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混沌的舉牌競技場 灰色地帶與法律邊界

  • 發佈時間:2015-08-13 08:35: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近期喧囂的A股舉牌事件頻發,而在收購與反收購的鬥法中,一些手段實際遊走在法律法規的邊界,引發不少爭議。

  由於市場對舉牌事件的追捧,此類資訊往往對股價有一定拉升作用。但由於資訊披露的流程等因素影響,舉牌時點與公告時間往往存在時間差,導致套利空間的存在。

  在A股舉牌戰場上,總有一些行事怪異的鬥士。最新登臺的,是連續舉牌並逼宮新華百貨的私募大佬崔軍

  昨日,崔軍旗下上海寶銀、上海兆贏突然提議新華百貨召開臨時股東大會,要求公司與其聯合出資設立伯克希爾控股有限公司,同時罷免並補選兩名董事,逼使新華百貨昨日一早停牌。早前,因涉嫌信披違規,上海寶銀曾于6月8日收到證監會立案調查通知書。

  “這完全就是一齣鬧劇。”關注此事的私募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説,崔軍行事一向高調,吸引注意力的動機更大,因其持股成本較低浮盈已很可觀,因此在博弈上佔據主動。

  細看近期喧囂的A股舉牌事件,資本間的角力異常激烈。而在收購與反收購的鬥法中,一些手段實際遊走在法律法規的邊界,引發不少爭議。

  崔軍A股“T臺秀”

  崔軍五年來已數次突襲董事會。“説白了,崔軍的有力武器是股權,加上足夠多的浮盈。”私募人士分析説,即便提案不被認可,也能吸引公眾注意力。

  崔軍又一次將新華百貨逼停牌了。

  新華百貨11日晚間公告,8月10日下午,公司收到股東上海寶銀及上海兆贏發來的“關於提請召開新華百貨2015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的提議”,後者提出兩個議案:關於上海寶銀、上海兆贏與新華百貨共同設立伯克希爾控股有限公司的議案;關於罷免公司兩名董事並補選兩名董事的議案。新華百貨表示,董事會將認真討論,待相關決定作出後,公司將及時回復。

  意外的是,昨天一早,新華百貨臨時停牌,原因是公司與上海寶銀方面關於股東大會審議相關事項尚在協商中。

  昨日晚間,新華百貨補充披露了前述兩個議案的內容,並指出公司已與上海寶銀及上海兆贏方面進行了坦誠和積極的溝通,但未取得任何結果。鋻於前述提案構成公司與其鉅額關聯交易,罷免正常履職董事的提案對公司治理和經營穩定將會産生重大影響,公司董事會需要一定的時間審慎、全面評估以上事項對股東利益及公司發展造成的影響以後,確定最終意見,向相關股東進行回復。

  從補充公告看,崔軍提議設立的伯克希爾控股有限公司擬註冊資金10億元,由公司出資4.9億元,上海寶銀和上海兆贏合計出資5.1億元,主要投資一些價值被嚴重低估的上市企業,目標是打造成中國的伯克希爾。

  其實,崔軍這步棋早有伏筆。6月2日,崔軍方面曾發出一份直白的公開信,裏面提出五項議案,其中包括:新華百貨同上海寶銀成立私募基金管理公司,且名稱定為“上海新華物美伯克希爾産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要求得到董事會的兩個席位,上海寶銀的董事長崔軍為其中人選之一,同時要求崔軍擔任新華百貨副董事長和投資部總經理兩個職位。

  但上海寶銀此舉招致交易所問詢,並最終引火燒身,遭證監會立案調查。

  然而,崔軍並未就此收手。自今年4月末兩度舉牌新華百貨之後,崔軍又在7月份兇悍抄底,將持股比例增至20%。在此形勢下,新華百貨控股股東物美控股也發力增持,將持股比例增至30%以上。

  “應該説,新華百貨的態度還算友善,還讓上海寶銀參與了公司的定向增發,但崔軍方面對募投項目不滿意,他的胃口太大。”有接近公司人士對記者表示。從之前的公開信內容看,崔軍更感興趣的是收購金融資産、高送轉等熱門題材。

