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機構持股市值增逾1.5萬億元
- 發佈時間:2014-11-03 00:32:10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張恒
伴隨著上周A股氣勢如虹的強勢上攻,十月行情完滿收官。與此同時,機構的三季報也披露完畢。據Wind數據統計,三季度包括基金、券商、保險、QFII等在內的所有機構的持股數量合計減少了76.05億股,但得益於行情的大漲,其持股市值卻大幅增加了1.51億元。從機構三季度的持股變動,我們看到非銀金融、鋼鐵、交通運輸和汽車行業的持股數量增加最高,而電子、有色金屬、醫藥生物和電腦等行業持股數量下降較多。整體來看,機構呈現出對低估值藍籌板塊的特別偏愛,且相對更青睞其中的中小市值品種。而具備改革潛質的藍籌股和估值回落至合理區間的白馬成長股,均成為機構推崇的佈局方向。
股數減市值增
中小盤股仍受青睞
據WIND數據統計,第三季度末,這些機構合計持有2516隻個股,其中,984隻個股被機構增持,41隻個股的機構持股數量未變,而遭遇機構減持的個股數量達到1491隻。因而總體來看,這些機構合計持股數量實際上呈現出下降的狀態,合計持股數量較上期減少了76.05億股。不過,得益於三季度A股行情的上漲,所有機構持股市值反而累計增加了1.51萬億元。
行業方面,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有11個行業獲得了機構增持。其中,非銀金融、鋼鐵和交通運輸行業的持股數量增加最多,分別達到了47.19億股、42.25億股和18.06億股;其次,汽車行業的持股數量也增加了9.99億股;此外,還有房地産、輕工製造、建築材料、紡織服裝、公用事業和化工行業的持股數量增加。相反,電子、有色金屬、醫藥生物、電腦、電氣設備和銀行等行業的持股數量均降低了超過15億股。
不過,由於估值的普遍提升,28個行業的持股市值均有所增加,其中,交通運輸、非銀金融、汽車、房地産和採掘行業的持股市值增加額最高,均超過了1000億元;而相反,電子、電腦、家用電器和休閒服務行業的市值增加額居末位,均未超過100億元。
從機構的三季報,我們可以看到機構增減倉的佈局路線圖主要在於佈局週期股而逐步獲利了結成長股,但仔細統計發現,機構偏愛的仍然是各個行業中彈性較大的中小市值品種。
仔細來看,機構對週期性行業的態度仍有分化,青睞的依然是中小盤而非大盤股。增持方面,銀行、非銀金融和鋼鐵行業個股增持股數的均值較高,分別為8.25億股、5.96億股和4.27億股。而減持方面,銀行、非銀金融同樣高居榜首,行業個股平均被減持了4.01億股和7671.14萬股。乍看之下讓人迷惑,但值得關注的是,被增持的個股平均自由流通市值僅為55.81億元;而遭遇減持的個股這一平均值高達127.52億元。
個股方面來看,三季度獲機構增持數量最多的前三位分別為包鋼股份、平安銀行和方正證券,持股數量分別增加了43.94億股、28.41億股和23.81億股;此外,湖北能源、長城汽車、山東高速、大有能源、國海證券、新華聯、興業證券和長江證券的持股數量也均增加了超過10億股。而相反,江西銅業、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成為遭遇減持最多的個股,持股數量分別下降了13.10億股、12.10億股和8.05億股;此外,京東方A、保利地産、東旭光電和民生銀行等也遭遇了超過6億股的減持。
改革仍是主動力
佈局藍籌與白馬
從機構的三季報,我們可以看到機構增減倉的佈局路線圖主要在於佈局週期股而逐步獲利了結成長股。基金的這種佈局與三季度行情表現密切相關,也能解釋十月行情中“二八”分化的市場格局。三季度A股市場經歷了連續的上漲,上證綜指的漲幅高達15.4%;而成長股的代表創業板指的漲幅儘管也高達9.69%,但並未能超過主機板指數。十月份,創業板下跌了1.79%,而上證綜指則上漲1.22%。
這種佈局方式對四季度乃至明年的投資指出了方向。平安證券指出,當前時點,應該更多從著手明年資産配置的角度看待市場。伴隨著無風險利率的進一步下行和主要部門(金融、地産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逐步釋放,以及改革推進對於局部風險溢價的降低,部分低估值藍籌的估值彈性將會顯著增強;而伴隨著製造業與房地産市場調整的收斂(可能發生在明年二季度),企業盈利受到的負面衝擊可能也將逐步減弱,即部分低估值藍籌明年可能也具備進攻的能力,而其導火索則可能是國企改革的實質性推進。市場的投資風向或從當前以小市值成長股為主的並購重組主題,轉向明年以低估值藍籌為主導的國企改革主題,而成長股則需更加理性甄選。
申銀萬國證券指出,居民增加A股投資、保險增加權益類配置和外資通過滬港通等渠道流入,共同形成明年增量資金的三大來源。依據這些資金的投資風格,預計低估值、高分紅的藍籌龍頭公司可能孕育著超越市場預期的機遇;同時這些資金還需要“未來的藍籌”,因此質地優良的逐步從大變強的新興産業公司將獲得青睞。由此,高分紅的藍籌龍頭和估值調整合理的白馬成長是首選資産。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