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假如阿里巴巴在A股上市

  • 發佈時間:2014-09-19 04:54: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羅峰  責任編輯:陳娟娟

  阿里巴巴集團將於美國時間9月19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有望成為美國乃至全球史上融資額最大的IPO。

  此事對A股震動很大。主要有這麼幾種聲音:一是要修改法規,給未盈利的科技企業等打通A股道路;二是網際網路巨頭都在海外上市,中國投資者錯失賺錢良機;另外,還有針對中國股市、外國股市、中國證監會及交易所的各種説法等等。

  這是常見的新聞標題——“阿里巴巴如日中天 中國散戶望股興嘆”,説一位上海的大媽這樣看待此問題:“中國人不能投資中國公司的股票,這真讓人有點想不通。”

  其實,在這場話語狂歡中,很多人都沒搞清一些基本概念。第一,阿里巴巴集團是一家做中國業務的外資企業,註冊地在開曼群島。阿里巴巴的最大股東也來自海外,根據公開資訊,日本的軟銀集團持股34.4%、美國的雅虎持股22.6%,這是一家註冊在海外、由海外股東控股將要在海外上市的外資企業。

  第二,阿里巴巴不在A股上市的原因,不在於盈利問題,實際上該公司盈利能力很強,2014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公司凈利潤73億元,同比增長60%。

  之所以很多人拿盈利的門檻來説事,只是自己意識中的誤區,卻將此當作A股制度的誤區。網際網路企業並非一定要盈利,但謀求上市的企業無一不想在盈利時再上市,因為這涉及賣出什麼價格的問題。實現盈利的企業,當然比還處於純粹燒錢期、看不到盈利模式曙光的企業要好,畢竟熬過了死亡泡沫期。

  現在報紙、網上還有很多報道和文章,諸如“京東不盈利 照樣受美國股市熱捧”等,都是選擇性視角的産物。京東恰恰是在製造出“9年首次盈利”的概念後赴美上市的,上市的招股書上明白地寫著2013年前三季度盈利6000萬元。相比上一年同期凈虧損14.24億元,這個首次盈利是特意給資本市場亮出的一個漂亮數字。

  第三,阿里巴巴不能在A股上市,最大障礙在於這是一家在海外註冊的、實行VIE結構(協議控制)的企業。如果要修改法規並無不可,前提是國內的投資者玩不玩得轉這類股票。實際上,大部分人並不熟悉複雜股權結構下的投資和維權。至於阿里巴巴這類同股不同權的合夥人架構,需不需要A股為此修改同股同權的基本規則,這一問題實際上也不為討論話題的人們所涉及,很多人看到的不過是自己並不了解的表像。

  綜上所述,阿里巴巴無法在A股上市。那麼,假使如很多人所願,阿里巴巴在A股上市呢?

  阿里巴巴在A股上市,放在當下市況,會是什麼樣子?

  首先是受到踴躍申購、上市大漲——打新這點毋庸置疑,實際上阿里巴巴在美國的申購也很熱,為此投行還擬調高發行價。在國內,可以再調高些,很多認購新股的朋友是不管發行價的,今年上市後的新股也一律大漲。於是股市會有一個熱門猜謎遊戲:阿里巴巴會有多少個漲停?這是一個超級大盤股,也許漲停板的次數會少些,但估計也少不了幾個漲停,剛上市的流通盤小。此時,市場必是一片掌聲。

  接著是高位調整,繼而股價回落、市值蒸發——這是深滬所有新股的生命曲線。新股上市初期都炒得高高在上,以近期為例,新股一律連續漲停直至出現高換手率逐漸中止漲勢,然後在100%乃至更高的漲幅中展開價值回歸之路,大部分還要經過數月乃至更長的跌勢,才恢復正常的走勢。

  如果是阿里巴巴這樣上市時的總市值就在1萬億元左右的超級大盤股,連續大漲一週或幾週後需要調整一年、兩年來消化,會是怎樣的場景?此時,市場必是一片罵聲。

  您猜對了!上述似曾相識的場景就是中國石油。中國石油在國內投資者的掌聲中于2007年11月初登陸滬市,發行價16.7元,上市首日開盤價就高達48.6元。對於這樣一隻超級大盤股來説,190%的漲幅是極其驚人的,不是發行定價的錯誤就是買者的錯誤,中國石油的上市給A股牛市打上了句號。後來,中國石油佔上證指數25%的權重卻一路下跌,背負極多罵名,而將該股推上大漲的買盤卻無人注意。畸高股價與中國石油公司本身無關,不是上市公司自己炒上去的,卻罵名全當,這種事在A股相當常見。

  同樣的,一些眼紅企業海外上市的人士,可謂只見人吃肉不見人挨餓。在美國上市的網際網路企業,大部分經歷過跌破發行價的痛苦,早年新浪等企業甚至差點因為股價將近跌破1美元而摘牌,這些痛苦無人提及。即便是現在,在一片“噹噹網等網際網路企業為何赴美上市、拋棄A股”的聲音中,有幾人注意到噹噹網股價長時間處於破發狀態?噹噹網最新收盤價12.82美元,相比每股16美元的發行價仍然位列“破發”隊伍。

  阿里巴巴沒在A股上市,少了背罵名的麻煩,A股因此少了一場狂炒盛宴,投資者有的難免感慨一番。選擇性記憶和選擇性的話語權顯然是社會常態,多方博弈下這麼美好的公司與市場雙向自然選擇,卻在一場指責A股及監管層、説道阿里巴巴的各路聲音下被掩蓋,説明一件事:事情的存在總有合理性,儘管合理性總容易被忽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