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8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保殼季43家公司連虧兩年 ST股各顯神通欲破生死局

  • 發佈時間:2015-10-27 07:43:5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還有兩個多月2015年就將結束。對於部分ST股而言,現在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如果沒有辦法走出虧損泥潭,那麼就將面臨暫停上市,甚至退市的命運。

  進入10月,伴隨*ST海龍(000677,收盤價5.90元)、*ST中富(000659,收盤價4.44元)、*ST川化(000155,收盤價7.17元)等多家ST股緊急停牌。2015年“保殼季”已經來臨,而市場環境的劇烈變化也讓今年的“保殼”大戰與往年相比有點不同。

  43家公司已連虧兩年

  就在大批高位停牌股近期接踵復牌遭遇補跌引發市場廣泛關注時,一些ST股卻踏上了停牌之路,希望在今年剩下的不多的時間中,完成業績上的逆襲。它們頗為迅速的動作其實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保殼”形勢的嚴峻。

  以*ST海龍為例,公司9月才公佈了重大資産出售預案:擬出售公司持有的除博萊特51.26%股權、對博萊特負債之外的全部資産和負債。公司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本次交易旨在“減輕上市公司的經營負擔”。

  10月13日,*ST海龍再次停牌,原因是擬收購醫療器械行業相關資産。對於公司連續進行的資本運作,10月15日的業績預告似乎成為最好的解釋,公告顯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虧損約2.46億元,一旦2015年繼續虧損的話,公司股票就將被暫停上市。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ST川化在本月13日發佈了三季度預虧1.6億~1.86億元的業績預報,同日還宣佈因重大事項停牌,原因是四川省國資委擬籌劃涉及四川化工控股産權調整的相關事項。

  其實不僅是*ST海龍和*ST川化,進入四季度以後,多家公司積極行動展開“保殼”大戰。如*ST中富發佈籌劃債務重組暨非公開發行股票重大事項停牌公告;*ST申科(002633,收盤價18.88元)公告籌劃重大資産重組事項停牌。……

  據Choice金融終端統計,目前滬深兩市有43家公司因2013年、2014年連續虧損,一旦今年無法扭虧就將面臨暫停上市風險,其中包括吉峰農機(300022,收盤價9.00元)和星河生物(300143,收盤價20.35元)兩家創業板公司(創業板無“ST”處理).

  而進一步梳理的話,在上述43家上市公司中,包括*ST華錦(000059,收盤價7.42元)、*ST霞客(002015,收盤價7.19元)和*ST水井(600779,收盤價9.48元)等13家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已經扭虧。而再結合已經公佈的三季報和三季度業績預測來看,今年1月~9月尚處於虧損狀態的有*ST夏利(000927,收盤價6.26元)、*ST京藍(000711,收盤價19.41元)、*ST美利(000815,收盤價24.20元)、*ST雲網(002306,收盤價9.22元)和*ST金路(000510,收盤價7.94元)等十余家上市公司,對於它們來説,今年第四季度能否成功扭虧,將直接決定公司股票是否會暫停上市。

  今年形勢大不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其實部分ST股早已開始了“保殼”行動。如*ST星美(000892,收盤價11.19元)被歡瑞世紀“借殼”,以及*ST金路被新光集團“借殼”後,突然殺出神秘攪局者,其實這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殼資源價值的提升。

  對此,一位券商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在很多企業面臨“融資難”的背景下,登陸A股成為一個解決問題的捷徑,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啟的一波牛市,也激發了很多企業IPO,特別是中概股回歸A股的熱情,但是在市場突然陷入快速下跌之後,為了穩定市場,IPO的大門再次關上。

  上述分析師進一步指出,目前還有大量企業排隊等待上市,從目前市場依舊脆弱的情況看,IPO近期重啟的概率不大。從時間上來看,一家企業選擇IPO上市則顯得有點遙遙無期,但如果是借殼上市的話,雖然可能會付出更多的成本,但效率上無疑要高很多。對於有著強烈“保殼”意願的上市公司來説,最關注的同樣是時間長短。

  實際上,借殼上市僅僅是“保殼”手段中的一種而已,通過增發、並購提振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是常見的手段之一,然而這種方式被近期的市場環境打亂了“節奏”。如*ST皇臺(000995,收盤價10.06元)在今年8月宣佈,擬以11.67元/股的價格定增融資33.56億元,用於增資新疆安格瑞、收購普羅旺斯100%股權並增資補充流動資金等項目。但是隨後增發價迅速被跌破,於是公司10月又對定增預案進行了修訂,增發價下調至8.13元/股,募資額也降至約23.20億元。

  毫無疑問,A股市場的劇烈波動,加上IPO大門關閉,讓今年的“保殼”形勢變得與往年有點不同。而隨著退市改革的落實,監管層對退市的“常態化”定調,以及包括央企*ST二重的退市,這都讓很多ST股很緊張。

  其實從縮短時間角度考慮,部分ST股會通過出售資産、獲得地方補助等方式“保殼”。

  “保殼”戰背後“危中存機”

  一直以來,不少投資者都對ST股避之不及,然而在並購浪潮洶湧來襲的近兩年,一批ST股卻上演了“麻雀變鳳凰”的好戲,成為“風險與機遇並存”的最好詮釋。由於“保殼”壓力的存在,ST股有著強烈的自救動機,而看似難以琢磨的資本運作,其實也是有跡可循的。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從概率上講,有重組失敗經歷的公司,後續再次籌劃重組的概率更高。從實際案例來看,不管是資産重組或者是借殼,很多公司都經歷了從失敗到成功的過程。另外,被借殼的標的往往是民營企業,國企則更多的是在國資股東的幫助下“脫困”。值得特別指出的是,部分ST股被各種債務及訴訟纏身,即使啟動資本運作,失敗的概率也會大大增加。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根據已經公佈的定期報告和業績預告,在2013年、2014年連續虧損的43家ST股中,僅有小部分尚未有實質性的“自救行動”。而在這部分公司中,目前*ST夏利是具有“大集團、小公司”特徵的國資背景公司,在國企改革加速推進的背景下,自然吸引了更多的關注。

  作為背靠一汽集團的*ST夏利,不久前預測今年前三季度虧損8億~9億元,“保殼”形勢十分嚴峻。其實早在2011年7月,公司控股股東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曾承諾,將在成立後五年內通過資産重組或其他方式整合所屬的轎車整車生産業務,以解決與一汽夏利的同業競爭問題,但是這一承諾至今未履行。而承諾未按期履行一事,還被天津證監局採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在不久之前披露的中報中,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表示擬在條件成熟時,啟動相關工作,履行相關承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