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希臘退出歐元區?“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遊戲

  • 發佈時間:2015-01-10 08:01: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希臘再次站在懸崖邊。

  1月25日,希臘將舉行議會選舉。民調顯示,希臘反對緊縮的希臘左翼聯盟(Syriza)領導人亞歷克西斯·齊普拉斯可能會在選舉中勝出。齊普拉斯提出的政見是:拒付希臘的部分債務,要求重新與國際債權人談判,修改救助協議,並逆轉希臘為換取鉅額救助而被迫採取的緊縮措施。

  這些條件料將不被德國等希臘主要債權人同意。外界擔心,一旦談不攏,希臘賴掉債務和甩掉緊縮的辦法就只有一個——“甩手不幹”,退出歐元區。

  事情是否真的會發展到這一地步?目前還無法下定論。但是,希臘再出“幺蛾子”,對於歐洲經濟復蘇前景無疑于投下了一枚“不定時炸彈”。

  “狼來了”很多回

  希臘經濟體量雖然小,但卻一點也不省事兒、省心。希臘經濟規模只佔歐元區的3%,但在2009年卻掀起“蝴蝶效應”,持續數年的歐債危機的序幕正是從希臘開啟。

  2009年12月,在希臘公佈了政府財政鉅額赤字後,被全球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相繼調低主權信用評級,希臘債務危機爆發。2010年5月,時任希臘總理帕潘德里歐與“三駕馬車”(歐盟、歐洲央行和IMF)達成協定,同意以緊縮政策來換取緊急援助,但緊縮政策的“苦日子”引起希臘民眾的抗議。“迫於民意壓力”,2011年10月31日,帕潘德里歐提出就歐盟救助舉行全民公投,引起各方強烈反對。當時,希臘第一次上演了可能退出歐元區的危機。好在帕潘德里歐在外界壓力之下懸崖勒馬,撤消了公投,其自身也黯然下臺。

  2012年5月,希臘議會選舉,激進左派政黨聯盟在民調中又佔上風,該黨表示如果勝出,將廢止歐盟救助協議。他們認為,即使希臘不接受援助條件,歐元區也不會捨棄希臘。這讓歐元區國家惱怒,歐元區大佬們表示,如果希臘撕毀協議,那麼就意味著希臘退出歐元區。所幸,激進左派政黨聯盟最後並未在那次選舉中獲勝,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危機暫告解除。

  而2015年1月25日的選舉倒計時三周之時,“狼來了”的故事再次重演。

  輿論戰心理戰已經開啟

  這一次,“狼”真的會來嗎?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經濟室主任陳新研究員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希臘左翼聯盟是否真的能勝選,“目前情況還不明朗,還要看選舉日前幾天的民調”。但陳新強調,希臘與德國等歐元區國家的輿論戰、心理戰,無疑已經是進行時了。

  對於希臘退出歐元區的預期,歐元區的主要發動機德國反應強硬。

  據一家德國媒體報道,德國總理默克爾“已做好準備”,一旦希臘不能兌現三駕馬車總計2400億歐元紓困計劃的條件承諾,那麼,讓希臘脫離歐元區是“幾乎不可避免的”,德國將會接受“希臘的退出”。對此,默克爾1月7日出面辟謠,淡化了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可能性,但她明確表示,希望希臘政府在本月選舉後遵守國際紓困條款的要求。德國總理及財長曾公開表態稱,不會理會希臘方面用退出歐元區的做法來要挾歐元區盟國的行為,同時表示,即使希臘退出歐元區,局面仍將“可控”。更有媒體稱,事實上,德國和歐盟都已經在準備應對“希臘退出歐元區”後果的B計劃。

  陳新分析認為,德國和歐盟放出這樣的“風聲”,就是打輿論戰。

  希臘左翼聯盟公開放出自己的“反緊縮”施政目標,是為了吸引選票。自從接受救助以來,希臘人就不得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了。“希臘百姓的民意並不在於退出歐元區與否,而在於‘別讓我過苦日子’。”陳新説。

  德國和歐盟的強硬表態,也是為了影響選民心態。一旦歐元區放棄希臘,希臘退出歐元區,必將導致希臘本幣急劇貶值,老百姓的存款將大幅縮水,這將引發銀行擠兌等危機。因而,基於這種恐慌和顧慮,一些中間選民或搖擺選民可能就不會投票給左翼聯盟。

  陳新説:“2012年5月那次退出危機發生時,德國和歐盟採取這樣的措施奏效了;這一次成效如何,還有待觀望。”

