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數量一年暴增兩倍 新三板遇“監管風暴”
- 發佈時間:2015-05-25 02:31:14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張恒
2015年5月15日起,5天時間裏,10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受到了證監會的調查。過去一年間,新三板迎來了高光時刻。這個旨在成為中國納斯達克的市場,擠入了2400多家公司。其中的1641家,是在過去一年間完成掛牌。換言之,過去一年增加的掛牌公司,是此前總和的兩倍。業內人士稱,掛牌公司的後面,還有數倍的意向企業。新三板的火爆,可見一斑。這樣的掛牌節奏,是高效率,還是野蠻生長?各種説法不一。顯而易見的結果,規模膨脹的過程中,違法違規行為接連出現。根據證監會的通報,新三板公司的違規,包括操縱股價、信披違規違法、內幕交易等。
5天內10家公司被查
高歌猛進1年多後,新三板這艘日趨龐大的艦船,撞上了礁石。
5月15日,證監會通報了“2015證監法網”的調查情況。證監會稱,已全面調查華泰集團、現代農裝、汽牛股份涉嫌信披違規違法案,華恒生物、中科招商、國貿醞領涉嫌操縱股價案,涉嫌違規交易奧美格案,涉嫌利用內幕資訊交易宏泰礦業案等。
證監法網執法行動,由證監會在今年4月部署開展,主要打擊“市場反響強烈、嚴重危害市場秩序的重大違法違規行為”。5月15日的通報,是“證監法網”涉入的第二批案件。
有8家企業被通報的新三板市場,成為涉嫌違規被調查的“重災區”。相比之下,主機板和創業板,只有朗瑪資訊和步森股份“上榜”。
15日的通報,不是新三板企業違規的終點。3天后,九鼎投資發佈公告稱,已因“公司股票價格異常波動”,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19日,紅豆杉亦因為同樣原因,受到調查。
加上此前被調查的中海陽、易同科技,新三板市場共有12家公司被查。外界評論稱,監管層正針對新三板掀起一場“監管風暴”。
事實上,今年以來,證監會多次對新三板市場的違規行為進行表態。4月11日,證監會表示,將嚴厲打擊新三板違法違規行為;5月8日,證監會又重申了這一原則。
從通報分析,新三板市場的違規行為,主要包括操縱股價、信披違規和利用資訊交易等。
目前,新三板市場主要有協議轉讓和做市商兩種方式。“協議轉讓就是買方和賣方之間協商價格,所以不同買方之間的出價,忽高忽低,差別很大。”一位市場人士説。
九鼎投資和中科招商,兩家企業就出現過股價大幅波動的情況。去年5月,九鼎投資的股價,單個交易日內從616元,跌到了1元;而中科招商也出現過單日跌幅91%的情況。
現代農裝則是信披違規的典型。前不久,現代農裝投資者向媒體舉報稱,現代農裝存在未提示風險、大股東向上市公司裝入“有毒資産”等行為。
此外,位於新疆的宏泰礦業,則是新三板首家涉及“內幕交易”的企業。“與多種違法違規行為交織、新三板發生的內幕交易行為”,是“證監法網”轉向行動打擊的重點之一。
掛牌數量1年暴漲2倍
“監管風暴”來臨前,新三板市場已紅火了一年多。早前,由於存在流動性不足等原因,新三板一直不溫不火。
去年5月,證監會稱,支援尚未盈利的網際網路企業和高新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後到新三板上市。而去年12月,證監會宣佈,放寬機構做市業務、鼓勵資金參與投資新三板。
來自政策的扶持,推動新三板“迎來新生”。它也被視為“國內資本市場最後一塊價值洼地”。
“企業對掛牌新三板的熱情,非常高。”幾位業內人士均稱。一位向新三板企業提供財務顧問的人士説,他到各地做過幾次關於新三板的宣講和培訓,“參加培訓的企業,數量可觀,態度也比較踴躍。”
企業熱情高漲的同時,地方政府也對新三板報以歡迎。前述財務人士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參加的部分培訓活動,是由當地政府牽頭組織的。
