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業原總裁被調查 或與收購以色列企業有關
- 發佈時間:2015-07-23 02:31:16 來源:新京報 責任編輯:楊菲
未滿任期突然請辭後,郭本恒涉嫌違紀違法被調查。上海市紀律檢查委員會、上海市監察局7月22日發佈公告,光明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原總裁郭本恒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而早在6月25日,光明乳業就公告,距離任期尚有10個月的郭本恒突然請辭。
又一提前卸任,然後接受調查光明係高管
對於郭本恒嚴重違紀違法的具體事項,上海市紀委和上海市監察局並未做詳細披露。光明集團與光明乳業則均回應不知情。光明集團內部人士稱,郭本恒的事情主要是上海紀委在查,集團也是從紀委方面獲知其被調查的。
“一切以上海紀委和監察局網站的消息為準,目前公司新總裁已經到任,公司經營運轉正常,不會改變原定的經營計劃。”光明乳業的相關人士表示。
不過,有業內人士猜測,郭本恒的問題可能出在收購以色列最大的食品企業TNUVA上。不過,上述猜測並未獲得光明集團與光明乳業證實。
根據最近一次關於郭本恒的公開報道,郭本恒曾于5月20日出現在光明乳業位於湖北武漢的華中中心工廠動工儀式。郭本恒當時表示,光明乳業正在全球範圍內兼併收購,努力提高市場佔有率,公司將加快華中中心工廠建設,力爭早日建成投産。
在郭本恒辭職前的6月8日晚,停牌3個月的光明乳業拋出了募集90億元的定增方案及鉅額收購計劃。光明乳業宣佈擬以68.73億元收購控股股東光明集團旗下擁有的Bright Food Singapore Investment Pte. Ltd. 100%股權,從而間接持有Tnuva 76.7%的控制權。
這也意味著在光明集團3月完成對以色列最大綜合食品企業Tnuva的並購後,光明乳業擬將其轉至旗下。
在郭本恒被調查的消息發佈之前,光明乳業已先於6月25日發佈了郭本恒的請辭公告。公告稱,郭本恒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光明乳業董事、總經理職務,董事會已經收到其書面辭呈且辭職當日生效。光明乳業表示,郭本恒的辭職不會對公司董事會運作和生産經營産生影響。
事實上,郭本恒辭職時距離其任期屆滿尚有10個月,按照最新一屆任期,郭本恒的任職時間為2013年4月19日到2016年4月19日。對於其突然辭職,坊間當時有多種猜測,其中包括違紀被調查,但當時均未獲證實。
提前卸任,接受調查,郭本恒並不是光明集團第一個以此套路離開的高管。早在2013年,光明集團前董事長王宗南也曾任期未滿就“因病卸任”。
2014年7月28日,王宗南涉嫌在友誼(集團)有限公司、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任職期間挪用公款、受賄,被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二分院立案偵查。
郭本恒辭職4天后,繼任總裁朱航明走馬上任。1970年出生的朱航明亦為“光明係”高管,曾擔任光明集團上海長江總公司黨委副書記,在“空降”光明乳業之前,他是光明集團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海博股份的董事及總裁。
技術人員出身,大刀闊斧改革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52歲的郭本恒是食品學博士,屬於技術型高管,進入光明工作的時間已經超過15年。曾任光明乳業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技術管理委員會主任,兼任江南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中國食品科技學會理事等職務。
2007年初,郭本恒從有“牛奶教母”之稱的王佳芬手中接任光明乳業總經理,當時是光明乳業最為艱難的時刻:此前連續多年銷售額增長緩慢,最低時增長速度僅有2%,在市場上被競爭對手徹底甩開。
他上任後便迅速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
在産品戰略上,他主張把光明多年的“聚焦新鮮,實現百億”的戰略變革為“聚焦乳業、發展新鮮、突破常溫、實現百億”。曾被邊緣化的常溫和奶粉與新鮮終於一同被作為公司發展的三大支柱品類。
更令人瞠目的是,郭本恒調整了當年王佳芬與麥肯錫共同研究出的矩陣式組織結構,將系統扁平化並形成合力,在組織架構上作出深層次變革。
據媒體報道,對於調整後的架構,郭本恒笑稱為“一大將軍(常溫)、兩小天鵝(奶酪和奶粉)、五虎上將(五大地區事業部)、十八羅漢(十八個省部)”。在他看來,這種扁平化與金字塔式的“混搭”只有一個標準:實用就好。
他在任8年,光明乳業的營業收入由2008年的82.06億元增長至2014年的203.85億元。在這期間光明乳業走出與達能合作破裂以及三聚氰胺事件兩大陰影,研發出“暢優”以及“莫斯利安”兩款明星産品。
在郭本恒辭職前夕,光明乳業還宣佈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不超過90億元用於收購以色列最大的食品公司TNUVA。
“郭本恒是中國乳製品行業的重要人物之一,技術型高管做得不錯。”一位乳企的高管評價道。
人物素描
“雷語”屢惹風波
或許是因為技術人員出身,郭本恒説話坦率,直言不諱,並因驚人言論惹下不少“風波”。
2011年,郭本恒就奶業標準問題發聲時稱:“我國的生奶標準幾乎是全世界最差”,用一個相對比較低的標準不可能生産出一個非常高級的産品。
2012年,在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第18次年會上,郭本恒又發言説,自建奶源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企業“做做樣子,給媒體、給社會一個交代”,因為自有奶源成本太高,企業根本投不起。
他在上述年會上還提到,國家抽查光明乳業4553次,折算下來是抽查了幾十萬個指標,沒有一個不合格,今年上半年已經抽查了2600多次;現在對乳製品的抽查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這麼抽會抽死人啊”。結果引來巨大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