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美股 > 海外財經 > 正文

字號:  

希臘“變天”不是歐元的末日

  • 發佈時間:2015-01-27 08:22:14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一般説來,希臘大選很難進入國際輿論的聚光燈下,但這次“變天”例外。在25日舉行的希臘大選,主張結束緊縮措施的激進左翼聯盟黨勝出。這不僅改變了希臘的政治版圖,更對歐元區前景投下了陰影。當週一歐元匯率應聲再次創造11年的新低後,國際輿論沉溺于一片“唱衰”歐元之中。不過,透過人云亦云的喧囂,我們需要保持清醒:希臘或許是歐洲的夢魘,但絕對不是歐元的末日。

  説夢魘是因為,希臘“變天”不僅給希臘帶來了政治生態的“U”型反轉,而且也給歐洲帶來諸多尷尬和不確定性。

  對希臘而言,此次大選革命性地改變了希臘的政治版圖,自二戰以來首次出現左翼政黨執政的局面。以格瓦拉為偶像、1974年出生的激進左翼領導人齊普拉斯成為希臘150年來最年輕的總理。激進左翼的勝利還表明,“民粹主義”在希臘有著極大的市場,而崇尚“務實主義”、主張在救助協議框架內讓國家走出債務危機的新民主黨被民眾拋棄。

  對於歐洲而言,希臘“變天”帶來多重困擾。其一,這表明歐盟此前以緊縮換援助的所有方案遭遇“滑鐵盧”,接下來怎麼辦存在很大變數。齊普拉斯勝選後已經宣稱“準備重新談判”。此前,他曾公開宣稱要求減債一半,真是“獅子大開口”。目前,希臘的主權債務佔其國內生産總值近180%,其償債能力值得懷疑。面對齊普拉斯近乎“逼宮”式的討價還價,歐洲必將陷入兩難。

  其二,一旦希臘真的將耍賴進行到底,拒絕償還到期債務,歐元集團到底要不要動真格將希臘踢出歐元區,需要長考。此前,歐盟主要領導人曾多次表示,希臘必須履行救助協議,不許賴賬。但是,假如齊普拉斯在重新談判中拒絕讓步,歐洲人真有膽魄“揮淚斬馬謖”嗎?

  其三,希臘是否會導致泛歐洲的連鎖反應。政治上,一些“民粹主義”政黨從希臘身上“看到希望”,士氣大振。西班牙新興極左翼政黨“我們能”就是典型一例,其領導人伊格萊西亞斯專門赴希臘站臺取經。經濟上,反對緊縮的聲音會在歐洲甚囂塵上,進而影響到歐元區的有關決策。

  問題的關鍵是,若希臘債務問題處置不好,會不會真的如一些媒體驚呼的那樣會導致“歐元大廈的坍塌”“歐元區的最終解體”呢?筆者認為,這是杞人憂天。

  希臘的經濟總量僅佔歐元區的2%左右,無傷大局。3年前歐債危機最猛烈的時候,希臘首次拉響“退歐”警報,歐元區解體之説不絕於耳,最終結果證明不過是虛驚一場。應該看到,盎格魯·撒克遜媒體掌控了世界話語牛耳,為了保美元和英鎊的獨特地位,唱空歐元是他們一貫的伎倆,歐洲人對此一直頗有微詞。

  相比前幾年的歐債危機,歐元區眼下境遇已有好轉。其一,以前經濟是負增長,而今經濟增長微弱但持續;其二,金融市場趨於平靜,葡萄牙、愛爾蘭等國家已經脫離危機泥潭,歐洲有更多餘力來應對希臘;其三,歐洲與IMF已經建立相對成熟的救助機制,5000億歐元規模的歐洲穩定機制也早已就位,不似前幾年的手忙腳亂;其四,佔歐元區經濟總量三分之一以上的德國是歐元區的“定海神針”,其經濟多年來一直持續穩健發展。

  退一步説,即便希臘退歐,也並非就是“地獄”。近年來,將希臘“剔除”之説在歐洲有一定市場。其邏輯是,與其擔憂希臘退出的“多米諾”效應,不如切掉這個無底洞換得機體健康。難怪,德國媒體曾爆出默克爾總理稱希臘“退歐”是“可消化”的選擇,其後雖為德國總理府所否認,可能並非空穴來風。

  回到現實,歐洲人向來有妥協的傳統,處置希臘問題亦不例外。應該看到,儘管齊普拉斯選前放狠話,其實其手中的牌並不多。為履行其提高最低工資(從586歐元提高到751歐元)和扶貧的選前承諾,齊普拉斯需要更多的錢,“無米下鍋”的他只能求助於布魯塞爾。難怪,齊普拉斯勝選後轉口稱“希臘不離開歐元區”。這説明,頂牛是假,賴賬是真。

  所以,希臘“變天”不是“末日”倒計時,而是新一輪討價還價的開始。(向腸河)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