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A股增持面面觀:有豪情有任性

  • 發佈時間:2015-07-10 07: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牟璇 左越  責任編輯:楊菲

  政府出手救市,央企應聲響應。

  自本週管理層連出重磅護盤方案後,國資委也在7月8日下發“國資委採取有力措施維護股票市場穩定”的通知,要求各有關央企應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做負責任的股東,在股市異常波動期間,不得減持所控股的上市公司股票;並支援中央企業增持股價偏離其價值的旗下上市公司股票,努力維護上市公司股價穩定。

  與此同時,國資委還表示將進一步推動中央企業深化改革,加快企業重組整合步伐,提高市場化資源配置效率。

  國資委下屬央企立刻響應,111家央企齊發承諾書,並且迅速展開增持行動,包括中國建築(601668)、中國鐵建(601186)、中國神華(601088)在內的多家央企上市公司大股東進行了增持。

  據了解,111家央企旗下共有278家A股上市公司,市值約佔滬深兩市全部公司市值的兩成左右,因此,央企的集體不減持與再度增持,無疑是穩定股市的重要因素。

  7月8日,中國石化(600028)公告,中石化集團通過上交所交易系統以買入方式增持了公司4600萬股,昨日晚間(7月9日),中國石化再發公告稱中石化集團當日繼續買入2600萬股,自此,公司控股股東兩天累計增持7200萬股。

  不過,相比本次增持,今年在股價高位進行減持的央企並不在少數。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今年發生股東減持的央企就有70家,以套現規模331.83億元計算,平均每家央企套現規模約4.74億元。

   1、愚公移山式增持

  福瑞股份實控人每日增持100萬元 直至股價正常

  在面對自家股票下跌超50%的“傷痛”時,有的大股東選擇一口氣買夠,有的大股東則選擇細水長流。福瑞股份(300049)實際控制人的增持就格外有意思。7月8日,福瑞股份發佈公告稱,接到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王冠一的通知,為積極響應證監會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號召,王冠一于7月8日增持公司股票100萬元,並計劃自2015年7月8日起每個交易日增持市值約100萬元的公司股票,直至公司股價恢復正常。並且,王冠一還承諾,在增持期間及在增持完成後的法定期限內不轉讓所持公司股份。

  有投資者調侃道:“王總這一招‘愚公移山’的增持還是非常有新意的,不過如果按照王總的説法,直至公司股價恢復正常,那啥時候算是正常呢,是否是回到70元區間呢。如果恢復正常是指收復失地,看公司現在的股價,那王總恐怕還要買一段時間了。”

  2、最人性化增持

  騰邦國際鼓勵員工增持虧了算老闆的 賺了是員工的

  歷數近來上市公司的增持案例,騰邦國際(300178)稱得上是最人性化的公司。

  昨日,騰邦國際在其官方微網志上發佈了增持倡議書,號召公司員工抓住此次投資機會,積極持有公司股票。董事長鐘百勝更是放話為員工持股收益托底保證:在7月9日~7月15日期間增持公司股票,並持有6個月以上的,“若增持股票産生虧損由我個人給予補償,若有增值收益則歸員工個人享有。”

  實際上,鐘百勝個人早已開始增持公司股票。7月1日,鐘百勝買入56.39萬股公司股份,緊接著,7月2日、3日鐘百勝再次買入60.76萬股。除此之外,鐘百勝還表示擬在未來12個月裏增持不超過1000萬股。

  值得注意的是,騰邦國際其他董事和高管人員也將緊跟董事長步伐,在二級市場增持公司股票,增持總金額不低於1300萬元。

  這種“虧了算我的,賺了歸你們”的豪氣,即使是在增持公告密集披露的近期也並不多見。《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騰邦國際近來利好不斷,今年6月初其剛剛推出定增預案,擬募資近16億元投入差旅管理雲平臺等項目。隨即,公司又投資5000萬設立徵信公司,擬打通旅遊行業徵信全産業鏈。

  另一方面,騰邦國際也一直頗受機構關注,僅今年前6個月,騰邦國際即迎來17次機構調研。而與機構如此熱情相映襯的是,是公司股價的亮眼走勢。公司股價從去年11月的11元附近一直上漲,在今年6月初猛攻至62.5元,半年多的時間裏漲幅驚人。

  然而在最近一個月的下跌中,公司股價又一路下探至27元附近,較之一個多月前的高點已跌去超過50%。也難怪鐘百勝以及騰邦國際的董事高管認為“目前公司的價值已經被嚴重低估”。

