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物美係死守新華百貨控股權 私募崔軍或繼續增持

  • 發佈時間:2015-05-26 08:2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火速停牌,並拋出幾乎由控股股東全額認購的定增計劃,這便是物美係為應對金融資本連番舉牌新華百貨而打響的控股權保衛戰。

  昨日,新華百貨(600785)披露,擬向控股股東物美控股集團等3名對象定增5663萬股,合計募資10億元。其中,物美控股集團擬出資9.01億元認購5103萬股。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另兩名定增對象則是上個月兩度舉牌新華百貨的滬上“私募鬥士”崔軍旗下的基金。

  從金融資本強勢舉牌甚至有可能威脅董事席位,再到與控股股東雙雙參與定增,此次雙方真的已經握手言和?證券時報記者從多方渠道了解到,新華百貨此番定增方案人為設計痕跡明顯,後期仍存遭舉牌的可能。

  舉牌方蹊蹺參與定增

  按照定增方案,崔軍旗下的上海寶銀創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寶銀”)及上海兆贏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兆贏”)擬合計認購新華百貨560萬股,由此持股總數將達到2816.32萬股。剩餘90%的定增股份則由物美控股集團包攬。定增方案實施完畢後,物美控股集團持股比例將從現在的26.91%增至39.59%,由此進一步拉開了與崔軍的差距,控股權得以夯實。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這一定增方案與其他涉及多次舉牌並存在控股權易位之虞的案例不盡相同。絕大多數公司在遭遇強勢舉牌後,往往會向控股股東或公司管理層定向增發,借此稀釋舉牌方持股比例。

  例如,2013年2月,三特索道*ST雲網實際控制人孟凱舉牌後就曾籌劃定向增發,“防範外來資本侵擾”。大商股份在被茂業係掌門人黃茂如舉牌後,亦緊急停牌拋出定增方案予以應對。此後,長園集團銀座股份等均曾出現利用定增狙擊舉牌的現象。

  上海寶銀與上海兆贏係一致行動人關係,今年4月14日曾首次聯合舉牌新華百貨,4月28日再度舉牌。對於物美控股集團而言,如果上海寶銀與上海兆贏繼續舉牌,考慮到崔軍過往在舉牌後往往會謀求更多話語權,物美控股集團的控股地位無疑會受到挑戰。

  理論上,新華百貨10億元定增計劃的定增對象若僅限于物美控股集團,則其持股比例將從26.91%增至41.57%,而崔軍間接持股比例將從10%稀釋至7.99%。若如此,則意味著崔軍第二次舉牌失效,上海寶銀與上海兆贏至少需繼續增持567萬股才能繼續維繫二度舉牌後的持股地位,但這樣持股成本將大幅高於直接參與定增。

  崔軍或繼續增持

  因此,面對物美係的控股權保衛戰,崔軍顯然並未坐視不理。

  “新華百貨定增10億元,物美係完全可以全額認購,但最後只認購了9.01億元,這裡面應該有阻力,舉牌方不希望自己的持股比例被稀釋。”上海一位曾參與舉牌A股公司的私募人士向記者分析,上市公司可自行選擇定增對象,並不需要徵得控股股東之外的任何第三方同意,但第三方如果對定增方案不滿,可在股東大會上投反對票,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

  由此,新華百貨定增方案的精妙之處在於,物美的持股比例可增至39.59%,崔軍的持股比例也可維持10%不變,雙方各取所需。

  上述私募人士認為,崔軍參與定增並非新華百貨主動邀請,更可能是雙方博弈的結果。

  事實上,A股市場曾出現上市公司“邀請”舉牌方參與定增後,舉牌方繼續舉牌的案例。去年12月,沃爾核材曾公開稱,“受長園集團邀請”,擬斥資1.8億元參與長園集團重大資産重組配套現金募集計劃。結果該計劃尚未完成,沃爾核材及其一致行動人便於今年4月份第四次舉牌長園集團,持股比例大幅超過了長園集團管理層。

  換言之,參與新華百貨定增維繫10%的持股比例可能只是崔軍的權宜之計,按照新華百貨此前披露的權益變動書,崔軍在未來12個月內或將繼續增持新華百貨。

新華百貨(600785) 詳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