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美股 > 海外財經 > 正文

字號:  

新力2015財年首季凈利增207.5% 將加碼商用業務

  • 發佈時間:2015-08-03 08:27: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日立、東芝、松下等多家日本電子巨頭,早已從B2C領域向B2B領域積極拓展,成功實現轉型。作為堅守B2C領域的日本電子企業代表,新力的一系列動作顯示,它將在彩電、手機等B2C領域收縮戰線、退守高端,其今後收入和利潤的增長也將更多地依靠B2B業務。

  步入2015財年,受益於遊戲和部件業務的增長,以及彩電業務扭虧、手機業務虧損額收窄,新力的業績得到改善,首季凈利增長超過200%。

  據新力7月30日發佈的2015財年第一季度財報,2015年4月至6月,新力的銷售收入18081億日元(148.2億美元),同比下降0.1%;營業利潤969億日元(7.94億美元),同比增長38.8%;凈利潤824億日元(6.76億美元),同比增長207.5%。

  為使手機業務脫困,新力移動業務將向商用領域拓展,今年8月將成立提供無人機捕捉畫面解決方案的合資公司。不僅終端産品,在部件業務領域,繼影像感測器後,新力的電池業務也將擴張。這些意味著,新力整體將加碼商用業務,以保持收入和利潤的增長。

  部件業務收入增長35.1%

  新力解釋説,2015財年首季收入略微下降,主要原因是智慧手機和液晶電視(主要是中端機型)銷售量的下降。同時,匯率利好和影像感測器銷售增加抵消了部分上述影響。

  營業利潤方面,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71億日元,達到969億日元。新力表示,2015財年首季營業利潤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音樂業務旗下控股企業價值的重估以及部件業務的營業利潤增長。

  從細分業務看,2015財年首季,新力遊戲和網路服務業務銷售收入2886億日元,同比增長12.1%;該部門營業利潤為195億日元。遊戲業務的增長主要得益於PlayStation4(PS4)軟體及周邊設備銷售的增長,以及匯率利好影響。

  部件業務銷售收入為2379億日元,同比增長35.1%。該部門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88億日元,達到303億日元。新力部件業務增長的主要得益於影像感測器及鏡頭模組的銷售增長,以及匯率利好影響。

  影像産品及解決方案業務銷售收入1704億日元;營業利潤213億日元,同比增長22.2%。該項業務的增長主要得益於轉向高附加值型號帶來的數位影像産品結構優化以及匯率利好影響。

  家庭娛樂及音頻業務銷售收入為2531億日元,同比下降13.8%;營業利潤109億日元,同比增加21億日元。利潤增長主要來自成本降低、高附加值型號帶來的産品結構優化。同時,液晶電視和家庭音視頻産品的銷售下降以及美元增值帶來了部分負面影響。具體到新力的電視業務領域,2015財年首季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7.6%,為1689億日元,主要緣于中端機型銷售臺數的下降,實現營業利潤70億日元(5700萬美元)。

  移動通訊業務銷售收入為2805億日元,同比下降16.3%,錄得營業虧損229億日元(1.88億美元)。新力移動業務2015財年首季營業利潤下降主要由於美元變化匯率帶來的負面影響。同時,此前對該業務的整體戰略從追求市場份額調整至提升盈利能力。市場行銷及其他費用的支出減少,以及産品結構的優化調整都為該項業務帶來正面影響。

  手機業務向商用領域拓展

  為了儘快讓手機業務脫困,新力行動通訊公司(下稱“新力移動”)將從商用領域積極拓展。今年7月,新力移動和ZMP公司達成合作協議,利用無人飛機技術捕捉畫面,同時結合雲端數據處理,為企業客戶開發並提供解決方案。新力移動和ZMP將於今年8月初成立合資公司Aerosense。

  Aerosense公司,由新力移動通訊公司控股50.005%、ZMP公司參股49.995%。

  新力的照相機、感測器、通訊網路以及機器人技術將與 ZMP 的自動駕駛及機器人技術相結合,以及兩家公司在行業內的商業經驗都將被利用。Aerosense公司將會整合這些資源,開發整體解決方案,滿足客戶測量、調查、勘察、檢查等方面的需求。上述服務預計將在2016年開始向企業客戶推出。

  新力移動正在積極地開發新業務,特別是在物聯網相關領域。本次成立合資企業也顯示出其進入物聯網領域的努力。

  不僅手機業務向商用拓展,由於部件業務的良好表現,預計新力的B2B(商用)業務整體會進一步加碼。新力7月29日宣佈,新力能源部件公司過去25年已累計出貨50億部鋰電池,新力能源部件公司將進一步進行業務發展及擴張。而此前新力已多次增資擴大影像感測器的産能。

  日立、東芝、松下等多家日本電子巨頭,早已從B2C領域向B2B領域積極拓展,成功實現轉型。作為堅守B2C領域的日本電子企業代表,新力的一系列動作顯示,它將在彩電、手機等B2C領域收縮戰線、退守高端,其今後收入和利潤的增長也將更多地依靠B2B業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