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11隻私募産品炒成次新股第一大流通股東

  • 發佈時間:2015-08-28 08:00:0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8月26日,在已經發佈中報的上市公司中,出現了不少明星私募的身影。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其中有26隻次新股被私募重倉,這其中又有13隻次新股的第一大流通股股東分別被11隻私募産品佔據。不過,從這些次新股的股價表現來看,如果這些私募沒有及時出逃,基本上已處於高位站崗狀態。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8月26日,在已經發佈中報的上市公司中,出現了不少明星私募的身影。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其中有26隻次新股被私募重倉,這其中又有13隻次新股的第一大流通股股東分別被11隻私募産品佔據。不過,從這些次新股的股價表現來看,如果這些私募沒有及時出逃,基本上已處於高位站崗狀態。

  澤熙多款産品成功逃頂

  明星私募的投資動向一直備受輿論關注,從目前(至8月26日)已披露的上市公司中報來看,前公募一哥王亞偉旗下的千合資本在二季度末先後重倉了司爾特置信電氣南京化纖廊坊發展渤海輪渡吉峰農機等,此前一季度重倉的中國聯通燕京啤酒啟明資訊等個股則被清倉,可謂是進行了大換血。

  縱觀千合資本近來的投資路線,王亞偉對次新股的興趣似乎越來越濃。暴風科技半年報顯示,千合紫荊1號持股數為128.28萬股,位列其第一大流通股股東。蘇試試驗二季度獲得了王亞偉旗下兩隻産品的大舉買入,其中千合紫荊1號、昀灃集合信託合計在二季度買入了151.03萬股。值得一提的是,二季度蘇試試驗股價一度衝高至125.56元的歷史高位,而後在市場暴跌的行情下股價下挫,最低一度跌至42元附近。

  此外,王亞偉旗下的昀灃集合信託、昀灃2號、昀灃3號合計持有次新股浩雲科技53.32萬股。該股價格從連續漲停打開之後,從226元的高價已經一路下跌到目前的50元附近,在6月30日之前買入的投資者基本被套。千合紫荊1號、昀灃集合信託合計持有紅相電力167.35萬股,合計佔比7.54%。雖然該股自6月29日後停牌至今,但其價格卻處於高位。

  不但如此,昀灃集合信託還持有浩豐科技53.11萬股,佔比5.16%;昀灃3號持有該股42.30萬股,佔比4.11%。該股至4月23日見頂至240.45元,截至昨日的收盤價為93元。

  與此同時,澤熙投資再度彰顯實力,成功逃頂。在東方金鈺披露的中報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上,已經看不到澤熙1期的身影,而在1季度末澤熙1期還持有其2.51%的股權,位列第二大流通股東。此外,杭電股份半年報中,一季度末重倉50.62萬股的澤熙6期也已退出前十大流通股股東。海源機械半年報中,一季度末的第六大流通股股東澤熙7期也已退出。

  業內:私募多在高位重倉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共有26隻次新股被私募重倉,其中有11隻私募産品已經成為對應次新股的第一大流通股股東,涉及13家上市公司。如果這些私募沒有及時逃頂,則已基本處於高位站崗狀態。

  比如,埃斯頓中報顯示,雲信成長2013-2號持股204.68萬股,佔比6.82%,位列其第一大流通股股東。此外,興航進取1號持有56.59萬股,融盛穩健5號持有38.86萬股,分列其第三和第六大流通股股東。另外,雲信成長2013-2號信託還持有九強生物111.3萬股,佔比2.28%,位列其第一大流通股股東。

  派思股份前十大流通股股東被多只私募産品佔據。其中,耀匯金1號(3期)持股109.88萬股,佔比3.65%,位列第一大流通股股東。雲南信託-睿金-匯贏通42號持股105.44萬股,佔比3.50%;耀匯金1號(1期)持股105.17萬股,佔比3.49%;四川信託-宏贏117號持股82.60萬股,佔比2.74%;四川信託-宏盛3號持股70.11萬股,佔比2.33%,分列第二、第三、第六、第八大流通股股東。

  陜西黑貓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興雲財富信託持股66萬股,雖然該私募産品在二季度減持181.43萬股,但仍為第一大流通股。松發股份第一大流通股股東則被潤金71號佔據,該私募産品持股53.03萬股,佔比2.41%。健盛集團第一大流通股股東由中融-金石1號佔據,該私募産品持股242.04萬股,佔比8.07%。

  值得注意的是,全志科技環能科技第一大流通股股東均被金蘊57期(博潤)信託佔據,該私募産品分別持有兩家上市公司1.82%和2.78%的股份。

  老牌私募蔡明旗下的民森H號信託計劃在二季度買入日機密封40萬股,佔比3%,成為該股第一大流通股股東。富臨精工的第一大流通股股東由創勢翔旗下的創勢翔盛世3號佔據,其持股93.06萬股,佔比3.1%。此外,樂凱新材的第一大流通股由大觀投資旗下大觀11號佔據,其持股67.55萬股,佔比4.39%。

  一位私募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機構炒作次新股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打開漲停後即逐步買入完成建倉,等待第二波上升行情;第二種是等次新股盤整一段時間,股價出現向上突破跡象後,再進行快速建倉。在之前市場普漲的行情中,大部分次新股在開板後還能有一倍的收益,搶到籌碼就穩賺,因此私募更偏愛第一種炒作方式。但市場暴跌時,次新股往往會出現一字板跌停的情況,重倉私募也難以出貨,從而導致高位站崗現象頻出。

新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七一二 43.81 9.99%
2 西菱動力 27.89 4.69%
3 德邦股份 22.51 4.46%
4 原尚股份 29.43 3.88%
5 明陽電路 43.20 3.40%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盈趣科技 81.13 -4.21%
2 華夏航空 37.65 -4.00%
3 潤建通信 56.00 -3.16%
4 倍加潔 51.19 -2.88%
5 奧飛數據 75.28 -2.87%

次新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傲農生物 19.98 10.02%
2 川恒股份 26.02 10.02%
3 惠威科技 31.19 10.02%
4 美格智慧 35.04 10.02%
5 正海生物 45.16 10.01%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英科醫療 68.08 -6.42%
2 永安行 64.05 -4.36%
3 盈趣科技 81.13 -4.21%
4 新天藥業 48.48 -3.62%
5 三超新材 86.27 -3.49%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