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禁令期滿臨近 部分股東存“掐點”減持衝動
- 發佈時間:2015-12-25 02:30:37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楊菲
易聯眾12月23日晚公告稱,持股5%以上股東古培堅擬在2016年1月11日-7月10日期間減持不超過4200萬股公司股份。
證監會今年7月8日發佈的18號文規定,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大股東和董監高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公司股份。如今,18號文規定的減持禁令行將期滿,已經有上市公司的大股東、董監高按捺不住減持的衝動。券商分析人士認為,此前減持計劃中斷或者面臨大規模解禁壓力的個股有可能成為受減持衝擊的對象。
禁令期滿在即
在市場非理性下跌階段,減持被認為是不利於市場穩定的“危險動作”。7月8日,證監會發佈18號文,明文規定“從即日起6個月內,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持股5%以上股東(以下並稱大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自7月8日開始,除部分董監高人員“不當操作”等違規減持外,控股股東、大股東等在二級市場減持的動作基本“絕跡”,極個別頂風減持的個案也受到了監管部門嚴厲懲處。
相反,在7月8日至12月24日期間,共錄得1479條重要股東增持公司股份的資訊,三季度更是出現控股股東、大股東、董監高密集增持公司股份的情況。數據顯示,在限制減持和鼓勵增持的雙重推動下,産業資本7月的凈增持額達到710億元,創年內凈增持新高;12月第一週,兩市增持66.4億元,減持僅有7.3億元。
按照文件規定,2016年1月8日是減持禁令的到期日。如今,減持禁令行將期滿,減持面臨政策“開閘”的關鍵節點。對減持大潮將至的擔憂已經在市場上流傳開來。有私募機構人士認為,四季度行情快速企穩向好,部分個股股價已經創出新高,在這樣的背景下,此前政策“壓制”的減持潮恐將快速涌出並衝擊市場。
事實上,已經有上市公司股東“掐點”推出減持計劃。23日晚,易聯眾公告,公司于12月22日接到持股5%以上股東古培堅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對方因“個人投資新項目和理財需要”,擬在2016年1月11日—7月10日(6個月內)計劃減持數量不超過4200萬股公司股份。如若該減持計劃頂格實施,古培堅將“清倉”退出上市公司。
減持潮涌何處
當然,類似易聯眾這樣的大股東“掐點”大幅減持股份的情況,也有可能只是停留在計劃階段。
“請注意,18號文還有一條內容是‘上市公司大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在6個月後減持本公司股份的具體辦法,另行規定’,這為後期政策留出了足夠的空間。”中銀律師事務所律師指出,考慮到控股股東、大股東、董監高的減持衝動已經被“壓抑”了半年之久,後期放開減持,應注意引導,務求循序漸進,以避免造成對市場的強烈衝擊。
隨著市場逐步企穩向上,此前一直被詬病為“變相減持”的協議轉讓等在客觀上也充當了“減壓器”的作用。“現在看來,當初政策留出的一點口子,或許能成為化解減持風潮的一個辦法。自從減持禁令以來,市場上有上百家上市公司推出協議轉讓的相關事項,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股份減持套現等目的。雖然很多人認為這是鑽政策漏洞,但如果當時限制得更多更死,一旦政策開閘後,壓力會更大。”上述私募機構人士認為。
目前監管部門就減持禁令到期之後如何安排尚未有進一步説法,減持“開閘”似乎水到渠成 。那麼,哪些上市公司容易受到減持風潮的衝擊呢?
國金證券策略分析師認為,一是此前有過減持計劃,甚至減持計劃仍處於實施期的個股。“此前有過減持計劃的,特別是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過高需要減持的,以及大股東‘清倉式’減持的,這部分股東本身減持意願強烈,但遭遇減持禁令不能減持,甚至是出現增持股份的情況,一旦政策開閘,減持的意願將重新燃起。另外,在市場大跌前,有些公司股東的減持計劃剛推出正在實施,目前仍未公告終止實施的,仍在實施期限範圍內的,這部分個股也應注意”。以羅頓發展為例,公司公告稱,股東國際旅業公司清算組已經修改此前推出的減持計劃,國際旅業公司清算組部分未減持股票 “減持時間推遲到2016年1月8日以後”。
二是在減持禁令期間有大規模解禁的個股。大小非減持的一大約束力量在於股份鎖定期,“定增解禁的、新股發行解禁的,受政策約束而並未能減持套現離場,其‘去意已決’,就等待時機了”。
該國金分析師還認為,受年度業績發佈、高送轉方案推出等因素影響,部分個股將獲得資金的追捧,不排除有的控股股東、大股東、董監高等借勢推出減持計劃。
“比較理想的方案是,在減持資訊披露等方面進行監管,嚴格資訊披露,或者要求減持資訊披露更加提前、披露內容更加細化,或者是設定一些減持的約束條件,比如説在某些股價區間、時間窗口大股東等的減持需要更加謹慎等。期待後續政策跟進並細化實施。”上述律師認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