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油價直衝底部 石油産業面臨新考驗

  • 發佈時間:2015-08-26 04:31:19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劉楊  責任編輯:楊菲

  繼上週五跌破每桶40美元關口後,國際油價8月24日再度大幅下挫,刷新了2009年2月以來的低點。國內大宗商品市場因此大規模跌停,顯示出本輪國際油價下挫的破壞力。

  分析人士指出,以“三桶油”為代表的國內石油企業資本開支雖然並不完全與國際油價同步,但其眼下的縮減趨勢已難以改變。國內石油産業將面臨新一輪考驗:成本較高的産能及其周邊産業將首先受到衝擊;而煉化行業卻因為進口原油價格顯著走低,料將在産業成本縮減趨勢中獲得一定喘息空間。

  油價底部或在35美元

  截至24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當日下跌5.46%至每桶38.24美元,跌破2009年時創下的近六年低點;倫敦洲際商品交易所9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當日下跌6.09%至每桶42.69美元。分析人士指出,各國股市全線重挫,表明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前景並不樂觀,這直接導致對原油需求前景進一步看淡。

  我國國內原油市場價格尚處在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階段,國內價格滯後於國際市場,且主要依賴政策定價。不過,國內大宗商品市場近期出現暴跌行情,反映出本輪國際油價探底的衝擊力強勁。數據顯示,24日,國內大宗商品市場13個品種跌停,分別是燃油、瀝青、滬鎳、PP、棕櫚、豆油、鐵礦、焦煤、菜粕、甲醇、錳硅、PTA、白糖。還有多個品種跌幅逾4%,其中橡膠下跌5.55%,螺紋和熱卷跌幅均超過4.5%。

  關於國際油價前景,光大期貨認為,目前國際油價並未跌到底部,國際原油市場還有5美元左右的下跌空間,並將在底部區域震蕩一段時間。中信期貨則表示,國際油價預計底部在35美元左右,如果原油價格跌破全球主要原油生産商的成本線並引發減産,國際油價可能企穩。

  需要強調的是,以“三桶油”為代表的國內油企的資本開支計劃往往由管理層中長期規劃所決定,對國際油價並不敏感。因此,即使國際油價接下來止跌甚至反彈,在國內石油系統增效整改動作已久的背景下,國內石油産業的資本開支縮減趨勢幾無逆轉可能。

  高成本産能遭遇衝擊

  在資本開支縮減的背景下,考慮到常規石油仍在我國石油産量中佔據絕對地位,國內油企為維持現有産量將繼續保證相關的資本支出。相比之下,高成本的非常規石油以及深海石油産能,正面臨油價不斷逼近甚至跌穿成本價格的局面。更有甚者,若高成本産能受到衝擊的情況隨著油價持續低位徘徊而愈發普遍,更多的石油周邊産業將受到波及,比如設備製造和油田服務等行業。

  當然,如果國際油價未來止跌反彈,石油周邊産業則會“搖身一變”,成為備受投資者青睞的投資對象。根據歷史數據及國際經驗,在油價反彈週期裏,設備製造和油田服務企業的收入增幅要超過石油企業本身,其中設備製造行業收入反彈勢頭更勁;相應地,設備製造和油田服務企業的股價收益幅度也要超過石油企業本身,顯示出更強的股價彈性。

  相比之下,處於下游的石油煉化行業,其行業波動性則在消極和積極因素的“中和”效應之下達到動態平衡,甚至可能會成為低油價環境的受益者。消極因素方面,石油産業的資本開支削減“動作”幾乎肯定會波及到煉化行業;積極因素方面,國際油價的低位徘徊可令煉化行業通過“以進頂産”的方式,減輕自身因資本開支削減而有所增加的成本壓力。

  安迅思行業分析師鄧舜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油價是所有能源之“錨”,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對其代替産品相關行業形成利空,不利於煤炭及新能源等的估值拉升。油價下跌後,其他工業品原材料的成本價格也會降低,與石油化工有著較高依存度的紡織服裝行業的成本也會相應下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