公開報道稱,近日,南昌市政府撥款200萬元,獎勵了兩家成功掛牌新三板的企業。另外兩家準備掛牌的企業,也各自收到了政府50萬元的“紅包”。
融資,當然是企業掛牌的最大訴求。去年10月,北京一家新三板公司的負責人在演講時稱,新三板上市還有助於激勵團隊、吸引人才,獲得公眾影響力等。
數據顯示,截至5月22日,新三板掛牌公司共有2452家,總成交額18.9億元。而在2014年上半年,新三板掛牌公司的數量為811家。也就是説,一年內,公司數量暴增了1641家,漲幅逾2倍。
同時,新三板公司的數量,距離滬深兩市的2700家公司,按照目前的增加速度,新三板公司規模超過滬深兩市,指日可待。
證監會則在4月時稱,今年以來,新三板交投活躍,日均成交6.87億元,是2014年的13倍。
新京報記者梳理髮現,新三板2452家掛牌的公司中,可分為幾類。其中,一種從主機板退市的公司。長航油運是其中的典型。2014年,因為連續虧損等原因,長油從滬市主機板退至新三板。
根據規定,如果滿足連續兩年盈利等條件,長油可重返主機板。因此,新三板市場出現了長油連續收穫22個漲停的場面。
還有一類,是上市連續受阻,只能“委身”新三板的企業。比如,天涯社區在歷經海外上市和創業板上市未遂後,選擇了在新三板掛牌;登陸A股無望的情況下,齊魯銀行也或“轉道”新三板。
企業違規還是制度漏洞?
新三板一年暴增1641家企業,有媒體形容如此速度為“野蠻生長”。
“我們對掛牌公司的數量規模,不做調控,也不做設定。”新三板相關負責人林喆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企業掛牌是市場化行為,新三板按照市場報送的材料進行審批。
新三板未對掛牌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出要求。根據相關規定,企業滿足存續滿兩年,業務明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股權清晰等條件後,即可申請掛牌。
“這些條件看起來不高,但企業全部符合也不容易。”前述向新三板公司提供財務顧問的人士説,有的公司有意申請新三板,卻發現達標難度很大。
該人士舉例稱,部分企業存在股份代持、未按規定給職工繳納保險,偷稅漏稅等行為,“清理代持的過程中,代持方與被代持方,會因價格分歧無法達成一致”,“企業去補稅或者補交保險時,發現補交金額達到了幾百萬,遠遠超出了企業的承受能力。”
“遇到這些情況,有意向申報的企業,只能選擇放棄。”該人士估計,一百家意向企業中,符合新三板上市條件的,“可能只有三四家”。
部分“千挑萬選”的公司,來到新三板市場後,旋即沾染了A股市場屢見不鮮的“壞毛病”——操縱股價、信披違規等。
對於“操縱股價”的説法,一位業內人士不予認可。在他看來,新三板股價的大起大落,屬於“協議轉讓”的制度漏洞。有市場聲音稱,因為協議轉讓價格由買賣雙方商量達成,很大程度會出現偏離市場價格的情況。
據騰訊財經報道,新三板副總經理隋強近日稱,通過大量的案例,股轉公司已經發現協議轉讓存在一定弊端,“我們想進一步優化這一制度,不過具體的方案正在研究。”
新三板的資訊披露,長期以來屢受詬病。新三板規定,掛牌公司、主辦券商應真實、完整、準確、及時地披露資訊,不得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和重大遺漏。
“新三板的信披要求,是根據小微企業的特點制定的,本身很規範。”林喆稱。
從實際情況來看,至少在“及時”這一點上,部分掛牌企業無法達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30日,22家掛牌公司未能按照規定披露2014年的年報。
有的公司年報披露日期,屢次改動,給人“隨意”之感。以日升天信為例,4月30日,其稱年報改在5月6日披露。而到了5月6日,日升天信又改口稱,在5月8日披露。
近日,新三板一位負責人公開宣佈,未來將“加快自律監管體系和處罰體系的建設,進一步加大市場公開透明程度”。
□新京報記者 尹聰 北京報道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