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央企合併成市場風暴眼 股民憧憬下一個“神車”

  • 發佈時間:2015-04-27 07:0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自去年12月31日發佈重組合併預案以來,中國南車 (601766)以及中國北車(601299)股價漲幅均已超過400%,隨著總市值不斷超越西門子、波音等世界高端製造業巨頭,中國“神車”的橫空出世無疑讓投資者對於央企整合的未來充滿了憧憬。

  尤為市場所驚詫的是,即便是在經歷4月20的大震蕩、21日的跌停後,南北車仍在上週五(4月24日)再度漲停,市場對於央企合併的瘋狂程度足見一斑。數據顯示,在4月21日、22日、23日,融資客逆勢大舉加倉南北車,融資餘額凈增幅連續位列滬市前20名——24日的漲停,也就不難理解了。

  《《《

  中鐵、鐵建合併呼之欲出 價值有望進一步重估

  繼南北車、中電投與國家核電合併事宜相繼獲國務院批准後,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的合併傳聞也正成為坊間熱議的焦點。

  記者注意到,兩者的合併並非完全無跡可尋,業內人士曾透露,中鐵和中鐵建的合併,國家層面已開始研究。此前,股價以突髮式上漲回應兩者合併傳聞,也説明瞭投資者認可其整合的可能性。而分析師大多看好未來的價值重估。

  合併對未來發展有利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中鐵是集勘察設計、施工安裝、房地産開發、工業製造、科研諮詢、工程監理、資本經營、金融信託和外經外貿于一體的企業,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是全球第三大建築工程承包商。

  迄今為止,中國中鐵已在境外逾55個國家和地區承建超過230個海外項目,同時公司也是中國唯一一家同時進入三項500強名單的基建和建築類企業。

  而中國鐵建前身是鐵道兵的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獨家發起設立,于2007年11月5日在北京成立,為國有資産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特大型建築企業。

  2008年3月10日、13日分別在滬市和港股上市。在國資委公佈的2008年度中央企業經營業績測試評價中,中國鐵建首次進入32家A級企業行列。目前中國鐵建是中國最大的工程承包商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海外工程承包商之一。

  對於兩者的合併,《中國經濟週刊》曾報道稱,與中國南、北車合併異曲同工,同為行業兩大競爭對手的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的合併,可以防止惡性競爭,對工程有利、對發展有利。合併以後也可以避免腐敗,可以靠真正的技術和中鐵總合理談判。

  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鐵隧道集團副總工程師王夢恕也曾透露,中鐵和中鐵建的合併計劃目前未啟動,但國家層面已開始研究。

  分析師看好估值重估

  3月18日,中國鐵建就媒體報道的公司和中國中鐵的合併計劃予以澄清,表示公司控股股東和公司均未得到來自於任何政府部門有關上述傳聞的書面或口頭的資訊,均未向任何部門表示過此類意向,均未與中國鐵建及其控股股東就此類問題進行過任何的商談或意思表示,目前也沒有此類意向。

  記者注意到,此前,南北車合併之前也曾否認合併傳聞,但最終傳聞成真。並且在二級市場上,南北車的股價在澄清公告發出後,依然出現快速拉升。

  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中國高鐵在全球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力,南北車合併後,將有利於降低國內軌交製造業內耗,推進動車組標準化進程以及核心技術推廣、國産化率的快速提升,從而加快高鐵出海步伐。相關公司有望受南北車復牌的刺激,再度展開一輪行情。目前,高鐵走出去主要涉及的高鐵基建施工企業就包括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

  另外,銀河證券分析師王華君表示,南北車是“一帶一路”和“走出去”概念的龍頭。2013年的全球軌道交通設備市場約1240億美元,中國市場200多億美元。南北車除了中國之外的海外市場佔有率僅為2.2%。南北車合計的海外收入佔比不到10%,僅為7.2%。南北車的整合將成為一個典型案例,有可能為其他行業的産業整合、國企改革提供參考和示範。這讓中國中鐵與中國鐵建合併更是呼之欲出。

  此外,銀河國際分析師認為,2014年11月中旬,中國中鐵(00390,HK)和中國鐵建(01186,HK)的AH股價差僅為個位數,後續H股折價迅速擴大。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在公佈了合併計劃後,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有很大潛力獲得重新估值,它們的2015年市盈率約為20倍,但現時的市盈率僅為個位數。由於“一路一帶”概念股仍是投資者的焦點,中國中鐵和中國鐵建H股應有空間獲得進一步重新估值。

