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頻並購打造稀土全産業鏈龍頭的盛和資源(600392.SH)正在打一場市值保衛戰。
9月16日晚,盛和資源公告顯示,公司在維穩股價方面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包括控股股東承諾一年內不減持、公司回購股份、倡議股東增持等。
公司維穩股價的背後是股價跌幅較大。近一年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下跌近六成。
長江商報記者採訪發現,盛和資源股價大幅下跌看似與業績關聯不大,今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增幅逾四成,而去年同比增長了11倍。
不過,大幅增長的凈利潤與公司大幅並購密切相關。
盛和資源的前身是太工天成,2003年在上交所掛牌。2012年實施重大資産重組,樂山盛和稀土借殼上市,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産綜合利用研究所成為控股股東。
2016年以來,公司實施了密集並購,耗資約33億元,先後將文盛新材、科百瑞等收入囊中。系列並購後,公司的稀土産業鏈不斷延伸。目前,公司正在籌劃收購鑫源稀土(泰國)有限公司。
在上述並購標的業績貢獻下,盛和資源的盈利能力有了明顯改善。不過,相較去年同期,上述並購標的在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明顯縮水。
此外,盛和資源在回報投資者方面較為有限。上市15年來,累計募資超80億元,分紅僅1.63億元。
股價一年下跌近六成
9月16日晚間,盛和資源突然發佈公告稱,在資本市場出現非理性波動的情況下,公司將採取諸多措施維護市場穩定,包括控股股東承諾一年內不減持持有的盛和資源股票;擬不超1.88億元,回購不超公司總股本1%的股權;倡議公司股東結合自身經濟情況不減持,並且增持公司股票等。
公司股份的回購、股東鎖倉等股價維穩組合拳很快得到了公司股東積極響應。
9月17日晚間,盛和資源再次公告稱,持有公司6.72%的股東黃平擬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增持公司股份金額不低於2000萬元,不高於1億元,增持計劃價格不超過10.68元,即增持計劃公告日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120%。
黃平的響應不可謂不快,其不僅在第一時間響應了增持,且提前終止了此前披露的減持計劃。就在17日晚,黃平旗下的沃本新材宣佈提前終止減持。
黃平是沃本新材法定代表人,直接持有沃本新材43.71%股權,黃平與沃本新材構成一致行動人關係。
沃本新材早在4個多月前就已披露了減持計劃。
公告顯示,今年4月21日,盛和資源公告稱,自4月21日起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持有公司0.692%股份的沃本新材擬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467.11萬股,即不超總股本的0.346%。
儘管披露減持計劃已近5個月,沃本新材至今並未減持公司股份。
盛和資源急於維穩股價,源於股價跌幅較大。
二級市場上,近年來,隨著公司持續大幅並購,盛和資源的股價也不斷攀升,至2017年9月12日達到27.99元的近期高點。但是,近一年來,股價持續下跌,至所日,在維穩措施下,股價有所回升,收報9.06元,考慮送轉股因素,股價累計跌幅仍達57.53%。
一口氣收購三家公司推動業績大增
長江商報記者查詢發現,盛和資源2003年上市,上市當年營收3.63億元,直到2011年,營收也不過4億元,基本上屬於原地踏步。凈利潤從2007年開始在震蕩中縮水。2007年至2013年7年間,凈利潤持續負增長。
經營業績持續下滑,從2008年開始,公司籌劃重大資産重組。公司先是將所有資産、負債出售給山西焦煤集團,接近著向樂山盛和稀土發行股份購買其99.9999%股權。
2012年,樂山盛和稀土正式完成借殼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也變成了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産綜合利用研究所。
不過,借殼完成後,公司盈利能力並未得到明顯改善。2014年至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5.15億元、10.98億元、13.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92億元、0.19億元、—0.33億元。
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籌劃大幅外延式並購擴張。
僅在2016年,公司相繼就完成了對晨光稀土、科百瑞、文盛新材各100%股權的收購,合計交易金額為30.50億元。如果算上其他零星並購,近年來並購交易金額達到33.19億元。這還不包括目前公司正在推進收購的泰國鑫源。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晨光稀土等三家並購標的均作出了不菲的經營業績承諾。就是在這三家標的業績貢獻下,盛和資源實現了凈利潤的大幅增長。
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04億元、33.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9.51%、50.26%,凈利潤為3.37億元、1.9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24.40%、44.49%。
在上述凈利潤中,三家標的公司在2016年、2017年累計實現凈利潤分別為3.34億元、0.70億元、3.31億元,業績完成率為147.77%、124.26%、134.75%。
不過,業績承諾期前兩年,三標的均超額完成了業績承諾,但在今年上半年,他們的盈利能力明顯降低。
今年上半年,晨光稀土、科百瑞、文盛新材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2645.71萬元 、701.59萬元、2930.04萬元,而去年同期為3915.57萬元、796.57萬元、3062.58萬元,分別下降32.43%、11.92%、4.33%。
上市15年分紅僅1.63億
頻頻大舉並購增厚了業績,但盛和資源對投資者的回報並未明顯改善。
除了股價大幅下跌外,盛和資源實施的現金分紅也不多。2003年以來,公司共計實施了7次分紅,累計分紅金額為1.63億元。
而在這期間,公司的融資卻不在少數。上市以來,公司推出了6單定增案,其中成功實施3次、失敗3次,累計募資56.92億元。算上IPO募資2.31億元,股權直接融資合計為59.23億元。以此計算,公司分紅總額僅為股權直接融資總額的3%
實際上,盛和資源的融資遠不止這些。wind數據顯示,以增量負債口徑計算,加上發債,公司15年募資80.70億元。如果按照籌資現金流入口徑計算,實際融資達到129.11億元。
超百億融資後至今,盛和資源的流動性並不是很充足。
半年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雖然公司流動資産有66.47億元,但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合計為14.27億元,存貨為32.32億元,三項加起來為46.59億元,佔流動資産的比重達70.09%。同期,公司流動負債27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為14.45億元,而公司貨幣資金只有7.64億元。近三年以來,公司經營現金流持續凈流出,這些表明,公司存在流動性壓力。
此外,盛和資源預付賬款明顯偏高也出人意料。截至今年6月30日,其預付賬款為10.11億元,而其預收賬款只有1億元。如果預收、預付賬款是公司真實財務狀況反映的話,那就説明公司的不具備市場話語權,産品市場競爭力不強。
(責任編輯:楊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