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美股 > 中概股 > 正文

字號:  

聚美優品私有化遭質疑 二次創業面臨多重壓力

  • 發佈時間:2016-02-24 15:20:00  來源:中國商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明煒

  中概股私有化又添新案例。2月17日,聚美優品宣佈收到來自聚美優品CEO陳歐、産品副總裁戴雨森,以及股東紅杉資本等遞交的每份ADS7美元的價格私有化申請。買方財團包括陳歐、戴雨森、紅杉資本,買方財團佔投票權90%以上,保證後續推進順利。

  消息傳出後,一時間掀起了軒然大波,更是引來投資者的一片抗議之聲。儘管每股7美元的價格較聚美過去10個交易日的平均收盤價高出26.6%。但2014年5月16日,聚美優品是以每股22美元的發行價IPO,其私有化價格僅為發行價的1/3,上市不到兩年,聚美優品為投資人創造的回報為-69%,大量投資者將永無回本可能。

  對於私有化的理由,陳歐發表內部郵件表示,在目前的美股市場,聚美優品被嚴重低估,公司股價沒有反映出合理的公司價值,甚至低於一些規模和盈利能力遠遠落後於聚美優品的公司。

  被疑刻意壓低私有化成本

  截至2月19日收盤,聚美股價為6.38美元,與當初IPO時的發行價22美元相比,聚美股價已經下跌超過2/3。

  以聚美當前在美股市場的表現來看,其選擇私有化確實合情合理。截至2月19日收盤,聚美股價為6.38美元,總市值9.06億美元,與當初IPO時的發行價22美元相比,聚美股價已經下跌超過2/3。在IPO後,聚美曾連續多個季度實現盈利,最高股價曾突破39美元,如今竟跌至6美元,如此巨大的落差著實讓人咋舌。

  “現在聚美的股價低得讓人看不懂,過去的營運能力很好,忽然就不賺錢了,增速也慢了,股價突然變得這麼低,很奇怪。”知名電子商務觀察者、萬擎諮詢CEO魯振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

  2014年5月16日上市當天,聚美優品以高於發行價24%的27.25美元開盤,掛牌首日上漲9.91%,報收于24.18美元;此後,聚美優品股價走勢良好,一直維持高位,並在2014年8月18日達到39.45美元的最高值。

  隨後,因假貨風波,聚美股價在震蕩中一路下行,狂跌近4個月。2015年1月15日跌至12.15美元,短短4個月市值縮水至17.6億美元,蒸發了2/3。之後,聚美的股價曾逐漸回升至5月的27美元以上,不過此後便一路走低,徘徊在10美元至12美元左右,2015年年底,股價更是出現暴跌,一度跌至5美元上下,直至今年2月,聚美宣佈私有化。

  受宏觀經濟形勢影響,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股價在美股普遍被低估,聚美也不例外,實際上中概股回歸國內資本市場已經成為一種趨勢。2015年中概股公司收到的私有化要約總額超過了過去12年的總和,麥考林、噹噹網已經先後宣佈私有化。目前,奇虎360、航美傳媒、淘米等達成私有化最終協議,中國手遊、盛大遊戲等已退市,巨人網路、分眾傳媒等已借殼在A股上市,目前聚美尚未透露退市之後重新在A股上市的計劃。

  股價被低估幾乎是業內共識,選擇私有化本無可厚非,但聚美宣佈私有化之後卻引來小股東的強烈不滿,原因是懷疑聚美大股東蓄意打壓股價以降低私有化成本。

  2015年11月,聚美發佈三季度財報,在營收實現大幅增長的同時,該公司錄得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而其對虧損原因的解釋卻模糊不清。在接下來的2015年12月底,聚美股價便開啟了“暴跌”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暴跌開始前的12月16日,聚美股價位於 9 美元附近時,曾宣佈推出股票回購計劃。根據這項計劃,聚美優品可在未來 12 個月的時間裏,回購價值最高為 1 億美元的公司股票,但這項計劃並沒有實施。聚美管理層並未採取措施扭轉股票頹勢,而是任由其暴跌,股票回購計劃也暗自擱淺,直至宣佈以7美元的超低價發出私有化邀約。

