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房企公司債同比暴增10倍 高杠桿質押風險隱存

  • 發佈時間:2015-10-15 10:35:42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允許新公司債折算成標準券進質押庫,增加了公司債的市場流動性,但也使大量投資者利用公司債做質押融資,融到錢再買入,反覆操作放大杠桿,帶來了一定風險。

  公司債融資的低成本優勢越來越明顯,房企境內發債加速。

  中原地産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年內已經有超過60家上市房企拋出公司債發行計劃,預期融資高達2500億以上,目前實際累計融資已超過1500億,而在2014年全年只有15家房企融資成功,金額只有235億。

  規模暴增的同時,公司債發行主體也大幅擴大,不同資質的房企發行利率差別不大。有機構認為,未來市場若下行,流動性差的公司償債能力將會惡化;另外,公司債背後的高杠桿風險也不容忽視。

  房企公司債“走紅”

  據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今年來共有公司債發行408隻,發行規模共計4267.85億元,較去年同期發行的367隻公司債的1058.14億元發行規模,增長超4倍。

  在此輪公司債“井噴”中,房地産企業是主力。截至9月末,國內房地産公司債的發行規模佔全部公司債發行規模的比例超過6成。

  Wind統計數據顯示,僅在第三季度,就有37家房企相繼發佈公司債發行預案,募資規模達1641億元,較第二季度的394億元增長了316.3%。

  9月份,越秀集團、花樣年、綠城中國等多家上市房企披露公司債發行計劃或宣佈完成公司債發行;在10月12日當天,便有包括華夏幸福北京城建金地集團等在內的五家A股上市房企發佈公司債預案或公告稱預案獲批。

  公司債之所以會在“一夜間”成為眾房企青睞的融資渠道,離不開其相比于其他融資渠道的低成本優勢。Wind數據顯示,第三季度房地産企業發行的76隻債券中,票面利率最高為8.50%(星海灣),最低為3.50%(萬科),不超過4.5%的有23隻,有6隻債券票面利率不超過4.0%。

  另據中信證券研究部7月底發佈的研究報告,2015年之前,地産企業發行上市的5年期公司債,平均發行票面利率為6.95%;2015年後發行上市的5年期公司債,平均發行票面利率則僅為5.46%。如果加上8、9月發行的房企公司債,平均票面利率或低至5%。

  以較早發行公司債的恒大地産為例,其在今年7月發行的150億元境內債券,利率最低至5.3%,而恒大過往發行的美元海外債券融資成本最高達12%;碧桂園發行約9.43億美元境內債券的收益率只有4.2%,今年早些時候所發9億美元海外債券的利率則達到7.5%。

  值得一提的是,萬科于9月25日發行的5年期50億元公司債券票面利率僅為3.5%,創同類房企發債利率新低。快比肩于目前收益率為3.13%左右的五年期國債,低於收益率為3.54%左右的五年期國開債。

  對此,招商銀行同業金融總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認為,股市進入調整期後,大量資金從權益市場和權益類産品流出,加劇了理財資金的配置壓力,尋遍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資産,信用債仍然是優先選項之一,因此資金追逐信用債有其必然性。

  房地産與金融資深評論人黃立衝則表示,政策成為房企公司債火爆的重要推手,今年1月份出臺的新《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更加促使了資金流向債市。

  中原地産首席分析師張大偉指出,第三季度房企公司債的火爆,與房地産行業相比于其他行業在經濟下行之勢中表現尚可有關。另外,出於還舊債的需要,低成本的公司債便成為了房企開拓融資渠道的新目標。

  高杠桿質押背後的風險

  在債市火爆、房企受寵的同時,一些隱憂也在浮現。

  《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允許新公司債折算成標準券進質押庫,增加了公司債的市場流動性,但也使大量投資者利用公司債做質押融資,融到錢再買入,反覆操作放大杠桿,帶來了一定風險。

  西南證券研究發展中心首席研究員張仕元介紹,債券加杠桿的做法,是通過交易所或者銀行間市場質押的方式,也因此,債券的盈利方式主要是看票息和交易所回購利率之間的息差。

  目前為止,公司債的發行利率已經較低,持有到期的收益率較低,甚至逼近同期限政策性金融債,而目前銀行間隔夜質押回購利率在1.8%左右,如果資金利率上漲,一旦超過票息,實際上就是在虧錢,也就不具備投資價值,屆時投資者會選擇去杠桿,開始拋售,風險就會出現。

  此外,新規擴大了公司債發行主體範圍,非上市公司的參與使得發行主體獲得大幅擴展,房企進入公司債市場的門檻大幅降低,大中小型房企間公司債的利差趨小,但發債主體本身的信用差距卻較大。

  張仕元也認為,發債主體的資質本應會影響房企進入債務市場,但目前看來,在境內市場中,資質並沒成為影響房企進入債務市場的主因。

  標準普爾方面也指出,在境內債務方面,目前投資者分辨不同信用風險的體系不是很成熟,所以境內債務息口較窄,大型開發商和小型開發商發債成本沒有太大區別。“流動性低的企業也進入債市借錢,3-5年內如果經濟走弱,它們的償債能力也將惡化。”

  不過,張大偉則認為,現在能發行公司債的企業起碼都是中型以上比較優質的房企。這些企業拿到公司債後,大部分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擴大生産,大多是利用公司債的低利率資金去償還以前各種高利息的信貸、信託,這樣風險就會相對小一些。

  “現在企業拿地增加了,但沒有太激進,主要還是拿來還債,這樣就並沒有增加經營成本,反而是降低了經營成本。”張大偉説。

  萬科董秘譚華傑表示,在國際上,優質企業債券利率與國債接近是常見情況。“2002年美國企業債與國債利率的差距,比萬科債更小。融資成本下降,有助於提升企業投資能力,對整體經濟增長也有利。”

  不過其亦表示,國內債券雖是非常好的融資工具,但其總量受到不超過凈資産40%的限制,企業還是需要多元化的資金來源。

  張仕元則表示,國內市場的信用債,更多是流動性風險,而不是違約風險,信用風險沒有預估進來,因為國內沒有發生太多的違約。因此,對於未來債市的走勢,資金利率的高低才是關鍵。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