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4日 星期一

財經 > 美股 > 中概股 > 正文

字號:  

大眾點評苦等上市“窗口”

  • 發佈時間:2015-04-09 02:32:53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一邊是大眾點評獲得鉅額融資的消息,一邊是某公司獲大眾點評投資的消息。

  伴隨著鉅額融資,大眾點評近兩年在O2O領域“搭臺唱戲”的戰略佈局步伐加速,進行了一系列密集並購動作。

  可是,已經在本地生活領域摸爬滾打了10多年,成長為炙手可熱的O2O龍頭之後,大眾點評為什麼還不上市?

  大手花錢,密集並購

  在宣佈對美餐進行投資之前,大眾點評剛剛宣佈要全資收購親子教育O2O平臺孩子學。

  大眾點評又獲鉅額融資。4月初,有消息稱,大眾點評網獲得8.5億美元投資,本輪融資對大眾點評的估值達40.5億美元。投資者包括騰訊、小米、淡馬錫控股、萬達集團和復星集團。這將是繼小米去年12月融資11億美元之後,中國創業型公司所獲融資規模第二高水準。不過,大眾點評官方對此不予置評。

  在融資的同時,大眾點評不斷並購。

  4月7日,企業訂餐平臺美餐宣佈完成C輪1.4億元人民幣融資,此輪融資由大眾點評領投,KPCB(凱鵬華盈)、NGP(諾基亞成長基金)、摯信資本跟投。

  美餐成立於2011年,是國內最大的企業訂餐平臺。大眾點評將其收為盟友,又打開了一大細分領域服務,為其搭建本地生活O2O平臺的目標添磚加瓦。

  2003年從消費評價和優惠資訊起步的大眾點評,在移動互聯網浪潮和O2O概念興起的時代徹底火了起來。現如今,已經涵蓋了團購、預約預訂、外送、電子會員卡等交易,以及餐飲、電影、酒店、休閒娛樂、美業、結婚親子、家裝等幾乎所有本地生活服務。

  伴隨著大眾點評在O2O領域“搭臺唱戲”的戰略佈局,是近兩年的一系列密集並購動作。

  在大眾點評宣佈對美餐進行投資之前,2015年3月16日,其剛剛對外宣稱要全資收購親子教育O2O平臺孩子學。1月27日,網上訂餐平臺餓了麼宣佈獲E輪3.5億美元融資,大眾點評的身影再度出現在投資方中。

  去年,已經被大眾點評公開確認的並購案就包括于9月份入股上海石川科技、天財商龍,分別持股10%,在商戶數據及商戶管理系統等方面展開闔作,以及在12月與騰訊以3億元人民幣共同投資商業Wi-Fi網路架構和運營商邁外迪,投資食為天科技等。

  賽迪顧問網際網路産業研究中心分析師門長暉表示,對於大眾點評所在的O2O行業來説,圍繞“生態圈”概念佈局業務之外,還要求廠商進行垂直化細分領域的整合。

  “有些人將這種模式叫做‘平臺+縱深’並購式的T形整合,大眾點評也將按照這種思路打造自己的O2O閉環生態。”門長暉表示。

  一改“慢性子”,急速擴張

  此前,大眾點評發展速度過慢引發了內外的焦慮和批評。

  截至目前,大眾點評已被公開確認過的融資已經達到第五輪。其中,最為風光的當屬2014年2月的第五輪融資——網際網路巨頭騰訊投資入股大眾點評,佔股20%。

  錢袋充實的大眾點評正在步入“快車道”。在2015年1月23日大眾點評公司年會現場,大眾點評CEO張濤發表演講稱,2015年公司會變得越來越強悍。“點評會準備好子彈,在接下來兩三年好好地幹一仗!”他表示。

  張濤在解讀行業競爭白熱化的原因時稱,2015年吃喝玩樂品質生活的市場規模為5萬億,且正以10%的速度每年遞增,預計十年後整個市場規模將超過10萬億。他預計,接下來2-3年將是巨大的紅利期,行業的市場格局也將在這一階段定局。

  大眾點評宣佈“拼了”。在此之前,大眾點評發展速度過慢引發了內外的焦慮和批評。批評認為,大眾點評“放任”了競爭對手美團壯大,從無人匹敵“退步”至與美團形成競爭。因此在過去的2014年,張濤反覆強調“二次創業”。大眾點評在年初進行了事業部調整。擴張后,大眾點評人數到12月底增加至接近7500人,城市擴展到了100多個。而一年前的人數還只有一半。

