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恒立實業股權爭奪戰:董事長帶頭反對30億元定增案

  • 發佈時間:2015-09-21 07:2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龔夢澤  責任編輯:楊菲

  9月16日,仍處在停牌之中的恒立實業發佈定增預案,募資總額不超過30億元投資教育産業。值得關注的是,這份預案在董事會審議時遭到包括公司董事長劉炬在內的4名董事投出的3張反對票及1張棄權票。

  定增預案由公司第二大股東中國華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發起,而董事會上對此預案存有異議的4名董事中有3名均由恒立實業大股東傲盛霞實業提名。公司第一、第二大股東的股權之爭,已被擺到桌面上。

  董事長帶頭反對30億元定增

  據恒立實業公告顯示,公司擬向五洲協和、喀什雙子、樂遠股權等十名認購對象非公開發行不超過5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0億元,18億元將用於收購京翰英才100%股權,7億元擬投向國際學校建設項目,5億元擬投向線上教育B2C平臺項目。

  恒立實業方面表示,本次非公開發行有助於改善上市公司的資産品質及增強盈利能力。

  定增預案由公司第二大股東華陽投資發起,董事會在對重組預案進行表決時,9名參與投票的董事中,出現了3人反對、1人棄權的情況。董事長劉炬、董事宗雷鳴、常務副總裁魯小平均投出了反對票。

  資料顯示,此次投資標的京翰英才成立於2009年,是專注中小學個性化輔導的專業教育培訓機構,主要業務是通過覆蓋全國範圍的數十個校區,針對7歲至18歲年齡段的小學、初中、高中階段的學生,進行課外輔導課程教育。

  據公告披露的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顯示:“京翰英才2014年營收為6.867億元,凈虧損為4889萬元;2015年1月份-6月份營收為4.166億元,凈利潤為2.771億元。”而京翰英才2013年度的凈虧損為8544.1萬元。也就是説,按照公佈的財務數據,京翰英才主業未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不但扭虧為盈,凈利率還達到了66%。

  面對這樣一份異乎尋常的靚麗業績,劉炬認為,“在未看到獨立財務報告和法律意見書之前,無法判斷對京翰英才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也不能對未來的業績預測做出判斷,以及公司募投項目在未看到可研報告之前不能判斷募投項目的合理性。”

  同時,另兩張反對票來自公司常務副總裁魯小平和董事宗雷鳴,上述2每人平均對本次並購標的京翰英才的背景以及盈利能力提出質疑。他們均認為,京翰英才資産以及財務數據異常,如2014年利潤、2015年中期利潤與承諾未來利潤相差較大、異常。背景材料介紹粗糙,預估價格超過凈資産近百倍,缺乏仲介機構獨立財務報告及有關資産評估依據,注入上市公司後對恒立的可持續發展無法判斷。

  獨董馮東棄權的主要原因則是,他認為項目方案對於項目本身的市場競爭優勢、未來的盈利模式及未來投資風險的分析和判斷不充分,項目文件缺少專業仲介機構的書面確認,故本人對於公司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新項目能否增強本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無法做出判斷。

  反對票牽出股權之爭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目前恒立實業董事會共9人,此次投出反對以及棄權票的董事長劉炬、董事宗雷鳴和獨董馮東均是經公司2014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選舉成為公司董事,而提名方均為公司大股東傲盛霞實業。同時,此次董事會投出反對票的魯小平的提名方則是目前公司第三大股東中國長城資産管理公司。

  記者了解到,朱鎮輝作為恒立實業的實際控制人控制著深圳市傲盛霞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傲盛霞)及深圳金清華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金清華)。兩家公司合計持有恒立實業 8635 萬股,佔本公司總股本的 20.31%,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另有業內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傲盛霞作為第一大股東,只往上市公司派駐了董事,並不參與公司日常經營,掌握實權的高管依然是華陽投資,現在高管層很多都是華陽投資的“人”,副總王慶傑是原華陽北京中貿技術培訓中心副主任兼辦公室主任。

  而此番投票事件也讓兩大股東之間的紛爭浮上了水面。

  其實,華陽投資覬覦大股東之位早已端倪顯現。2013年3月,公司擬定增10.5億股,華陽投資認購3億股,傲盛霞認購1億股。若該定增事宜順利實施,華陽投資的持股比例將會超過傲盛霞,但最後公司卻以“傲盛霞準備不夠充分”為由終止了該定增事項。

  2014年,面對傲盛霞持有的1600萬股限售股被拍賣、控股權恐將旁落他人時,公司實際控制人朱鎮輝通過其控制的金清華,將這1600萬股收入囊中,穩住了實際控制人的位置。

  事實上,在今年公司停牌期間,公司第一、二大股東又分別拿出各自的重組方案,但8月3日,傲盛霞實業宣佈終止其籌劃的重組事項。據了解,此份定增項目由公司二股東華陽投資提出,其同時表示,該預案雖經公司第七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但有可能面臨在後續審議過程中被否決的風險。

  “造成這種僵持的局面,與股東雙方利益無法達成一致有關”,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恒立實業二股東的提案,一方面有爭奪控制權的意圖,另一方面也可能與大股東經營乏力、無法更好地推動公司價值有關”。

  “殼公司”命運多舛

  恒立實業實際上一直沒離開過媒體的視線,上市19年間,停牌8年,經歷4次易主、5次重組失利、2次“賣殼”,“成功係”的劉虹和“中技係”的成清波、資本買手宋曉明先後參與其中,但都抱憾離場。8年兩度"賣殼"的恒立實業,也被業內人士戲稱為資本玩家的玩寵。

  作為1996年就上市的老牌公司,曾有長達7年的時間被暫停上市。在這期間,恒立幾乎發著同樣的公告——關於恢復上市工作進展公告。同樣的公告標題的背後,“主角”卻各不一樣,有房産公司、水泥公司、煤業公司……它們你來我往,在恒立實業的重組舞臺,你方唱罷我登場。

  然而,多年的輾轉不僅沒有讓恒立實業業績有所增進,公司反而因為使用爭議資産、空殼公司玩重組等,陷入業績虧損的泥潭,同時背負多起法律案件糾紛而無法自拔。

  近日,恒立實業披露的2015 年半年度報告中出現了數據錯誤,公司稱工作人員因貨幣單位的疏忽將相關數據填寫錯誤,今後將進一步強化資訊披露事前核對工作,提高資訊披露品質。 截至發稿,記者多次致電公司董秘以及證券事務代表電話,均無人接聽。

恒立實業(000622)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