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上市險企首季業績緣何“冰火兩重天”

  • 發佈時間:2016-04-27 09:04:36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曹霽晨

  上市險企的2016年一季報披露大幕正在徐徐拉開。在中國人壽發佈一季度凈利潤同比減少55%至60%的預減公告後,中國平安昨晚宣告一季度凈利同比增長3.7%。

  身處同一大環境下,僅有四個標的的保險板塊為何會出現涇渭分明的業績分化?隱遁于數據背後的故事,值得挖掘。

  公司業務結構走向分化

  眼下,保險行業正處於複雜的大環境中,資本市場波動、利率下行、費率改革漸進式推進等多重因素疊加。所有保險公司都難以回避利差收窄的趨勢,上市險企也難獨善其身。去年同期險企在股市賺得盆滿缽滿,高基數下今年一季度投資收益率出現下滑幾乎是必然。

  大環境雖然相同,但不同個體所表現出的“承受力”卻大相徑庭。剖析上市險企各自的業務結構,便可窺利潤增速分化背後的玄機。

  投資者習慣將已上市的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視為保險四巨頭,但這四家上市險企實際上循著不同的戰略路徑發展,其業務結構早已分化。

  中國人壽、新華保險的上市業務主要以壽險為主。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則是集團整體上市,其中中國太保是壽險、財險“兩條腿”走路,中國平安則已成為一家以保險業務為核心的多元化金融集團,且非保險業務的利潤貢獻比在逐年加碼。

  不同的業務結構,決定了四家上市險企對利率、投資收益的敏感性也有所不同,並最終影響到它們各自的利潤調節能力。若將時間週期拉長,不難發現這種分化在資本市場或行業大環境並不理想的年度內尤為明顯:即綜合類保險公司的利潤穩定性,往往比純壽險公司更突出。

  “準備金魔盒”效應顯現

  “上市險企的利潤穩定性之所以存在差異,主要是因為純壽險類保險公司的業績對投資收益率更敏感。尤其是傳統險業務佔比較大的純壽險公司,將面臨更大的準備金計提壓力,稅前利潤相應會減少。”多位保險公司財務方面負責人向記者拋出了“準備金魔盒”的理論。

  “準備金魔盒”其實不難理解。根據新會計準則要求,在基準利率下行的過程中,壽險公司須對傳統險準備金折現率假設進行調減。這一指標的下調,會帶動準備金成本項的上升,從而對壽險公司的利潤增速産生一定影響。

  而當壽險業務存在一定準備金計提壓力的情況下,綜合類上市險企因為有財險或其他業務的利潤貢獻,業績調節空間相對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權益投資收益率目前來看並不樂觀,不過上市險企正在通過多種方式應對利差收窄的影響。壽險業的盈利模式有望逐漸由“高利差”轉向“以量補價”,即通過保費收入的強勁增長帶動投資資産規模的提升,從而彌補收益率不夠理想的問題。

  在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和民眾主動投保意識加強的大環境下,2016年保費收入預計仍能維持較高增速。根據上市險企一季度的個險新單保費數據,多家主流券商研究機構判斷,上市險企産品價值率將與2015年基本持平,預計衡量保險公司利潤水準和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新業務價值也有望實現高速增長。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