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17家ST上市公司三季度扭虧為盈 六成博重組

  • 發佈時間:2015-11-02 08:59:5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截至10月30日,A股市場的“差學生”——ST板塊上市公司,都交上了“期末大考”前的最後一份答卷。從業績來看,目前已有17家連續兩年虧損的ST公司在三季度實現盈利,大概率情況下,這些公司明年應該能夠繼續留在A股市場。

  今年以來,ST板塊可謂重組集中營。六成ST個股都在今年啟動了定增或重組,這其中,依靠重組實現業績反轉者眾多。而意料之外的是,有兩家ST公司得到了證金係護盤,另有6家ST公司被知名私募或牛散重倉。在二級市場上,這些公司股價10月份風生水起,漲幅遠超大盤

  17家公司三季報扭虧

  截至10月30日,滬深兩市共有53隻ST股,剔除已經暫停上市的*ST博元*ST新都,實際交易的只有51隻。這其中,共有41家公司凈利潤已經連續兩年虧損。

  從披露的三季報數據來看,這41家ST公司中,共有17家公司在今年三季度實現了盈利。如果沒有觸及其他可能導致退市風險的規定,這17家ST公司明年將有望摘星脫帽。

  然而,41家ST公司中,仍有24家在今年三季度繼續虧損。這其中,*ST夏利凈利潤虧損8.54億元,領跑虧損榜單;*ST京藍虧損5.46億元,緊隨其後。*ST明科*ST雲網*ST川化*ST美利*ST海龍*ST常林*ST安泰凈利潤虧損均超1億元,能夠在今年最後一季度扭虧,壓力較大。

  整體來看,連續兩年虧損的ST公司多集中于化工行業,多達11家。此外,紙企和機械設備行業也成為虧損重災區,包括三家紙企*ST南紙*ST銀鴿、*ST美利,以及隸屬機械設備行業的*ST申科和*ST常林。

  六成ST公司博重組

  説ST板塊是重組集中營一點不為過,51家ST公司,近六成都在博弈重組。證券時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以來,大致有14家ST公司發起重組,其中,*ST中魯、*ST申科折戟;4家ST公司擬定增收購資産;此外,還有13家ST公司目前正停牌籌劃重組,包括上半年被海潤影視“放鴿子”而借殼失敗的*ST申科。

  通過重組讓公司業績化腐朽為神奇,這樣的案例不斷發生。從年內已經完成資産重組的6家ST公司來看,*ST天化*ST金化*ST建機*ST秦嶺*ST國通5家公司已經實現扭虧,而*ST南紙至今年三季度仍然虧損4269.36萬元。不過,同比去年凈利潤虧損3.58億元,*ST南紙此番依靠重組已經大幅減虧,公司預計今年將能夠扭虧。

  值得一提的是,在年內啟動定增重組或正在停牌的30家ST公司中,多達14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都是各級國資委[微網志]或具有國資背景。

  國家隊也買“垃圾股”

  籌碼集中度常被視作主力建倉的晴雨錶。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證金係持股A股公司逾1300多家,幾乎攬入半壁A股江山,投資者自然會以為“國家隊”不會持有ST公司,而*ST融捷*ST舜船卻成為了例外,分別公佈了前十九大和前十四大流通股東席位。

  今年三季度,中央匯金公司買入*ST融捷558.78萬股,持股比例為3.23%,穩坐公司第二大流通股東,而10個中證金融資産管理計劃則分別持有*ST融捷166.76萬股,持股比例各為0.96%。中央匯金公司則持有*ST舜船1.49%的股份,為公司第三大流通股東,另有8個中證金融資産管理計劃各持有*ST舜船0.44%的股份。“國家隊”如此大手筆持股這兩家ST公司,其力度絲毫不遜於A股大藍籌。

  絕大多數ST公司雖不能得寵于“國家隊”,但那些被各方私募牛散相中的ST公司還是得到了市場追捧。

  這其中,最是大牌雲集的恐怕要數*ST夏利了。公司三季報股東名單顯示,包括王亞偉旗下的4隻産品以及牛散何海潮和舒逸民齊聚*ST夏利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其中,王亞偉旗下産品截至三季度合計持有*ST夏利4.98%的股份,相比今年二季度持股4.88%小幅加倉。

  此外,王亞偉旗下的昀灃三季度買入*ST中魯,持有其0.58%的股份,為公司第十大流通股東。*ST中魯在今年三季度扭虧為盈,微弱盈利309.58萬元。

  蝶彩資管今年三季度還成功押中*ST申科的再重組。今年三季度,蝶彩資管3隻基金産品大膽吸籌*ST申科495.16萬股,合計持股比例為3.3%。而今年第二季度曾持有*ST申科0.36%股份的牛散蔣政一則消失于三季度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

  從市場表現來看,今年10月,ST板塊股價平均漲幅超兩成,超越了同期上證指數漲幅10.8%,更有甚者,如*ST美利和*ST中魯,10月份漲幅分別達52.67%和42.2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