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房企中報解密:近五成凈利下降轉型“陣痛”正當時

  • 發佈時間:2015-08-20 13:08: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進入8月,房企進入中報密集發佈期。告別黃金時代的房地産行業,正經歷加速洗牌的過程。

  據統計,在已經公佈2015年中期業績的40多家房企中,27家房企凈利潤出現了下滑,其中萊茵置業、匹凸匹陽光股份等7家房企的凈利潤下滑幅度超過了50%,5家出現虧損。房地産行業進入白銀時代的表現愈加顯著。

  面對越來越難賣的房子,以及越來越薄的利潤,不少房企開始主動轉型,投身其他時下更為火熱的行業。

  專業延伸型

  代表企業:萬科集團

  萬科8月16日晚間發佈中期業績。上半年公司累計實現銷售面積902.6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099.6億元,同比分別上升9.9%和9.0%。

  上半年萬科一方面強化現金流管控,另一方面也聯合各類金融機構,積極進行金融創新。日前,萬科嘗試探索REITs産品,幫助公司盤活存量資源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從中管窺其轉型的方向之一,便是由單一即售型不動産開發,轉向多種資産管理與價值提升,而金融將在促成這一轉型中起到關鍵性作用。

  此外,通過中報不難發現,萬科上半年在鞏固傳統業務優勢的同時,也在積極加大對消費地産、産業地産,以及地産延伸業務的探索。上半年,萬科正式成立萬科物流地産發展有限公司,將物流地産帶入開發運作階段。

  不過,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看不懂現在的萬科。從本次中期業績發佈會公佈的資訊來看,萬科的新業務嘗試同樣有讓人感到迷惑的地方。比如萬科嘗試最早的商業地産,這兩年討論最多的養老地産都沒有進入首批事業部名單。

  對此,鬱亮稱,萬科面臨的實際問題是如何把需求轉化成有效業績,“我們還在嘗試試錯過程中”。

  多元化型

  代表企業:恒大地産

  從2010年投資中國足球,到鋪天蓋地廣告的恒大冰泉,乃至攜手南韓原辰打造整容醫院……至今,恒大的多元化版圖已貫穿體育、文化、快消以及健康等多個産業。許家印攜地産資本的力量快速攻入新産業,意圖將恒大從一家龍頭房企打造成多元化商業巨頭。

  8月10日,恒大地産發佈簡報,1-7月累計實現銷售面積1317.4萬平方米,實現銷售額達1012.1億元。截至7月底,恒大地産銷售業績已超過2013年全年銷售水準,完成年度目標的67.5%。

  在各種轉型模式中,恒大選擇了多元化路徑。據2014年恒大地産年報顯示,截至2014年,礦泉水、糧油、乳業、健康四大産業累計投入了64.2億,佔公司總資産1.35%。上述四大産業預計2015年投入20億元,2016投入15億元,2017年投入10億元。

  然而,多元化也是把“雙刃劍”,國內企業多元化轉型失敗的案例不計其數。在不少人看來,恒大的多元化之路過分激進。易居執行總裁丁祖昱直言,恒大佈局的新産業相互間的協同效應並不明顯,和房地産主業之間也缺乏協同效應,更像是地産賺錢困難了才被迫進入其他行業。

  隔行如隔山。儘管恒大具備資本優勢,但對於習慣了暴利與粗放式發展的房地産企業而言,要在高度市場化的傳統消費行業分一杯羹並不容易。財報顯示,2014年恒大的非地産業務總虧損為31.3億元,其中礦泉水業務去年錄得虧損23.7億元。

  對此,許家印表示,試錯是房地産企業轉型的必經階段,與資本密集型的房地産行業相比,傳統消費行業的資本投入要小得多,房地産企業在主營業務盈利依然豐厚的時候主動探索新業務,即使失敗了,損失也有限、可控,比在主業日落西山之時被動轉型更明智。

  剝離傳統業務型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型龍頭房企積極佈局房地産上下游産業的同時,中小房企則更多的選擇了徹底的轉型,不少公司甚至將全部房地産業務剝離,而與轉型緊密關聯的則是,部分企業業績出現大幅下滑。

  代表企業:萊茵置業

  業績下滑的公司中,萊茵置業不但下滑幅度最大,同時也是27家房企中虧損最為嚴重的。萊茵置業的中報顯示,公司1月份-6月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81億元,同比增長14.14%;上半年公司虧損2592.71萬元,同比盈轉虧,上年同期公司盈利2499.26萬元,下滑幅度達203.74%。

  對此,萊茵置業萊茵置業宣佈正式更名為萊茵體育,未來也確定了”一體兩翼“戰略發展方向(體育産業和清潔能源産業),尤其將大力發展體育事業,進行全面業務轉型。這也意味萊茵置業將全面退出房地産行業。

  代表企業:浙江廣廈

  8月18日,浙江廣廈發佈公告稱,公司決定在未來三年內逐步退出房地産行業,進入有發展潛力和增長空間的新領域,實施産業轉型。

  同時,浙江廣廈給出了自己的解釋。“長期來看,隨著競爭的加劇,未來房地産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中小型房企生存壓力加劇;短期內,受高庫存、投資性需求減少、落實不動産登記制度及房産稅推出預期等因素影響,去化壓力仍舊較大,行業利潤率可能進一步下滑。而從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未來發展角度考慮,公司近年來一直積極探索多元化發展的戰略方向。”

  點評:

  告別黃金十年,面對行業整體凈利下滑加快的壓力,面對市場分化更趨明顯的複雜格局,整合提速、再塑定位、尋找新增長點等已成為房企擺脫困境的現實考量。轉型也就此成為一致的訴求,區別只是在於不同的方向選擇:或覬覦多元化發展,加速向其他行業滲透;或明確城市建設綜合服務商定位,繼續深耕專業化領域;或徹底轉身,尋求新的風口與熱點。但對於他們而言,共通點即是,轉型不易。只有真正認清自身優勢,前瞻行業發展前景,捋順業務模式轉換,實現價值再造的企業,或許才能在難以預料的週期性波動中實現可持續的增長,在更加具有挑戰性的市場中佔得成功的先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