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有錢任性”頻頻舉牌 最愛地産和新能源
- 發佈時間:2015-12-10 09:3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楊菲
浦發銀行、同仁堂、金風科技和萬科A,原本分屬不同題材板塊,一夜之間它們有了共同的名字——“舉牌概念股”。近6個月的時間,保險資金舉牌25次,增持24家上市公司(其中萬科A被兩家保險機構分別舉牌)。分析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散戶可視具體情況做“跟隨者”,但也要警惕其中的風險。
險資最愛地産和新能源
今年三季度末,保險行業總資産11.8萬億,根據《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規定,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從事保險資金投資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賬面餘額,合計不高於本公司上季末總資産的20%。據此推算,理想狀態下保險行業可用於投資股票和基金的資金量高達2.36萬億元。記者查閱《2015年1~10月人身保險公司原保險保費收入情況表》,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前五名中,富德生命人壽、前海人壽、安邦人壽三家“舉牌大戶”赫然在目。“有錢任性”,12月初,上述3家人壽保險公司8天內5次舉牌大藍籌,亦不難理解。
記者根據公開數據統計,25次保險資金舉牌中,房地産開發概念股涉及最多,達6次,包括萬科A(兩次)、京投銀泰、中炬高新、華鑫股份和天宸股份各一次;泛新能源概念股緊隨其後,有5次,包括金風科技、南玻A、萬豐奧威、明星電力和韶能股份各一次;零售概念股3次,包括合肥百貨、南寧百貨和新世界各一次;旅遊概念、銀行概念各兩次,分別包括中青旅和三特索道各一次,浦發銀行和興業銀行各一次;其他涉及的概念股分別為同仁堂(醫藥改革和中藥)、承德露露(飲料製造)、東湖高新(脫硫脫碳)、鳳竹科技(紡織和創投)和國農科技(生物制藥)各一次。
國盛證券投資顧問黃志華認為,涉足地産很可能是保險資金追求一種“全業態互補”。以安邦保險為例,它通過控股銀行、保險和地産,可以實現強大的資源互補:銀行為保險提供快速銷售渠道,保險天量保費為銀行緩解存款壓力;保險通過信託為地産提供低成本資金,地産又“反哺”保險優質資産配置。
中信建投證券深南中路營業部投資顧問呂佳認為,新能源是重要國家戰略之一,特別是在化石能源日益緊缺和國內減排壓力增強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概念是非常好的投資方向。另外在電商概念和O2O概念大行其道的今天,零售概念屬於能看懂的傳統行業,不需要大肆燒錢,估值也相對較低,能為保險資金提供充裕的現金流。
散戶可做“跟隨者”
國盛證券投資顧問翁時平指出另一種保險資金舉牌邏輯,他説,24隻舉牌概念股中,2011~2014年分紅次數達3次的有17隻之多,只有4隻股票未曾分紅,均屬舉牌概念中的非熱門題材。這説明保險資金鍾情于股息率高的股票,穩定的現金分紅和流動性,能使保險資金配置的標的更具備類似債券的功能。
中信建投證券深南中路營業部投資顧問呂佳説,保險資金在板塊概念中具體的個股選擇上,沒有特別明顯的規律,而且變數很多,去年就有“寶能係”前海人壽欲舉牌天健集團,只差“臨門一腳”,趕上增發而失敗的案例。不能“做先行者”,但是可以做“跟隨者”,散戶投資人可以盯住保險資金,跟隨買入,進行中長線持有。特別是舉牌概念中的地産股,估值低,可以作為優質的中長線投資標的。
國盛證券投資顧問翁時平説,風險偏好較高的散戶投資人,可以試著尋找高現金流、高分紅、每股未分配利潤在1元以上,且持股比例較為分散的低價銀行股,搶在保險資金之前“打埋伏”。“不過這樣風險很大,很容易竹籃打水一場空。”翁時平説。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