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增持“鬆綁”首月 175個資管計劃鳴槍發起增持行動

  • 發佈時間:2015-08-04 09:27:19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隨著三一重工大股東完成規模達7.01億元的資管增持計劃,從7月8日證監會發佈51號文“鬆綁”上市公司增持到7月31日為止,短短18個交易日內,已有140家上市公司通過約175個資管計劃發起增持行動。“可以説,證監會的增持‘鬆綁令’為不少公司解了燃眉之急。”有上市公司董秘告訴上證報記者。

  據上證報記者最新統計,自證監會7月8日發佈51號文消除上市公司于“窗口期”不得增持或者觸發短線交易的困擾後,截至7月31日已有約140家公司披露了大股東資管計劃增持動作或意向,涉及的資産管理計劃多達175個。

  證監會51號文明確,在短線交易認定方面,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持股5%以上股東及董監高,在6個月內有過減持的情況下,通過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定向資産管理等方式購買股票,不屬於《證券法》第47條規定的禁止情形。而在“窗口期”的規定方面,公司股價連續10個交易日內累計跌幅超過30%的,上市公司董監高增持公司股票且承諾未來6個月內不減持公司股票的,不適用《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第十三條的規定。

  由此,上市公司在特殊背景下的增持大門洞開,而資管計劃成為增持的重要渠道。細分來看,資管計劃存在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三種發行渠道,其中券商資管計劃是主流,上市公司往往各取所需,也有“多管齊下”的。

  以三一重工為例,其大股東三一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攜公司部分高管,于7月15日至7月28日期間通過券商、基金管理公司定向資産管理等方式合計增持公司9684.15萬股股份,佔總股本的1.27%,總交易額為7.34億元。其中,三一集團、梁穩根唐修國、袁金華、代晴華通過“朱雀三一穩市1號證券投資基金”合計增持6973.19萬股,均價為7.42元/股,總交易額5.17億元;三一集團還通過國信證券的定向資産管理計劃增持1253.18萬股,通過富國資産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定向資産管理計劃增持1251.78萬股;向文波、毛中吾、周福貴則分別通過上海光大證券資産管理有限公司的定向資産管理計劃增持了股份。可見,三一重工的增持行動涵蓋券商、公募、私募三種資管途徑,因而穩定股價的效果也較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增持中的資管計劃普遍不存在“杠桿”,大多采用自有資金。

  國電南自7月30日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南自總廠于7月29日通過華泰基石39號定向資産管理計劃增持103.47萬股。公司人士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述資管計劃不設杠桿,全部來自大股東自有資金。”同樣,三一重工方面也告訴記者,其增持資金全部來自股東的自有資金,不存在配資或者融資的情況。

  本輪增持在向投資者傳遞信心、維穩股價的同時,還有一個特殊之處在於,不少增持者實現了一次完美的“高拋低吸”,典型的如恒生電子。據公司7月11日公告,未來6個月內,公司董事長彭政綱和總裁劉曙峰擬分別通過二級市場增持不低於1000萬元;副總裁方漢林和副總裁官曉嵐擬通過定向資産管理計劃分別增持不低於590萬元和39萬元。其中,兩位副總裁剛剛于5、6月份逢高減持了公司股份。方漢林于5月11日以139.30元/股減持15萬股,又于6月11日以172.32元/股減持22萬股,也就在6月11日,恒生電子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最高價;官曉嵐則于5月22日以129.12元/股減持3萬股。而根據最新增持進展,7月29日,方漢林通過定向資産管理計劃方式買入了4.32萬股,恒生電子當日的股價變動區間為62.80元至73.08元,不足方漢林前期賣出價的五成。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