分發揮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作用,多渠道籌集資金,擴大業務規模,增強維護市場穩定的能力。而中國人民銀行則將通過多種形式給予證金公司流動性支援。被寄予厚望的中央匯金公司于昨日公告,稱其已于近期在二級市場買入ETF,並將繼續相關市場操作。
7月4日,21家證券公司召開會議,決定以2015年6月底凈資産15%出資,合計不低於1200億元,用於投資藍籌股ETF。並在4500點以下不減持及擇機增持自營股票盤。上市證券公司還將積極推動回購本公司股票,推進本公司大股東增持本公司股票。證券業協會也發出倡議,廣大證券公司要比照21家證券公司聯合公告,根據各公司情況做出相關行動。
同日,25家公募基金公司也召開會議,決定打開前期限購基金的申購,加快偏股型基金的申報和發行,並完成新增資金建倉。參會的基金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承諾:積極申購本公司偏股型基金,並至少持有1年以上。
與此同時,滬深兩市28家公司集體公告宣佈暫緩發行,並解凍退還了上週五的網上網下申購資金。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昨日晚間進一步明確,近期不會有新股發行,下一步新股發行審核工作不會停止,但將大幅減少新股發行家數和融資數額。IPO發行方面的最新變化引起市場高度關注。
上周,A股經歷了救市措施不斷而指數節節下行的局面,集中反映出在市場陷入普遍恐慌和流動性枯竭時,救市需要雷霆一擊的迫切需求。強力救市來得越晚,需要的成本也越高。而週末如此跨部門跨系統的全市場總動員,已經明顯折射出更高層面穩定股市的決心。
實事求是 解決問題
如此暴風驟雨般的集中救市措施,難免會引來一些爭議。有觀點認為,市場在運作中産生的問題應讓市場自行消化,行政措施“過分”介入有開市場化倒車的嫌疑。
誠然,堅持市場化方向一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無論推進何種改革,都必須以安全穩定的外部環境為前提條件。縱觀全球發達經濟體和成熟市場經驗,也不乏市場失效時由政府出手主動干預的實踐經驗與理論依據。在當下千鈞一髮的危機時刻,如果決策者被經濟學理論上流派分歧所束縛,難免會坐失良機,在未來付出更大的成本。
面對危機,需要的不是紙上談兵,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長期以來所仰賴的法寶:實事求是。正如鄧小平同志指出的:“過去我們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勝利,是靠實事求是;現在我們要實現四個現代化,同樣要靠實事求是。”在建國初期,剛從農村進入城市的中國共産黨不是靠某種金融市場理論,而是靠實事求是的實踐打贏了上海的“經濟戰”。在我國資本市場2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同樣經歷過不少風波和險峻時刻,中國資本市場建設的探路者同樣是以實事求是的態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闖過風風雨雨,讓A股市場走到今天。
隨著經濟結構轉型的持續深入,社會資金從舊經濟、債務資産中擠出並流向新經濟、股權資産的進程自發而不可阻擋。自去年年中以來A股市場走強的過程中,在監管未能完全到位的背景下,這些社會資金通過高杠桿方式大量流入股市,一方面助推股指快速走高,提前兌現市場對於經濟轉型成功的預期,另一方面也埋下了導致市場劇烈波動的隱患。
如何以建設性的態度完善市場制度和監管體系建設,應對社會資金配置重心轉移的大勢,避免類似危機的再次發生,任重而道遠。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分析和判斷近期A股市場以及眼前的問題,不難得出一個結論:A股近期的持續下跌並非簡單地高位回落。在各種內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場恐慌情緒已經形成自我放大的惡性迴圈,場內流動性基本枯竭,A股定價機制已然失效。
在這樣的現實條件下,如果教條地等待市場自我修復達到均衡,並非沒有可能,但不僅是股市中的投資者,整個國家的金融體系安全和國民經濟正常運轉都可能要付出沉重代價:大量以銀行資金為代表的低風險偏好資金面臨虧損壓力,上市公司面臨資産負債表惡化導致現金流斷裂的風險,社會股權融資通道面臨退化萎縮的可能。如果外部力量不及時施以雷霆手段,股市問題就有可能引發金融領域系統性風險,甚至把股市問題演變成其他問題。
在非常時期,通過非常手段斬斷危機發酵的鏈條非常必要。誠然,中斷已經啟動的新股發行流程並退款令一些人感到驚訝,上市券商能否以股東利益承擔救市責任也有可以討論的空間。但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判斷孰輕孰重,都不難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些都不足以動搖緊急救市的必要性和堅決態度。
救市究竟救什麼
隨著高層果斷救市的意圖不斷明確,一些投資者的情緒也開始躁動。個別私募機構在週末表示,高層救市將再啟快牛,準備加上杠桿大幹一場。一些個人投資者也迅速調高了預期,期望指數能夠在短期內再創新高。
市場各方參與者都應該明確,高層救市的核心訴求在於保證系統性安全。具體來説,就是從穩定市場情緒、改善市場供求關係和引入增量流動性等手段多管齊下,緩解市場持續踩踏的現狀,實現及時“拆彈”。危機過後,國家信譽絕不會為具體的指數漲跌背書,也不會為個人的投資盈虧負責。
在經歷了今年來市場的大起大落之後,市場參與各方應當對當前資本市場的基本格局重新建立更加清醒準確的認識。經濟轉型、改革深化、社會資本再配置等本輪牛市的基本邏輯從未動搖並正在不斷得到現實驗證,但在短期流動性衝擊下快速走高的個股與指數並不穩固。走出危機之後,A股市場仍將繼續反映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呼吸和脈動,在短週期中則可能會因這樣那樣的原因有所波動。投資者應以更加理性的態度參與資本市場,在分享改革紅利的同時承擔力所能及的風險,切莫將高層救市當成有求必應的救命稻草。
本輪危機也給市場監管者留下了寶貴的經驗教訓,如何在金融創新頻繁出現,社會資本快速流動的新市場環境中建立跨行業跨系統的監管體系;如何切實提高監管透明度滿足市場需求;如何準確把握市場心理脈搏掌握監管措施和節奏等,都是危機過後有關監管部門必須面對的問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有理由相信,有著高層對資本市場穩定的持續關注,A股終將走出危機。我們更希望市場各方能把握難得的時間窗口痛定思痛,為資本市場的發展和成熟攜手共進。
走出風雨,今天的陽光更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