   “退出”是希臘不能承受之重

  事實上,歐元區也不是希臘想退就能退的。

  陳新説:“在法律上,歐元區在成立之時就沒有設立退出機制,可以説是一條不歸路。”另外,退出歐元區對於希臘自身而言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的遊戲,其後果很大程度上會是希臘“不能承受之重”。

  首先,希臘退出歐元區,實際上就等同於破産。退出後將帶來的一個後果,就是希臘本幣劇烈貶值。但希臘所欠的“外債”卻都是以歐元計算的,這樣一來,希臘的還債負擔事實上是大大加重了。

  其次,雖然幣值貶值理論上對於拉動出口有促進作用,但希臘自身的出口能力有多強還不是太明朗。陳新説:“過去3年的緊縮改革中,希臘的出口盈餘得到改善,但這很大程度上不是增加出口帶來的,而是減少進口帶來的。希臘的主要産業是石化、海運船運、農産品,製造業並不多,因而貨幣貶值對於出口的貢獻會有多大,目前也不明確。”

  另外,一旦退出歐元區,希臘將會更加“缺錢”。少了歐元區的信用,希臘自身的信用事實上非常“糟糕”,這會使得融資困難、融資成本極高。

  歐盟籌碼比以往更多

  面對“任性”的希臘,與2011年、2012年那兩次“退出歐元區”引起的恐慌相比,這一次歐盟可能會從容一些。

  “從技術上説,歐元區現在可用來應對危機的工具更多了。”陳新説,“前幾次危機時,歐盟還只有臨時出臺的救助機制;但2013年歐元區永久性救助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正式生效,現在歐盟為了應對危機可調動的資金更多了,能力更強了。”

  從大環境來説,“當時歐洲整體上深陷危機之中,當時人們很擔心,在普遍危機的環境中,希臘一旦退出歐元區,會産生多米諾骨牌效應,會帶動其他國家也萌生退出的念頭。但現在,歐洲的增長雖然依然脆弱和低迷,但是整體態勢已不是處於危機之中,因此其他國家接連退出的風險大大減小。這也使得歐元區和歐盟的心態稍微坦然一些。”

  即便如此,歐元區和歐盟也不希望看到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局面真的到來。陳新説:“一旦希臘退出,肯定會對於歐元的貨幣體系造成衝擊,匯率、債市、股市不可避免的將發生波動,希臘的債權人將蒙受損失。目前還很難評估希臘退出的衝擊到底會有多大,這要看各國如何建立防火牆將損失控制到最小。但是危機傳導是不可避免的。”

  經濟問題還有可能轉化為政治問題。“希臘如果真的退出歐元區,將對歐洲的政治生態帶來負面衝擊。”陳新説,“2015年是歐洲的選舉年,數個歐洲國家都將舉行大選。希臘左翼聯盟如果上臺執政,對其他國家的疑歐黨派是一種鼓勵;如果希臘真的退出歐元區,更是開了一個不好的先例。今年將進行選舉的西班牙是歐洲一個比較大得經濟體,其國內疑歐黨派也在躍躍欲試。如果西班牙和希臘這一大一小兩個國家都由疑歐黨派執政,它們便可以參與歐盟的政策制定,那麼很多事情都會變得很麻煩。”

  疑歐思潮崛起,希臘鬧退出,英國鬧脫歐,“可以説,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正處於苦難時期。”陳新説。

  歐洲經濟形勢疑雲瀰漫

  2015年開年,歐洲就被希臘的“任性”攪和得有點心煩意亂。仍處於脆弱復蘇階段的歐洲,這一年的經濟形勢如何呢?陳新表示,現在預測還言之過早。他分析説,2015年歐洲的經濟走勢,至少取決於以下一些因素——希臘亂局能否避免出現最極端的情況出現?德、法、意三個歐洲大經濟體增長乏力的情況能否有所好轉?石油價格暴跌對於德國生産和出口的促進究竟能起到何種程度的拉動作用?被熱炒已久的歐洲央行“量化寬鬆”政策是否會“落地”、何時以何種形勢“落地”?2014年下半年歐元逐漸貶值帶來的“出口效益”能否在2015年第一、第二季度的經濟數據中得到體現?另外,歐洲與美國的産業鏈互動性強,美國經濟增長是否強勁也將影響歐洲的表現。

  諸多的不確定性,讓2015年歐洲的經濟前景目前還疑雲滿布。對於歐洲各國來講,2015年可能仍然不會是容易的一年。

  本報北京1月9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