   3、“一買再買”式增持

  洛陽鉬業管理層連續掃貨7日內連發兩增持計劃

  7月以來,已有超過百家上市公司發佈增持公告,控股股東、高管層、員工持股計劃組團掃貨的比比皆是。不過,洛陽鉬業(603993)管理層的增持之心可謂最堅決,公司在7天之內連發增持計劃,兩輪增持計劃之間更是實現了“無縫銜接”。

  7月3日,洛陽鉬業披露公司管理層及董監事的增持計劃:包括董事長、總經理、董秘在內的10名公司高管將在隨後的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不少於150萬股,計劃增持資金不少於2250萬元。僅僅5天后,7月8日午間,公司發佈公告稱,管理層的第一輪增持計劃已經完成。根據其實際增持價格和股份數量計算,公司10位高管共計花費了2291.5萬元買入136.22萬股。

  市場對於洛陽鉬業這份增持計劃也相當買賬,在公司披露增持計劃的當天,公司股票即衝上漲停。在週一開盤後,公司股價繼續保持強勁走勢,最終以10.04%的漲幅收盤。

  在完成第一輪增持計劃後,洛陽鉬業又火速拋出了第二份增持計劃。截至7月8日收盤,洛陽鉬業管理層及部分董監事累計增持265.88萬股,累計增持金額約2793.31萬元。並且,公司在公告中提到,管理層將繼續增持公司A股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告披露的數據,參與2輪增持的10名高管在增持前都並未持有公司股份,而此次增持股份的資金來源為公司相關人員自籌。以公司董事長李朝春為例,截至7月8日收盤時,其共計增持52.96萬股,共計花費551.75萬元,而李朝春2014年的稅前工資為174.2萬元。也就是説,如果董事長不吃不喝拿3年的工資來支付此次增持費用的話,仍有將近30萬元的缺口。

  4、大佬“任性”增持

  劉益謙攜國華人壽入市護盤凈買入18.6億元

  當不少投資者正在忍痛“割肉”之時,資本大佬劉益謙帶領旗下國華人壽高調入市,大舉買入有研新材(600206)等上市公司股份。

  7月2日晚間,據網上傳出的劉益謙朋友圈截圖,其稱兩天差不多投入十億進入資本市場。“當這個市場可能發生系統性風險,當中國夢可能受到影響時,買入二級市場股票是我不二的選擇,雖然十幾年沒直接參與二級市場了,不在乎虧多少。”劉益謙這樣表示。隨後,國華人壽官網發佈公告,“自2015年6月30日至2015年7月8日,國華人壽已通過二級市場買入有研新材、國農科技(000004)等股票,累計凈買入約18.6億元,並將繼續增持具有顯著投資價值的股票。”

  有研新材于7月8日披露,國華人壽在6月1日~7月7日期間通過股權協議轉讓、二級市場交易的方式買賣公司股票。截至7月7日,國華人壽持有有研新材6301.1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7.51%。值得注意的是,僅在7月7日一天,國華人壽即大舉增持5762.64萬股。

  公告發佈當日,有研新材盤中一度衝高至12.60元,較之開盤價上漲近8%,凸顯抗跌能力。昨日,有研新材更是在大盤的帶動下以漲停板報收。

  國農科技也在昨日披露,國華人壽于7月8日增持公司股份419.8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5.00%。

   5、高管臨時開戶增持

  綜藝股份增持計劃先開戶,再增持

  有這樣一群人,牛市裏沒有開戶,所在公司股票一路大漲也沒有買入。但是,公司股價大跌之後,提出要買股護盤了。不過,買股前,還得先開戶。

  綜藝股份(600770)在7月3日披露了公司董監高的增持計劃,根據公告,包括公司董事長在內的7位董監高將在未來12個月內買入公司股份,累計增持比例不超過公司已發行總股份的2%。

  其中,公司董事長陳義、董事兼總經理邢光新在7月2日已分別買入60.31萬股、48.2萬股。除此之外,參與此次增持的其他5名董監高——監事會主席張曉波、董秘顧政巍等還正在辦理個人證券賬戶開設事宜,並將在相關手續辦理完成後再實施增持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同日,綜藝股份實控人昝聖達也宣佈增持117萬股,同樣擬在未來12個月內累計增持不超過已發行總股份的2%。

  在股市裏,增持的高管絕對不在少數,但是開戶增持的還真不多見。如此情景,確實讓人感嘆。市場人士也調侃稱,從來不炒股的高管為了增持趕忙跑去開戶,這樣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真的是非比尋常。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