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三桶油四大行陷盈利增長之困 期待改革成破局良方

  • 發佈時間:2015-08-31 11:28:56  來源:新華網  作者:陳凱茵  責任編輯:楊菲

  近日,“三桶油”和四大銀行上半年財報陸續公佈。其中,“三桶油”全部出現盈利負增長,而四大銀行中除了中國銀行凈利潤增幅維持在1%以上,其餘已降至“1”以下。

  “凈利潤”已成為石油業和銀行業幾大龍頭企業上半年心中共同的“痛”。石油和銀行兩位傳統“老大哥”叱吒財富榜好多年,半年報中卻顯露疲態,煩惱多多。盈利乏力的背後,究竟掩藏著巨頭轉型過程中的哪些痛點?

  “三桶油”凈利潤齊降:國際油價惹的禍

  財報顯示,中石油上半年盈利254.04億元,同比下降62.7%;中石化上半年凈利為244.27億元,下滑22.3%;中海油上半年合併凈利潤147.3億元,同比下滑56.1%。

  中石油和中石化在財報中把“罪魁禍首”統一歸結為國際原油價格大跌。數據顯示,國際油價在去年上半年依然在每桶100美元上下波動,但自去年年中開始,油價出現斷崖式下跌。今年以來雖一度略有上升,但進入6月再度進入下跌通道。

  相比去年中期,國際油價跌幅接近55%,帶動各項煉油産品價格同比大幅下跌。雖然半年報顯示“三桶油”産油量和銷量都有所增加,但油價的下跌完全抵消了數量增加的影響。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在整個油氣産業鏈條中,上游的勘探和生産實際上是“最賺錢”的環節,國際油價大幅下跌,産業鏈中受影響最大的還屬上游。

  根據“三桶油”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中石油勘探與生産板塊實現經營利潤329億元,同比降低近68%;中石化油氣勘探開發業務實現經營虧損18億元,同比減少收益301億元;專注于油氣上游開發生産的中海油上半年凈利潤則大幅下降逾五成。

  此外,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強調,相比起汽油産品的銷量,柴油銷售情況更“不行”。他認為這是“目前國內經濟下行,生産領域的需求下降”所引起的。

  國研中心企業研究所所長趙昌文則表示,除了經濟放緩導致能源絕對需求量減少意外,目前我國經濟、産業結構處在轉型調整期也是原因之一。“高耗能産業佔比下降,對能源的需求也因此下降。”趙昌文説道。

  “四大行”凈利增長放緩:息差收窄是主因

  被譽為盈利行業的“大哥大”——銀行業也不景氣,作為中國銀行業重要“指向標”的四大銀行上半年凈利潤增幅出現大幅度下降。中行實現稅後利潤949.86億元,同比增長1.69%。建行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322億元,同比增長0.97%。工行實現凈利潤為1494億元,僅比上年同期增長0.7%。農行收穫“最差成績”,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045.64億元,同比增長僅0.5%。

  中國四大銀行自完成股份制改革以來,利潤增幅多年保持兩位數高增長。放眼2014年,四大銀行全年凈利潤同比增幅還保持在5%至8%之間。

  時隔半年,中行、建行、工行、農行凈利潤增幅如今已降至“1%”左右。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甚至預測,明年年初將出現一大批銀行利潤增幅“由正轉負”,“四大行首當其衝”。

  銀行凈利潤增速如此下跌,連平提出,要把原因放在國內經濟的大背景中分析,“銀行的情況能反映各行各業的情況。現在經濟下行壓力大,各行各業日子不好過,銀行也受累”。

  趙昌文也認為“目前增速換擋期,對銀行業産生了系統性影響”。趙昌文分析,利率市場化進一步放開後,也會影響銀行凈利潤增幅,“銀行存款利率上浮,而貸款利率在市場充分競爭下不但不增加還會下降,導致 ‘息差收窄’,影響銀行收入。”

  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在年中業績發佈會也坦誠説央行連續五次降息目前對工行造成了270億元的利潤影響。

  四大行半年報中的另一個重要指標——不良貸款率正面臨較大壓力。“工農中建”上半年不良貸款率較去年末分別增長了0.23%、0.27%、 0.29%和1.42%。為了將不良貸款率維持在較為合理區間,趙昌平認為,銀行不得不用利潤“消化”部分不良資産,因此凈利潤增幅明顯放緩。

  主動變革:“老大哥們”的療傷良方

  大象起舞,面對客觀外界困境和成長轉型的煩惱,“三桶油”和“四大行”現階段還能夠做什麼,應該如何應對呢?專家們也給出了各自的看法和建議。

  對於油氣行業來説“現階段只能不斷想辦法降低成本,”林伯強對新華網記者説道,“短期時間裏‘三桶油’能做的不多。石油行業的轉型升級是中長期的問題。”

  趙昌文具體描繪出油氣行業中長期的變革方向,他認為目前石油産業鏈條正逐步開放。下游石油天然氣銷售領域已經向民營資本開放。“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是逐步放開開放程度較低的上游生産煉化環節”,趙昌文説。

  而面對銀行業利潤增幅下降,趙昌文則坦言“這不是壞事,反而是好事”。他表示,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銀行利潤率一直處於兩位數水準,反觀實體經濟行業利潤率則長期個位數,如此不平衡是不可持續的。實際上,銀行利潤增速下降有助於消除銀行業對實體經濟的攫取性。

  “銀行業將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提高對實體經濟的服務效率,如此才能使得盈利水準維持在高位;還要注重風險管理,重視不良貸款率的增長,著力化解不良資産,防範金融風險”,趙昌文同時建議道。

  目前,油氣行業和銀行業的深化改革正在穩步向前推進。中石油總裁汪東進在半年業績發佈會上透露,國家能源局進行的油氣體制總體改革方案制定工作目前正在徵求意見、修改完善階段。

  銀行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也正悄然拉開帷幕。交通銀行“混改”走在了最前沿,今年6月,《交通銀行深化改革方案》獲得國務院批准同意。方案包括率先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大型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機制、深化商業銀行內部經營機制改革、實施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轉型與創新,為其他銀行深化改革、轉型發展開闢道路。

  兩位老大哥面對相似“痛點”,都作出了相似反應——改革。無論是傳統行業還是新興行業,“變則通”都會是亙古不變的良方。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