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證券評論 > 正文

字號:  

新一輪行情與2007年A股牛市有何不同

  • 發佈時間:2014-12-12 01:15:2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武衛紅 吳燕婷  責任編輯:王文舉

  回顧此波上漲行情,短期股指快速上漲,市場成交急劇放大,7年前的超級牛市身影似乎重新回歸A股。但相比之下,上波牛市行情與此波行情仍有一些不同之處,而且能否再次複製牛市行情仍面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

  2007年,中國股市以逼空式的上漲不斷刷新著各項紀錄,股指、成交量、開戶數屢創新高。上證指數從2007年初的2728點,一度上漲到10月16日的6124點高位,上漲幅度超過了100%。期間股指加速上行,上證綜指從4000點到5000點,用了三個月;而從5000點到6000點僅用了1個半月。

  2007年這輪中國股市有史以來最大牛市的起點,始於2005年啟動的被譽為“中國股市劃時代革命”的股權分置改革。作為中國股市規模最大、程度最深、意義最為深遠的制度性嬗變,股權分置改革奠立了2007年股市騰飛的制度基礎。

  同樣地,7年過後的2014年,寬鬆資金預期再次成為股市上漲的誘因,資金驅動成為兩次上漲行情的主要推動力。11月29日,央行突然宣佈降息成為此輪股市上漲的觸發點,市場認為寬鬆資金面可期,未來一系列寬鬆政策將陸續出臺,在此背景下,A股開始放量上漲,成交量之大令人瞠目。

  但不同的是,與2007年相比,目前A股所處大環境仍不盡樂觀。當前,投資、出口、消費驅動的經濟如今只剩消費有所增長。事實上,目前市場對於宏觀經濟基本面預期並未改善,此輪市場快速上漲缺乏基本面支撐也為快速下跌調整埋下伏筆。

  國家統計局1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準(CPI)同比上漲1.4%,漲幅創出自2009年11月份以來的新低。多項指標均顯示當前經濟仍面臨不小壓力,A股能否走出高品質的牛市行情仍面臨不確定性因素。由此看,A股能否重演2007年瘋狂行情仍有待觀察。

  此外,與7年前相比,A股國際化程度更高也是一個顯著變化,國際金融市場任何風吹草動可以更快更直接地傳遞到A股。分析此波上漲行情可以發現,滬港通的開通在其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週二暴跌過程中,滬港通的作用也進一步凸顯。

  首創證券研報分析認為,滬港通使得人民幣匯率對股市走向影響顯著增加,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貶值是當天股市暴跌誘因。週一,人民幣兌美元匯率0.31%,從6.1502貶值至6.1727, 週二延續了大幅貶值的趨勢。

  市場人士認為,股市持續健康上漲,需要經濟基本面支撐,更需要政府減少干預,加快完善相關制度建設,培育理性投資理念。

  從政策面看,我國股市難以擺脫“熊長牛短”的怪圈,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股市受到的政策干預性因素太大,從證券市場成立以來,市場就在救市和打壓市場的怪圈中迴圈,每當市場産生狂熱,打壓的大棒就會出現。如2007年正在一路高歌猛進的A股突然遭遇的“5·30”事件,財政部決定將股票交易印花稅稅率由1‰上調為3‰,滬深兩市驟現跳水行情,上證綜指當天暴跌6.5%,當天兩市共900多只個股跌停。

  一位市場人士表示,市場漲跌本身就有自己的規律,高品質的牛市必須由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而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新國九條發佈為標誌,今年以來多層次資本市場各項改革密集出臺,以註冊制為核心的綜合改革步入快速推進期,可望為未來健康的牛市奠定基礎。

  暨南大學金融係教授杜金岷此前也表示,必須改變A股投機炒作過於濃厚的氛圍,強制分紅、退市等制度必須儘快完善並真正落實,逐步培養投資者健康的投資理財觀念。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