  “説白了,崔軍的有力武器是股權,加上足夠多的浮盈。”私募人士分析説,即便提案不被認可,也能吸引公眾注意力。

  從歷史看,崔軍五年來已數次突襲董事會。例如,2008年,崔軍率眾圍攻賽馬實業(現名寧夏建材),提出進入董事會等四項提議;今年4月底,崔軍發函華北高速董事長,建議通過回購股票等方式,實現其對華北高速16億元閒置資金的投資運作。雖然這些襲擊均告失敗,但都成為當時的市場談資。

  灰色地帶與法律邊界

  “私募機構總會有幾個熟悉的拍檔,此類資訊可能提前勾兌,導致出現股價異動等情況。等舉牌資訊一公告,這些潛伏的私募就會乘機出貨套利。”浙江一私募人士對記者説。

  A股市場從不乏舉牌案例。但細數近年的舉牌事件,針尖對麥芒式的惡鬥劇情越來越多,東方銀星*ST新梅長園集團三特索道康達爾等公司的資本纏鬥都令人印象深刻。一個新的特徵是,在收購與反收購中,雙方往往會借助法律、法規的武器為己方爭取主動,給對方設障,但其中也暴露出一些爭議性的問題。

  例如,西藏旅遊日前披露,公司大股東國風集團起訴舉牌方胡波及一致行動人胡彪,請求判令被告所持股份達到5%臨界點後所購股票無效,在二級市場拋售多於5%的股份並將收益賠償給上市公司。事情的緣起是,西藏旅遊在7月15日遭到胡波及其一致行動人胡彪舉牌。據公告,7月15日當天,胡波、胡彪分別買入西藏旅遊1012萬股和216萬股,累計佔其總股本的6.49%,加上兩人于7月初買入的3.09%公司股份,其合計持股比例達到9.59%。

  由於胡波、胡彪未在觸及5%比例時停止買入並履行資訊披露義務,西藏證監局對其發出監管函,警示其未及時履行資訊披露義務並暫停買賣行為,且在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存在資訊披露瑕疵。

  國風集團此舉完全在效倣*ST新梅。今年3月,*ST新梅單一第一大股東興盛集團就向上海市一中院起訴王斌忠、上海開南投資、上海騰京投資(簡稱開南係)等被告,請求法院判令自2013年10月23日(即被告合計持有*ST新梅5%股權之日)起,各被告買賣上海新梅的股票的行為無效,並予以改正(拋售多於5%的持股並將受益賠償給上市公司),開南係也如法炮製地通過司法途徑進行維權。雙方互不相讓的結果是,*ST新梅形成了“雙頭董事會”,開南係自行召開股東大會。

  實際上,對於開南係所持股票的表決權等問題,律師界存在不同的聲音,迄今也未有司法判例。另一典型案例是康達爾。今年6月16日,康達爾的股東林志來函,要求在股東大會增加2項議案。但康達爾方面表示,根據公司章程,林志所持股份不及公司總股本3%,因此不予提交相關提案。但康達爾2014年年報、2015年一季報顯示,林志名下持股比例是15.81%。對此,公司解釋稱林志雖然實際控制15.81%股份,但本人僅持有1.34%的股份。

  一個隱性問題是,由於市場對舉牌事件的追捧,此類資訊往往對股價有一定拉升作用。但由於資訊披露的流程等因素影響,舉牌時點與公告時間往往存在時間差,導致套利空間的存在。從以往案例看,在舉牌公告披露前一日,公司股價出現大幅上漲的情況屢見不鮮。

  “確實有這樣的情況。私募機構總會有幾個熟悉的拍檔,此類資訊可能提前勾兌,導致出現股價異動等情況。等舉牌資訊一公告,這些潛伏的私募就會乘機出貨套利。”浙江一私募人士對記者説。

  此外,由於綿綿不休的資本爭鬥,使得不少公司治理結構堪憂,喪失了正常經營及轉型發展的積極性與活力,這對中小投資者是一種長期的傷害。 (記者 吳正懿)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