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34家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被“非標” 對股價有何影響

  • 發佈時間:2016-05-06 07:20: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閻明煒

  金亞科技、\*ST烯碳的年報趕在披露大限之日(4月30日)披露,結果卻令人高興不起來:雙雙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數據顯示,隨著年報落幕,2015年報被出具“非標”意見的公司數量較前兩年大幅增加,達103家。

  “非標”意見通常以4種形式出現,即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否定意見和無法表示意見。一般而言,“非標”意見往往出現在經營情況不佳、處於虧損狀態和資産品質較差的上市公司年報中。上市公司被立案調查、官司纏身、或存在違規擔保等負面問題的,年報更可能收到“非標”意見的審計報告。

  在上述被出具“非標”意見的103家公司中,除6家為無法表示意見外,16家為保留意見,81家為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並無否定意見出現。

  34家公司連續三年被出具“非標”意見週期性行業最易“中槍”

  相較于目前近3000家的上市公司數量,A股近年來幾十上百家被“非標”的公司數量並不算多,不過仍有多家公司連續“中槍”,其中34家公司連續三年被出具“非標”意見。

  在這34家公司中,以申萬一級行業計,採掘、房地産、化工等週期性行業均出現4家,合計出現12家,成為“非標”公司的“集中營”。出現這種狀況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週期性行業近年來持續不景氣,行業內公司經營、投資、融資等都容易受到影響,不少公司更因此出現虧損。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4家公司中,相當數量的公司是因同一原因被連續“非標”,如大有能源(6.960, 0.59, 9.26%)是因為2013年10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案件的調查跨越三個年度,在2013年開始的三個年度都被出具“非標”意見。

  又如\*ST釩鈦因孫公司卡拉拉礦業流動負債大於流動資産,持續經營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且連續三年都未出現明顯改善,因而亦被連續出具“非標”意見。

  “非標”對股價有何影響?

  相較于被出具標準無保留意見,公司被出具“非標”意見,表明公司業績不理想,或是經營管理上存在問題或瑕疵,總體上體現了會計師對於上市公司年度經營的保留態度,相關消息對公司有一定負面影響。

  另外,A股市場“非標”意見還與退市制度進行了“捆綁”,如創業板即規定,如果創業板公司最近兩年均被出具否定或者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就會被要求暫停上市,暫停上市後首個半年度財務報告如被出具否定或者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意見,就會被要求強制終止上市。

  不過數據顯示,在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標”意見的年報披露後,總體上股價受到的衝擊並不明顯。

  以今年被出具“非標”意見的103家公司為例,在年報披露後5天平均僅跑輸同期滬指0.30個百分點,在年報披露後20天甚至跑贏同期滬指0.22個百分點(注:數據截至5月4日,年報披露後不滿5天和20天的,計算年報披露期至5月4日的股價和指數表現)。

  究其原因,不排除投資者有類似炒作ST股時的投機情緒(如賭重組、炒概念等),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對於這些“非標”公司市場早有預期,如違法違規被立案調查的公司和經營出現問題的公司,“非標”對於上市公司的影響早已提前反映,如今年被“非標”金亞科技、*ST盈方,均是在年報披露之前就已開始大幅下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