  極速前進的背後,産品口碑卻同時出現了一些問題。用戶發現,大眾點評從一款安靜等待著消費者主動查詢的APP,變得不安分起來。系統廣播裏出現各種各樣的提示,關閉和退訂後竟然又有新的類目出來。

  此外,今年1月份上線的新版大眾點評APP增加了“好友去哪”功能,可看到手機好友的點評資訊並對號入座。上述靠社交元素增加黏性的舉動,讓部分用戶反感:那些匿名發佈的點評記錄、上傳的圖片等全部曝光在眾目睽睽之下。

  大眾點評之後對功能進行調整,允許用戶自主選擇是否公開內容,這才避免了用戶的反彈。

  要上市還得等等

  大眾點評並非不想上市,但從市場環境來看,為其整體估值考慮,大眾點評還得等等。

  渴望頂著中國O2O第一股頭銜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窩窩團,在4月2日臨門踏空。繼2月25日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未果後,窩窩團IPO再度跳票。與窩窩團上市之艱形成對比的,是大眾點評、美團兩家對於上市的“不緊不慢”。

  走了10多年的大眾點評現如今幾乎已經坐上了O2O頭把交椅,為什麼還不上市?

  2014年6月,海外媒體報道稱,大眾點評正與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銀行在內的投行籌備在美IPO事宜,融資額在5億美元至10億美元之間。但此後便沒有了動靜,直至近期獲得新一輪融資的消息傳出。

  業內認為,大眾點評並非不想上市,但是從市場環境來看,為其整體估值考慮,大眾點評還得等等。

  從對應企業的狀況來看,“美國版大眾點評”Yelp在2014年取得3650萬美元的凈利潤,實現上市後首次年度盈利。然而投資者並不買賬,Yelp的股價在財報發佈後的交易時段大跌超過10.2%。分析認為,該公司的活躍本地商家以及月活躍訪數增長放緩導致這一狀況。

  團購鼻祖Groupon的日子更加不好過,目前股價僅在7美元上線。美國資本市場對團購模式的信心不足,估值難回高點。

  於是大眾點評選擇繼續做大盤子,講更多故事。

  加入了電影娛樂、旅遊酒店、結婚親子等垂直行業後,大眾點評期望打造一家巨無霸的O2O平臺,以“Yelp+Groupon+Opentable+Tripadvisor+……”博取市場青睞。選擇接受騰訊入股,也有提振估值方面的考慮。

  門長暉認為,大眾點評不上市還有其他考慮。“整個團購行業盈利模式不清,商業模式不穩定,商家需要讓利,還需要給團購公司7%-10%的交易分成,容易入不敷出。團購業務風險較大。”

  同時,整個大眾點評自身的業務模式還未成形,在移動網際網路端,還有很多新的應用沒有成熟,上市後分散了對公司的控制權,不利於按照決策層意願發展。

  對決美團未分雌雄

  大眾點評和美團的優勢領域已逐漸錯開。前者在商業概念上更勝一籌,後者在經營業績上優勢較大。

  場上的玩家並不只有大眾點評。

  BAT三巨頭(百度、阿裏、騰訊)對O2O本地生活均有所佈局。大公司中,除了騰訊所支援的大眾點評,還有百度旗下的糯米網和阿里巴巴入股的美團。阿裏、美團尚無深度戰略合作,但後者獲得了新一輪7億美元融資,糧草豐沛。

  餓了麼、美團外賣正在砸錢進行著激烈的“價格戰”,包括下單減免、紅包補貼等。一位高校周圍的餐飲企業店主告訴新京報記者,“叫外賣比堂食還便宜,實在搞不懂這些公司拿什麼賺錢。”

  雲家政CEO薛帥表示,O2O領域最後出現一家獨大,整個行業才能見到曙光。由於線上角度很難比較勝敗,可以從線下區分:即線下資源、服務一旦形成較大比例壟斷,行業將開始盈利。

  “有的企業不是不能觸及營利點,而是選擇不盈利,不給對方可乘之機,直到熬死對手。”薛帥表示,美團、大眾點評兩家最終的結局可能就是這樣。

  門長暉認為,經過近些年的廝殺,大眾點評和美團的優勢領域已經逐漸錯開。前者在商業概念上更勝一籌,後者在經營業績上優勢較大。門長暉表示,二者業務模式不是完全相同,大眾點評以資訊(點評)為基礎,經過十年發展逐漸成為生活消費的決策入口;美團從一開始就是交易,可以理解為生活服務領域的B2C。

  他舉例稱,大眾點評依據多年積累起來的餐飲點評口碑和用戶群,在餐飲行業優勢明顯;而美團在電影票市場基本上一家獨大,因此不大可能出現一家完全將另一家打倒的局面。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