  《《《

  南北船高管對調引猜想 合併有助抵禦行業寒冬

  今年3月,有著南北船之稱的中國船舶工業集團(中船工業,又稱南船)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中船重工,又稱北船)進行高層對換;一時間南北船合併的傳聞甚囂塵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和南北車一樣,南北船也本屬一家,均成立於1999年7月1日,由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分拆成立。對於兩家公司的合併,業內人士認為,南北船合併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但由於業務交織,合併不容易。

  兩集團各有3家上市公司

  3月25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雙雙發佈消息稱,中船工業原董事長、黨委書記胡問鳴任中船重工董事長、黨組書記;中船重工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董強任中船工業董事長、黨組書記;即所謂北船和南船領導層對調。這一消息直接推升市場對兩大造船集團可能進行合併的預期。

  目前上述兩家集團各擁有3家上市公司,分別為中船重工旗下的中國重工(601989,收盤價14.08元)、風帆股份(600482,收盤價23.41元)、樂普醫療(300003,收盤價35.57元);中船工業旗下的中國船舶(600150,收盤價54.63元)、廣船國際(600685,收盤價51.40元)、*ST鋼構(600072,收盤價21.42元)。

  受合併傳言影響,3月26日中船重工旗下的中國重工、中船工業旗下的廣船國際和中國船舶股價漲停。當日晚間,中國重工發佈聲明否認了合併傳聞,並表示“未得到來自於任何政府部門有關合併傳聞的書面或口頭資訊”。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由中船工業、中船重工和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船舶報》曾報道稱,2015年1月19日在船舶工業的老領導與中船工業負責人座談時,就建議“將船舶工業兩大集團進行合併。他們認為,船舶工業是一個不可割裂的整體,將兩大集團分割開來,導致兩大集團多年來均存在發展的短板,中國船舶工業的産品建造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南北船原為一家人

  與南北車類似,中船工業和中船重工堪稱造船行業的南北船。歷史上,南北船本屬一家,均成立於1999年7月1日,由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分拆成立。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包括武漢在內的造船工業都屬中船重工;長江以南屬於中船工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雖然南北船本屬一家,但近年來雙方的發展境遇卻不盡相同。

  以上市公司為例,中船重工的三家關聯上市公司近四年都保持盈利,而且業績相對穩定;由於造船行業的不景氣,造船龍頭中國重工的業績有一定幅度下滑,但在最差的年度,也能達到超過20億元以上的凈利潤;而中船工業旗下三家公司受行業景氣度的影響則極為明顯,均從2012年起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甚至虧損。

  此外,作為軍工領域的優質資産,中船重工擁有完備的艦船研發體系和僅次於中國科學院的工程技術科研團隊,下屬28個科研院所在艦船裝備研發領域,市場佔有率超過80%,旗下中國重工更是被冠以“航母第一股”的美譽。

  “其實,中船工業方面也有自己的優勢,就是科研實力和多元化的産品設計能力。如果與中船重工的接單能力相結合,能夠互補雙方的短板,發揮各自的長處。”一位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儘管現在造船行業低迷,但合併之後,大力開發出的鑽井船等多用途海洋工程業務,是完全可以抵禦行業週期的壓力的。”

  然而,對於合併的難度,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南北船的子公司體系很龐大,涉及的業務與利益劃分很複雜,合併難度較大。

  《《《

  鋼企整合正加速寶鋼、武鋼合併有難度

  今年3月,工信部就《鋼鐵産業調整政策》公開徵求意見,提出進一步組織鋼鐵行業結構優化調整,加快兼併重組,到2025年,前十家鋼企粗鋼産量全國佔比將不低於60%,形成3~5家在全球有較強競爭力的超大鋼鐵集團。

  武鋼股份董事長此前向媒體表示,中國的鋼鐵行業若要削減過剩的供應,整合至關重要。近日以來,我國政府正在制定政策以削減過剩的鋼鐵産能,包括鼓勵鋼鐵行業的並購。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針對武鋼股份(600005,收盤價5.88元)和寶鋼股份(600019,收盤價8.41元)或將合併的傳聞,業內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合併難度較大。

