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新三板 > 市場 > 正文

字號:  

2015北京大學成都金融論壇助力“中國金融第四極”建設

  • 發佈時間:2015-11-16 14:11:28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飛

  11月15日,由北京大學、成都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由北京大學校友會、北京大學金融校友聯合會、成都市金融工作辦公室和成都市博覽局聯合承辦的“創新·資本·跨越”——2015北京大學成都金融論壇在成都錦江賓館舉行。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北京大學校友會常務副會長吳志攀,成都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朱志宏等出席了論壇開幕式。來自全球的北京大學金融界校友以及關注西部金融發展的各界朋友五百餘人共同出席了本次論壇。

  本次論壇邀請到資深北大金融校友和行業領袖分享寶貴經驗,充分結合成都特色,圍繞成都市重點打造“中國金融第四極”,培育“資本市場、財富管理、離岸中心、創投融資、新型金融”五大核心競爭力,共同深入思考突破口和著力點,積極在區域層面、國家層面和國際層面提高成都金融的影響力、輻射力和帶動力。

  上午主論壇圍繞近期金融界政策、理論和實踐熱點展開。北京大學吳志攀常務副校長和成都市朱志宏常務副市長首先致辭。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原國家統計局首席經濟師兼新聞發言人姚景源,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匯豐商學院院長、北京大學校友會副會長、北大金融校友聯合會(UFAPKU)創會會長海聞,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北京大學國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原摩根大通亞太區董事總經理、中國投資銀行主席兼首席經濟學家龔方雄,拉卡拉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北京大學金融校友聯合會副會長孫陶然,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東亞及太平洋地區首席技術援助官員賴金昌分別發表了主旨演講。

  吳志攀:金融創新必須牢記法治原則

  吳志攀首先回顧了北京大學與四川省、成都市的歷史淵源,並強調,成都作為西部地區的區域核心城市,必將在未來以及全球創新創業的高潮中佔有一席之地。

  吳志攀指出,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中提出全面實施“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大背景下,成都的“網際網路中心”佈局可謂恰逢其時。而本次金融論壇的成功舉辦,將進一步發揮北大金融界校友的影響力,深化北京大學與成都市的合作,推動成都建設“中國金融第四極”目標的實現。

  吳志攀呼籲,在面對金融市場的風雲變幻和網際網路金融創新熱潮,北大人必須牢記法制原則。另一方面,政府也應加強金融監管力度,使之儘快進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良好的發展狀況。同時他也強調,在保持金融穩定的同時,應尊重市場的首創精神,盡可能為創新騰出空間。

  朱志宏:深化校地合作,推動共同發展

  朱志宏首先介紹了成都市的基本情況。他指出,成都市是國務院確定的西南地區科技、商貿中心,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成都的經濟社會發展史在一定意義上也是一部成都金融創新史。“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已經融入了成都金融創新的血脈。”

  朱志宏強調,近年來成都緊緊抓住重大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交匯處的特殊地位,金融改革創新不斷取得突破,金融發展環境逐步優化,西部金融中心建設取得了較大的進展。2014年,成都的人民幣貸款餘額、證券交易額等金融指標和金融中心綜合競爭力均名列中西部第一位。

  朱志宏指出,本次論壇為成都金融産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合作平臺。他希望遍及海內外的北大金融界校友們能夠充分利用成都的廣大發展空間,更加深入的參與成都市金融産業的壯大與提升,從而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

  海聞: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抱有信心

  在題為《中國能繞過“中等收入陷阱”嗎?》的演講中,海聞從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措施,中國跨過“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等五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他認為,發生“中等收入陷阱”的真正原因是産業結構上的問題帶來的過剩。在經濟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動力,到了一個新階段,就要及時改變經濟發展的動力。中國當前的主要問題就在於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中等收入國家的水準,但是産業結構卻沒有得到及時的調整。

  雖然直言面對很多挑戰,但海聞依然對中國經濟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抱有信心。他指出,全國上下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當前的改革雖然緩慢或有不盡人意之處,但仍在持續進行中。而且,政府依然有實力提供各種公共産品。

  海聞認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新動力來自經濟結構的調整,城鎮化的深入,以及“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中國正面臨著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唯有通過服務業的發展、製造業的提升、制度的改革創新,才能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此次論壇由北京大學四川校友會與北京大學成都金融校友會協辦,由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香港、紐約、長沙、南京共八家北京大學地方金融校友組織與若水合投俱樂部聯合提供戰略支援。

  “北京大學全球金融論壇”由北京大學金融校友聯合會發起,自2014年5月起已成功舉辦兩屆。論壇秉承北京大學優良的學術傳統,紮根北京大學深厚的校友資源,邀請海內外金融專家學者和實務界領軍人物,研討金融熱點,前瞻金融形勢,發掘合作潛力,尋求行業創新,已形成巨大行業影響力。

  隨著我國新一輪金融改革走向深入,中國金融進入前所未有的發展轉折期,地方金融發展也進入了必須前瞻佈局的關鍵時期。2015年起,該論壇將在每年秋季與金融發達城市開展系列合作,聚焦區域金融,服務地方經濟。北京大學全球金融論壇首次校地合作落戶成都,也體現了成都市在西部金融發展中的核心戰略地位。

  目前,成都市共有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220余家,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投資基金等新興金融機構超過500家,全市大型金融後臺服務機構總數近20家。同時,成都市有七大地方要素市場,覆蓋股權、金融資産、大宗商品、企業産權、農村産權、文化産權、排污權。還有各類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資産評估機構、第三方支付機構及法人保險經紀、代理、風險和損失評估服務機構等,共同構成實力強大、體系完整的金融産業配套體系。目前,成都已經成為中國中西部地區金融機構種類最齊全、數量最多的城市。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市金融業增加值929億元,同比增長17.9%,金融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11.9%,金融支柱産業地位進一步凸顯。其中,全市本外幣存款餘額達3.03萬億元,增長10.9%,衝破三萬億元大關。全市新增A股上市公司9家,總數達到57家;新增新三板掛牌企業37家,總數達61家。成都市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登記備案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共381家,管理基金157隻,管理基金規模223.8億元。

  借論壇東風,北京大學四川校友會“天府博雅投資基金”正式成立,北京大學深圳金融校友會輪值執行理事羅飛和北京大學成都金融校友會會長黃斌分別代表基金合作方深圳松禾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和四川百達博雅投資有限公司簽署了相關協議。

論壇直播地址:http://m.gxfin.com/neeq/zhibo/HY201511151747.html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