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殼價”出現地域分化 江浙新三板殼資源價格下跌
- 發佈時間:2016-01-08 14:29:2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王文舉
在掛牌企業數量迅速突破5000家的新三板市場,2015年曾火爆的殼交易卻開始現出頹勢,預示著真正嚴格的市場化摘牌制度有望在新三板實現,並扭轉資本市場長期以來失衡的供需關係。
“現在三板殼價格走低了,去年最高成交在3000余萬元,現在大概2000萬元以下。”資深三板投資者文力表示,“現在的資本運作方式,基本都是避免被認定為借殼,即先拿控股權後通過定增慢慢裝資産。”
“從買殼一方來看,掛牌公司畢竟是公眾公司。雖然目前二級市場並不活躍,但基於未來相關利好政策的預期,新三板一級市場整體融資還是比較順暢,本身還是一個有價值的平臺。”一位成功借殼新三板企業的董事長表示,“不少企業主認為囤積一個資本運作平臺,跨行業裝資産做做市值管理,2000萬左右的價格並不算貴。”
然而,文力卻指出了新三板殼市場的新變化,他預計,“考慮到今年新三板摘牌制度的完善,這個市場年內可能就會消失。”
其中最明顯的跡象是“殼價”開始出現地域分化,北京地區殼資源價格仍然堅挺,但江浙廣東一帶殼資源供應逐步增加,價格卻開始下跌。
“北京公司不涉及遷址問題,如果是其他地區的殼公司遷址會面臨地方保護問題,很有可能遷址失敗。此外,北京公司與監管層的溝通成本更低。所以北京殼資源會相對緊俏很多,報價還在2000萬以上。”文力表示。
此外,借殼意向方對殼資源的質地越發挑剔,區別在“老殼”與“新殼”、“重殼”和“輕殼”。
“有一些重資産殼資源,剝離原有資産的程式非常複雜。比如新疆的某個殼資源,去年4月份即已經成交,但到了11月份仍無法交割,就因為土地證仍沒辦下來。”文力表示,“此外,如果員工數量大且勞動關係複雜,也比較麻煩。我們傾向於交易股權結構簡單,業務為輕資産模式公司。有些重資産公司報價很低,但其實真正運作下來的綜合成本要遠大於輕資産公司。”
“掛牌時間較長的老殼,股權全流通,只需要通過老股轉讓就可完成控制人變更;而掛牌不久便叫價出讓的新殼,則由於鎖定期問題導致流通盤太小,需通過定增等方式引入借殼方,綜合成本就相對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殼資源貌似火爆的行情其實並沒有足夠交易支撐。
“借殼意向方往往採用廣撒網方式尋找殼資源,結果就是居間人充斥市場,到處詢價,真正的買家其實很少。我身邊的一個案例是賣家經過16個居間人才找到真正買家。”文力表示,“往往是同一個買家的多批居間人找到同一家殼公司,造成虛假繁榮。”
“其實很多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對借殼三板是有很大興趣的,但去年底監管層明確叫停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掛牌及融資後,現在這部分買家數量縮水嚴重。”文力指出。
“三板畢竟是個小眾市場,與滬深市場較為複雜的利益局面完全不同,因此摘牌制度可以嚴格執行。”文力表示,“所以這個市場可能在三個季度後就會消失。我現在正在找主機板殼,部分三板企業倒是有登陸滬深市場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