  多家鋼企今年改革加速

  寶鋼股份是我國最大、最現代化的鋼鐵聯合企業,在國際鋼鐵市場上屬於世界級鋼鐵聯合企業。公司專業生産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鋼鐵産品,採用國際先進的品質管理,主要産品均獲得國際權威機構的認可。

  在成為中國市場主要鋼材供應商的同時,寶鋼股份産品出口到包括日本、南韓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具有雄厚的研發實力,從事新技術、新産品、新工藝、新裝備的開發研製。《世界鋼鐵業指南》評定寶鋼股份在世界鋼鐵行業的綜合競爭力為前三,是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鋼鐵企業。

  而武鋼股份是由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控股的、國內第二大鋼鐵上市公司。擁有當今世界先進水準的煉鐵、煉鋼、軋鋼等完整的鋼鐵生産工藝流程,鋼材産品共計7大類、500多個品種。主要産品有冷軋薄板、冷軋硅鋼等,商品材總生産能力1000萬噸,其中80%為市場俏銷的各類板材。

  武鋼股份先後有100多項産品獲全國、省、部優質産品證書,重軌、板材獲湖北省名牌稱號,産品實物品質達國際先進水準産量比為64.07%。中國上市公司50強和綜合經濟效益前20名,滬深十大上市公司之一。

  中信證券研報顯示,國內主要鋼鐵集團資源稟賦突出,鋼鐵與非鋼業務均有優質資産注入可能。寶鋼、武鋼、東北特鋼集團均有望進一步助推各自上市平臺實現高端材料的延伸;同時寶鋼、武鋼、首鋼與河北鋼鐵集團有望借助上市平臺引領區域內的産能整合。在國企改革方面,寶鋼與東北特鋼集團已在上市平臺逐步實施股權激勵,武鋼、首鋼、河北鋼鐵集團有望在今年加速國企改革進程。

  國金證券分析師楊件認為,14年以來鋼鐵板塊33家公司中至少一半以上實施了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資産注入、收購、增發等相關的轉型和改革措施。作為傳統行業代表的鋼鐵企業,在當前國企改革及牛市大背景下,實施改革和轉型的充分必要條件都已具備,武鋼亦不例外。

  兩大鋼企否認合併傳言

  武鋼董事長鄧崎琳近期也公開表態,武鋼正積極嘗試發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包括推進股權多元化、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等。關於市場傳言的武鋼與寶鋼合併,從國企改革的大背景及思路(成立國有資本運營/投資平臺)、鋼鐵行業發展歷史、微觀調研的企業內部看法等綜合分析,不排除這種可能性。

  鄧崎琳同時表示,一旦合併發生將對公司帶來實質性利好,比如減少惡性競爭、拳頭産品的市佔率提升、全國範圍內的資源整合、技術及管理共用等諸多方面。隨著中央巡視組在4月度巡視結束,公司儲備的相關轉型及改革措施將陸續付諸實施。

  然而,寶鋼股份和武鋼股份,3月23日晚間同時發佈澄清公告,否認了兩家公司合併的傳聞。

  對此,興業證券則認為,目前市場不斷有各大央企整合傳言,包括造船業的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團,鋼鐵行業的寶鋼和武鋼合併等;儘管當事方都公開澄清傳言,但南北車案例在前,同時政府也在大力推進過剩産能整合做強,走出國門,因此市場對相關主題概念股尤為偏好。預計寶鋼、武鋼合併將持續,武鋼股份最為受益,對整個行業有利好。

  當然,市場對此也有不同聲音,有多位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文件顯示出決策層推進國內鋼鐵企業兼併重組的決心,但從市場格局、重組後管理難題等方面看,寶鋼、武鋼此類大型鋼企要實現實質性兼併重組存在較大難度。

央企控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航太資訊 27.13 7.28%
2 中國長城 8.79 7.20%
3 有研新材 11.38 6.75%
4 易華錄 34.11 5.96%
5 中航飛機 18.18 5.8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環裝備 14.12 -3.81%
2 國投中魯 12.52 -3.32%
3 天科股份 12.31 -3.15%
4 中材節能 9.58 -3.04%
5 淩雲股份 15.21 -2.75%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