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美股 > 美股要聞 > 正文

字號:  

美股觸發期指熔斷機制 三大股指期貨暫停交易

  • 發佈時間:2015-08-25 07:03: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國股市再次斷崖式崩潰”,《日本經濟新聞》報道稱,8月24日上證綜合指數收盤3209點,暴跌8.49%,連續3個交易日大幅下跌,擊穿7月9日盤中交易創下的被視為救市底的3373點,創8年最大單日跌幅。報道稱,上海股市自6月12日創下約7年零5個月來的最高點之後快速下跌,7月8日報收于3507.192,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跌幅達3成以上。中國政府出動被稱為“國家隊”的主權基金,以主力股票為中心擴大買盤,對股市進行支撐,之後上證綜合指數勉強保住3500點,但是現在“堤壩”又開始崩潰。

  “市場避險情緒大幅上升,做空力量明顯加大,國家隊冷眼旁觀按兵不動,大盤只能一路狂瀉,市場期待的‘政策底’土崩瓦解”,路透社分析24日中國股市下跌的原因時稱,上週五,很多投資者都期望監管層推出類似降準這樣的實質性利好來救市,但最終僅等來地方養老金入市獲放行的長線利好。不少人士認為,遠水解不了近渴,只能將該利好暫時忽略。

  一些外媒認為,中國股市此輪暴跌的根源在於中國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法新社稱,中國股市週一重挫,抹去了今年以來的所有漲幅,也帶動整個亞洲股市暴跌。由於人們對經濟下滑和人民幣繼續貶值的擔憂增加,北京最近對股票市場的干預也沒有恢復人們的信心。8月11日人民幣出人意料的貶值增加了人們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擔憂,擔心中國經濟比人們想像的還要弱,誘發一波拋售狂潮,世界股票市場蒸發5萬多億美元。

  英國廣播公司稱,由於投資者對中國增長放緩的擔心持續,“黑色星期一”席捲亞洲,包括上海、香港和台北在內的亞洲主要股市週一普遍大跌。商業諮詢機構ACG Global的主席裏德伍德表示,市場普遍擔心,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越來越像“一匹任性的小馬”。

  “德國之聲”報道説,全球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整個亞太股市全線暴跌,日本東證指數一度跌逾5%,新加坡股市也跌至3年低點,印度Sensex指數跌幅擴大至5%,創2009年6月來最大跌幅。在歐洲,德國股市開盤也出師不利,達克斯指數跌破1萬點的“魔力界限”,跌幅逾3%。德國電視一台稱,“恐慌瀰漫著德國股市”,投資者在上周的“黑色星期五”後又經歷“恐慌星期一”。到24日收盤時,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收跌5.4%,創2008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德國DAX指數收跌5.0%,較紀錄高位下跌22%,這意味著德國股市進入技術性熊市。法國CAC40指數收跌5.6%。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4.6%。

  24日,美國股市開盤後,道指迅速擴大跌幅至6%,跌逾1000點,創雷曼兄弟倒閉以來最大。中概股也大跌,阿里巴巴開盤下跌13.35%,報59.03美元,跌破68美元的IPO發行價。而在美股盤前,標普、納斯達克和道瓊斯股指期貨均跌逾5%,觸發熔斷機制,目前美國三大交易所股指期貨暫停交易。英國廣播公司稱,美國市場在開市前就熙熙攘攘,所有交易者都知道這不會是一個尋常8月的一天。開盤之後幾分鐘,道瓊斯指數下跌了驚人的1000點,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跌幅。一名場內交易員抱怨説,一早晨襯衫都被汗水浸透。到本報截稿時,美國股市跌幅收窄,三大股指跌幅收窄至2.0%之內,納指跌幅收窄至不到1%。

  “這是一次中國引起的宏觀恐慌”,路透社24日的報道稱,警鐘本週一在全世界敲響,亞洲股市跌至三年以來最低,有學者稱,當下的情形看起來有點像上世紀90年代後期的亞洲金融危機。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稱,人們愈發擔心“中國製造”的經濟放緩將在全球引發震蕩。正如中國曾為全球消費者帶來受歡迎的通脹減速一樣,如今中國將向世界輸出其自身的經濟疲軟。中國對世界的影響力也要比以前大得多,它的經濟規模目前佔世界經濟的15%,近些年來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半由中國貢獻。

  對於24日中國股市的下跌,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認為,根本原因在於市場信心還沒有完全恢復,稍有風吹草動,就引發巨大震蕩。另外,證金公司退出救市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劉元春説,對於中國來講,接下來穩定資本市場非常重要,要防止恐慌情緒過度發酵。

  【環球時報駐日本、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藍雅歌 孫微 青木 陳一 柳玉鵬 環球時報記者 倪浩】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