  聚美宣佈私有化的時間點以及上述種種跡象確實不得不讓人生疑,雖然不能確認聚美大股東有操縱股價的行為,但聚美以發行價的三折私有化,這帶給小股東的損失將是無法挽回的,中概股企業的聲譽也將因此受損,日後中概股赴美上市也將難再獲得較高估值。而對於聚美及陳歐來説,以如此低廉的價格私有化,卻是一樁划算的買賣,也確實能夠為聚美的轉型或者“二次創業”贏得機會。

  不過,在美國資本市場不受歡迎的聚美優品,回國之後就能高枕無憂了嗎?

  “二次創業”能否成功

  聚美將進軍“顏值經濟”,進軍影視文化,打造“時尚娛樂+電商”的新模式,未來電商只是聚美的一小塊。

  魯振旺告訴中國商報記者,聚美若回歸A股,目前來看獲得比美股更高的估值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肯定會比現在的估值高很多,但作為一家美粧電商,聚美還是面臨著天貓、京東、唯品會等其他巨頭的競爭,以後是不是會獲得更好的發展,現在還不好判斷。

  “我認為聚美的核心競爭力到現在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現在整個化粧品行業競爭比較激烈,銷售的商品以標品為主,主要是國外著名品牌的化粧品,産品價格比較透明。長期來看,聚美是不是可以保持更強的競爭力,現在還不好説。”魯振旺説。

  實際上,國內電商市場向來“腥風血雨”,而現在整個行業又普遍面臨著網民滲透率遇到瓶頸,流量“紅利期”已過去的問題,電商整體流量枯竭,連阿裏和京東都不得不“下沉”到農村市場去尋找新的流量,聚美的路想必更不會順暢。

  此外,除了要面對阿裏、京東等綜合型電商巨頭的擠壓外,在其他細分領域,一些後起之秀也很可能對聚美造成威脅。例如,在跨境電商領域,有洋碼頭、蜜芽、貝貝網、網易考拉海購等的迅速崛起;而在聚美起家的美粧領域,天天網、米奇網等的力量也不容小覷。

  有業內人士指出,在電商領域有個著名的公式:年銷售額=客單價×年交易頻次×下單用戶量。要想提高年銷售額,就得從這三方面分別努力。

  第一,提高客單價的方法有兩種,擴品類和增加每單商品。聚美優品發力母嬰和跨境,屬於這一范疇;第二,提高年交易頻次的方法主要是增加黏性、提高復購,常見操作方法是促銷、價格戰。在上市之初,聚美優品在美粧電商領域的市場份額達到22%,用戶重復購買率高、用戶黏性強、利潤率高即被認為是支撐其業績的主因;第三,提高下單用戶量,主要就是流量問題,靠的是行銷,盤活存量用戶、拓展增量用戶。

  然而,目前啟幕看到的情況是,聚美似乎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行銷上,而在供應鏈、物流、技術或金融方面均無突出建樹,陳歐似乎也並沒有在這些領域發力的打算,而是拋出了獨樹一幟的“顏值經濟”概念。

  2016年1月,在公司年會上,陳歐宣佈聚美將進軍“顏值經濟”,進軍影視文化,打造“時尚娛樂+電商”的新模式,並表示未來電商只是聚美的一小塊。陳歐的野心不小,或許退市之後聚美可以徹底放開手腳去“二次創業”,不過,所謂的“顏值經濟”戰略究竟有多大的可行性仍值得商榷。

  在魯振旺看來,以聚美現在的體量來説,進軍時尚和影視行業並不容易。“比如拍電影,大製作的話可能需要上億元投資,這一行投入大,水又深,而聚美畢竟不是專業的公司,以聚美現在的營收狀況來説,它做時尚或影視不會做得很深,如果做得不深實際上就是靠兩條腿走路。”魯振旺説,時尚娛樂和電商不是沒有關聯,但是它們之間的關聯很弱,歸根結底還是兩件事情,而聚美現在還很難通過娛樂建立兩條腿走路的方向,陳歐提出的“時尚娛樂+電商”模式壓力不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