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啤酒業績不樂觀 白酒行業有好轉

  • 發佈時間:2015-11-26 06:35:26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林琳  責任編輯:楊菲

  “整個啤酒行業均處在下滑通道”。隨著近段時間多宗行業並購的發生,以及行業數據下跌、多家啤酒企業三季報成績不如人意。而剛剛披露的白酒數據因為相對“好看”而被認為行業仍然樂觀。

  啤酒業數據看起來“不妙”

  百威英博收購南非米勒的重磅新聞開啟了啤酒業的並購潮,其後三得利退出中國市場,近期嘉士伯大裁員等都隱約成為中國啤酒業下滑的佐證。有業內人士認為,三得利的撤出足以證明外資並不看好中國啤酒市場的前景。

  而一系列的數據看起來也頗有些“不妙”。如前三季度中國啤酒出口交貨值10.5億元,降幅9%,前三季度中國啤酒行業産量3886萬千升,降幅6%。再看企業的表現,據有關數據顯示,青島啤酒三季報中,收入、利潤雙降,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減少5.52%。燕京啤酒三季度也延續了今年上半年的下行趨勢。嘉士伯三季度凈虧損約41億元。

  有業內專家提出,短期內中國啤酒市場很難有所增長,而業內的整合、兼併將更成為常態。酒業評論員呂鹹遜認為:“表面看起來,中國啤酒受到進口啤酒的衝擊,實際上是國産啤酒多年重視行銷、不重視産品,重視促銷、不重視品牌的累積結果。另外在進口啤酒之外,還受到預調酒、進口紅酒的‘夾擊’。”有專家預計,中國啤酒行業今年的整體業績可能下滑8%。

  啤酒業還會有上行空間

  “我並沒有覺得啤酒行業有看起來這麼悲觀。”一位大型啤酒企業的中層人士周先生告訴記者,“一個行業高速發展了20多年,面臨行業的調整非常正常。”

  酒仙網范晉宇也提出,中國啤酒業高速發展的時期已經過去,行業從數量發展高峰期轉換到品牌發展的階段。“以前的啤酒廠很多,産量大,企業之間都在充數量、拉低價格,而這種高速發展引發很多問題。現在整個行業向品質、品牌發展。”他認為。

  記者了解到,包括青島啤酒在內的大型啤酒企業都嘗試推出多種口味的水果味啤酒來搶佔女性市場。進口啤酒的競爭是否會阻礙中國啤酒業的發展。周先生提出,目前進口啤酒的總體消費量達不到整個市場的1%,基數比較小,不會對本土的啤酒造成太大的衝擊。

  業內觀點:白酒也不容樂觀

  白酒的數據看起來比較樂觀。據資料顯示,10月中國白酒産量為1167036.04千升,同比增長6.22%。2015年1月~10月累計中國白酒産量10459007.31千升,同比增長4.82%。

  范晉宇認為,並不能用“相對樂觀”來形容白酒行業。“白酒的消費市場已經見底。”他認為,之前的白酒市場存在泡沫,主要來自於GDP高速增長帶來的樂觀消費,“三公”高消費和房地産高速發展帶來的定制酒、專屬酒消費,“目前這三塊市場的泡沫已經基本被擠乾,而上游企業的調整也開始了,同時渠道商進行調整,電商發展,整個行業也需要一段時間的平穩調整。” 他認為,未來白酒依舊會在品牌上發力,而啤酒將轉型到品牌的高速增長上,行業的兼併加劇將使小企業面臨優勝劣汰的競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