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面臨挑戰 需多項管理制度應對
- 發佈時間:2015-10-13 13:23:09 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金易子
進入2015年,新三板掛牌企業股票發行和成交均呈現井噴態勢,但新三板仍將面臨泡沫、流動性危機和長期投資考驗三大挑戰。
上述新三板面臨的挑戰亟待解決,尤其需從政策層面倒逼新三板市場制度改革創新。這些制度包括,廣受期待的轉板機制、分層管理制度、集合競價交易制度和降低投資人門檻等多項重大制度。
2015年9月30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佈“每日市場快報”顯示,當日新增掛牌企業17家。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即“新三板”,設立目的在於為無法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的中小企業提供一個直接融資渠道。截至今年9月底,該系統累計有3585家企業掛牌。
“進入2015年,新三板掛牌企業股票發行和成交均呈現井噴態勢。”近日,清科集團在2015中國新三板投資大會上發佈《中國新三板解碼》研究報告稱。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吳蒙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政策方面,大的方向還是比較寬鬆,即鼓勵中小企業踴躍到新三板掛牌,實現融資目的。
挑戰也伴隨而生。東北證券(000686)一位人士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新三板最大的挑戰是相關政策遲遲不能落地。
新三板成投資機構新寵
研究報告顯示,2015年前8個月,新三板掛牌企業發行股票數量達128.22億股,募集金額630.01億元,相比2014年全年,股票發行數量增長了3.83倍,融資額增長了3.77倍。
新三板掛牌企業股票轉讓數量達151.37億股,成交金額1275.47億元,相比2014年全年,股票成交數量增長了5.63倍,成交金額增長了8.78倍。
報告披露的發現之一是,進入2015年,新三板掛牌企業股票發行和成交均呈現井噴態勢。
“其實數字已經支援了一切。”清科集團執行副總裁、清科研究中心董事總經理符星華説。
報告披露的另一個發現是,登陸新三板的企業已經不再只是中小企業,而是包括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
符星華表示,在新三板上,我們會看到一個非常讓人驚訝的數據,上一年總營業收入在10億元以上的有52家企業。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8月31日,新三板全部掛牌企業中,上一年度總營業收入介於1000萬元到5000萬元的企業最多,佔比37%;排在第二位的是介於1億元到5億元的企業,有969家,佔比29%。
研究報告還發現,新三板成投資機構新寵,已有五家機構登陸新三板。
2014年4月,九鼎投資成功掛牌新三板,成為第一家獲批掛牌新三板的PE機構。一年多以來,中科招商、同創偉業、明石投資、矽谷天堂也依次掛牌新三板。
此外,天星資本、信中利、忠誠投資、天圖投資、浙商創投等私募股權機構也在積極籌備登陸新三板。
相關政策遲遲不能落地
符星華披露的數據顯示,在新三板掛牌的3000多家企業中,只有30%有過交易,每天的交易企業數量不超過200家,也就是説不到10%。
符星華表示,我們還是要説,新三板仍將面臨泡沫、流動性危機和長期投資考驗三大挑戰。
研究報告認為,新三板市場供求轉變隱含投資泡沫。因為隨著掛牌企業數量的急劇攀升,新三板市場面臨較大的融資需求,供求關係由“錢找項目”變為“項目找錢”,投資者面臨投資機會暴增,面臨風險也急劇上升。
研究報告建議,上述新三板面臨的挑戰亟待解決,尤其需從政策層面倒逼新三板市場制度改革創新。
這些制度包括,廣受期待的轉板機制、分層管理制度、集合競價交易制度和降低投資人門檻等多項重大制度。
吳蒙期待儘快出臺分層管理制度。作為分層管理的第一步,下半年推出競價交易制度。第二步,把掛牌企業分成三類,比較好的企業進到競價轉讓,提升流動性;針對中等企業,擴大做市商範圍,引入風險投資機構和私募投資機構,提高競爭性;其他企業發展不好的話,進行摘牌。
吳蒙還期待下半年註冊制能有一個明確的細則,並且與新三板轉板制度掛鉤,“現在的問題是,新三板企業要想通過轉板做A股,並沒有細則”。
今年全國“兩會”上,證監會主席肖剛稱,正考慮先從新三板跟創業板之間的轉板機制進行試點,制定轉板方案是今年改革重要工作之一。
半年過去之後,試點方案仍未推出。
因此,在前述東北證券人士看來,正是相關政策遲遲不能落地,成為新三板發展最大的挑戰。
東北證券股轉業務總部總經理胡乾坤認為,“當然還期待以後更好的政策”,並認為新三板市場的制度變革“會比較慢”,因為制度會是一個體系化的變革,這樣的好處在於能夠給市場留夠充分的發展時間,“現在這個市場發展得還不夠,有一大批好的企業正在路上”。
在2015中國新三板投資大會上,中鈺資本董事總經理任健表示,新三板一定會推出相關制度,但從我們國家來建立新三板的過程看,這些制度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出來,有一個逐步釋放的過程。
“新三板的發展,大的方向還不會改變,就是鼓勵更多企業到新三板掛牌。”吳蒙告訴《法制日報》記者,“規範肯定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