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類金融機構掛牌無損新三板包容性
- 發佈時間:2016-02-04 05:59:27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王文舉
新三板的包容性並不意味著可以讓部分類金融機構掛牌後大肆“圈錢”,也不意味著可以讓一些不規範的類金融機構進入而抬升市場整體風險。當然,暫停掛牌只是階段性舉措,監管機構還需儘快出臺相關指引,讓那些真正服務於實體經濟的類金融機構茁壯成長
繼私募股權投資機構(PE)在新三板掛牌融資被叫停後,近期全國股轉公司向各大券商發出窗口指導,將暫停類金融機構的掛牌。據悉,此次暫停掛牌的類金融機構主要包括小貸公司、擔保公司、典當、P2P等,這意味著眾投邦、資和信等一些在審的類金融企業掛牌將會被推遲。
一直以來,新三板在企業掛牌準入方面不設財務門檻、不限于高新技術企業,“開門辦市場”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本次暫停掛牌類金融機構這一做法,被部分人士認為會損害新三板市場包容性和開放性。
筆者認為,暫停類金融企業掛牌,既與新三板的市場定位相關,也與這些類金融企業的良莠不齊有關,需要從多重視角來探究。新三板的包容性並不意味著可以讓部分類金融機構掛牌後大肆“圈錢”,也不意味著可以讓一些不規範的類金融機構進入而抬升市場整體風險。從當前新三板的實際情況看,暫停這類掛牌不會損傷市場的包容性和多元化。
就前期暫停PE機構掛牌融資而言,主要因為其在新三板市場的大肆定增融資,而資金的最終是否流向實體經濟卻不明朗。以掛牌公司九鼎投資、中科招商為例,2015年,這兩家PE機構共在新三板融資逾210億元,而同期全市場1887家掛牌公司才完成融資約1200億元。一方面,這種動輒百億元的巨量融資佔據了市場大量資金,擠壓了其他中小微企業的融資份額;另一方面,“不差錢”的PE機構利用這些資金在A股二級市場上頻頻舉牌,融資後是否服務於實體經濟還存疑問。
本次之所以暫停P2P、小貸公司等類金融企業掛牌,主要因為它們之中有很多還游離于證監會、銀監會等部門的監管範圍之外,不僅存在著盈利能力弱、資産品質差等經營風險,而且有些甚至涉嫌非法集資詐騙,出現大股東圈錢後“跑路”等亂象。正因如此,中國證監會主席肖鋼在2016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明確表示,對私募基金等類金融機構在新三板掛牌和融資活動,要深入研究並加強監管。與之相反,受“一行三會”監管、運營合法合規的金融企業並未受到此次掛牌收緊的影響。
因此,只有正確辨別和全面認識監管機構暫停類金融企業掛牌融資的原因,才更有利於理解新三板市場體現的包容性。
實際上,成立伊始就定位於服務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發展的新三板,隨著掛牌企業的迅猛增加,其包容性、開放性體現得非常充分。數據顯示,目前新三板實現了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證監會18個門類、84個大類行業的覆蓋,出現了許多特色企業和稀缺細分行業的領軍企業。無論是從註冊資本、盈利情況,還是股權結構、所屬行業來看,新三板逾5500家企業的差異化特徵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當前監管機構暫停類金融企業掛牌,意在防範部分違法違規企業掛牌、維護市場秩序。同時,可能也會對那些合法經營、規範運作的企業的掛牌融資産生不利影響。因此,暫停類金融企業掛牌只能是階段性的舉措,監管機構還需儘快出臺類金融企業的掛牌指引,讓那些真正服務於實體經濟的類金融機構能順利掛牌新三板,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