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差股也推“高送轉” 投資者需警惕背後陷阱
- 發佈時間:2016-01-28 13:38:06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李喬宇
2015年上市公司年報成為近期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按慣例,一些公司公佈業績的同時,也會伴隨著推出高送轉方案。然而,記者發現,一些業績表現差強人意的公司卻也推出較高的送股轉股方案,不免引發市場質疑。對於投資者而言,更需謹慎別踩雷。
10轉10或成“起步價”
伴隨著上市公司年報的披露,越來越多的公司對2015年度的業績和分配方案進行預披露。
記者查閱公司公告發現,多數公司提出的送轉股份方案,都在10轉10以上,而且,對於現金分也較為慷慨,承諾以不低於凈利潤一定比例的金額進行現金分紅,這其中不乏一些業績表現平平的公司。
2016年1月26日晚間,棒傑股份實際控制人陶建偉提議,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2元,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6股的方案。同日,先導智慧也發佈了一份分配方案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20股派發5.5元現金紅利的分配方案。據了解,這是年報披露以來每天都很常見的公告。
更引人關注的是,1月24日晚,勁勝精密拋出了“10轉30”的分紅方案博得市場眼球,被稱為最“土豪”方案。
然而,勁勝精密雖然土豪,但是其2015年的公司業績則預計虧損。公司去年三季報顯示,2015年前三季度勁勝精密的營業收入為24.2億元,同比下滑約13.77%,而凈利潤更是巨虧2.05億元,同比下滑約760.49%。而且在三季報中,公司還預計2015年全年將虧損。
市場人士表示,滬深股市公司頻頻推出“高送轉”預案,所謂的“高送轉”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調整,對凈資産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也並沒有實質性影響。股價的短期上漲無非是市場“下跌”陰霾下的伺機炒作。
警惕“高送轉”背後的陷阱
據觀察,每年的高送轉行情可分為“11-12月”、“2-3月”和“6-7月”三輪。其中,年底以及次年年初,作為年報行情的預熱,“高送轉”題材常引發市場資金追逐。近期隨著2015年年報業績預告以及高送轉預案發佈的開啟,“高送轉”概念炒作再度升溫。
“高送轉可否視為上市公司對成長性的信心,是需要投資者謹慎甄別的。”一位市場人士説。
深交所此前撰文《理解“高送轉”實質,避免跟風炒作造成虧損》,提醒投資者,不排除個別上市公司出於配合二級市場炒作、配合大股東和高管出售股票、激勵對象達到行權條件等目的而推出高送轉方案,要關注“高送轉”提前披露背後的動機。
“另外,高送轉涉及對股價的折算,白菜價的錯覺以及預期的“填權”行情,投資者也需謹慎對待。”上述市場人士稱。
記者發現,在上市公司公佈高送轉的同時,一些公司還表示,存在高位減持套現的可能。有業內人士指出,大股東和上市公司作為利益共同體,一方面提出高送轉,另一方面卻大筆減持,一定程度上違背了誠信原則。
一位接近監管人士稱,在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中小投資者更應該謹慎對待。在利益驅使下,一些內幕知情人資訊披露前精準買入股票,存在操縱股價的嫌疑。
去年海潤光伏在巨虧8億元的情況下,豪擲10轉20成為市場關注焦點,董事長楊懷進遭到上交所公開譴責,隨著海潤光伏的業績連續兩年低迷,最終公司被帶上“*ST”的帽子,給投資者帶來慘重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