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8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光線傳媒下手“削藩”:電視事業部解散重組

  • 發佈時間:2015-07-07 14:25:31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楊菲

  光線的基因裏就流淌著成本控制,靠穩抓穩打來圖謀發展的理念深入這家公司骨髓。所以在如今靠大製作、大投入、高成本、高回報的電視綜藝節目大行其道的時代裏,光線傳媒的電視策略多少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作為如今國內的一線電影公司,光線傳媒(300251.SZ)最早發跡來自於其電視業務部門。只是時過境遷,隨著其電影事業蒸蒸日上,公司原有的電視業務卻在不斷萎縮。就在近日,光線傳媒內部終於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解散電視事業部進行重組

  光線傳媒電視事業部的解散傳聞始於6月30日,彼時有業內人士在微網志上表示,該事業部解散後工作人員將被分配到其他部門,今後光線傳媒不再製作電視節目。

  很短的時間內,該傳聞得到了光線傳媒方面的回應。光線傳媒原電視事業部總裁張航發表了一篇名為《惟有青春永不散場》文章,證實自己確實已改任“青春光線”總裁。

  在此之前,青春光線幾乎沒有進入過外界視野。光線傳媒一位內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青春光線是光線傳媒旗下全資子公司,是一家負責文學、電影及IP開發,以出版、影視製作、藝人經紀為核心的新型內容管理公司。該子公司的組織架構包含四大核心部門,分別是圖書出版、電影宣發、電影製作和藝人經紀。

  儘管張航在文中強調,電視事業部是“重組”而非“解散”,是“重新出發”而非“黯然退場”,但措辭上的文字遊戲並不能掩蓋光線傳媒電視業務滑坡的真實現狀。

  在調整的號令之下,外界不禁在問:光線傳媒電視業務離場的背後,究竟是哪些原因促使其放棄老行當的呢?

  戰略性業務被剝離

  觀察如今光線傳媒的業務結構,單憑數據就能判斷出電視業務存在的必要性。

  據光線傳媒2014年財務報表顯示,報告期內上市公司電影營業收入約6.5億元,同比大增29.05%,佔總收入53.09%;毛利率高達56.22%,該業務佔光線傳媒總利潤75.9%,但電影業務的營業成本僅2.8億元,只佔總成本38.31%。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電視産品,其電視劇收入和毛利僅為公司貢獻了4.88%的利潤,同比下滑約6.5%。

  對此,樂正傳媒董事、研發諮詢總監彭侃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選擇解散重組電視事業部是光線傳媒戰略性調整的結果。光線的邏輯必然是砍掉不賺錢的部門,把精力集中放在賺錢的業務上。因為在同等資本投入之下,投資電視産品的收益遠遠比不過電影和網路劇,而這種行業形勢在短期內不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據了解,光線傳媒電視事業部原團隊成員已被分拆成三個部分,一部分被撥到了光線傳媒旗下的光線影業,另一部分被調到了光線傳媒與360合資成立的網路視頻公司,剩下的則繼續製作與央視合作的《中國正在聽》、《少年中國強》兩檔電視節目。

  這一調整路徑也獲得了張航的證實。“光線電視節目製作不會完全停止,全新節目形態正在籌備之中。”

  不過,在完成與央視兩檔電視節目的合約後,光線傳媒的電視部門是否就將完全偃旗息鼓,目前外界對此判斷“頗有可能”。彭侃表示,光線傳媒在電視領域面臨的問題在業內非常普遍,這與國內電視體制改革滯後、市場化程度不足有很大關係。

  “在電影市場和視頻網站渠道崛起之後,電視臺的吸引力正變得越來越小。其長期積累的劣勢在於電視臺回款速度特別慢、週期很長。不僅如此,由於市場化不徹底,許多采購不是完全靠産品説話,而是牽扯到一些灰色地帶,這也加劇了製作公司的很多成本。”彭侃直言。

  據光線內部人士透露,公司董事長王長田一貫強調“不走後門”的原則,而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對於光線的電視産品帶來了影響。不過,也正因為如此,在2014年底掀起的這輪廣電系統內部的反腐風暴中,光線傳媒始終獨善其身,沒有被牽連在內。

  “保守派”的出局

  業界弊病所帶來的普遍性難題之外,光線傳媒本身保守的電視産品投資理念,或也是其錯失發展良機、江河日下的命運推手。

  回顧光線傳媒的電視發家史,便會發現光線早年主要是憑藉《中國娛樂報道》(現更名為《娛樂現場》)起家並成為國內綜藝節目製作公司領頭羊。當時的光線是用小製作的娛樂報道去低價甚至免費換取一些電視臺非黃金時段廣告位,從而進行經營並獲益良多。

  然而,隨著近年來真人秀綜藝節目大行其道,涌現了一大批優質的現象級作品。這類節目在收視率爆棚的背後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便是在製作成本上一擲千金,敢於砸錢。

  而這卻與光線傳媒的投資風格截然不同。彭侃認為,一直以來光線傳媒的投資風格都是“以小博大”,這一點不僅體現在電視方面,在電影方面也是如此。幸運的是,王長田押注的青春係電影(如《致青春》、《中國合夥人》)都獲得巨大的票房收益,但不幸的是,電影領域的成功不能直接複製給電視領域。

  “光線的基因裏就流淌著成本控制,靠穩抓穩打來圖謀發展的理念深入這家公司骨髓。所以在如今靠大製作、大投入、高成本、高回報的電視綜藝節目大行其道的時代裏,光線傳媒的電視策略多少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事實上,光線也在2011年開始嘗試轉型製作“綜藝大片”,如遼寧衛視的《激情唱響》,央視的《夢想合唱團》、《夢想星搭檔》、《超級減肥王》、《中國正在聽》等。但在這些合作中,光線做法依舊略顯保守,大多以收取製作費的形式操作。而如今想要獲得更多收益,越來越多的製作公司必須接受電視臺的收視率對賭協議,在這些抉擇時候,光線都選擇了保守。

  其操盤的電視節目《中國正在聽》或許是壓倒光線電視部的最後一根稻草。據悉,這部節目千萬級的成本投入不菲,但在2014年底開播後卻收視平平,遠沒有達到同級別綜藝節目現象級的效果。

  “業界都知道早期光線傳統擅長的是娛樂資訊、演播室的節目,但如今電視節目的主流趨勢是戶外真人秀。對於這些趨勢的改變,光線傳媒都把握得不太精準。”彭侃表示。

光線傳媒(300251)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