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證券 > 上市公司 > 正文

字號:  

股市持續漲股東減持忙:巨力索具被大幅減持

  • 發佈時間:2014-09-16 02:31:18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娟娟

  自7月底以來,A股走出了“小牛”行情,在市場做多的熱情帶動下,場外資金也加快涌入股市。不過,新京報記者發現,隨著行情的轉好,上市公司股東減持熱情卻異常高漲。

  創業板和中小板依然是減持主力

  受滬港通漸行漸近、各種改革提速的影響,自7月22日起,A股市場資金高舉高打,走出了長達近兩個月的“逼空”行情。

  截止到9月11日收盤,短短的37個交易日中,滬指累計上漲12.52%,深成指累計上漲11.59%。而創業板和中小板的上漲幅度大於主機板指數,分別累計上漲15.77%和16.54%。

  在指數攻城拔寨時,上市公司的産業資本、高管、金融資本的減持力度明顯增強。

  西南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8月份上市公司減持市值為136.92億元(二級市場減持24.36億元,大宗交易減持112.56億元),比7月份增加了23.69億元,增幅為17.30%,為年內新高。

  8月份減持的上市公司涉及227家,其中深市主機板28家,中小板103家、創業板71家,滬市24家。可以看出,創業板和中小板仍為減持的主力,佔8月份被減持公司總數的七成之多。西南證券解釋稱,“創業板指中小板指漲幅遠大於上證綜和指數。小市值品種走勢強勁,卻導致産業資本趁機大舉減持”。

  另外,從7月22日到9月15日,被減持市值最大的前五家上市公司分別為酒鋼宏興東旭光電巨力索具康得新洲際油氣,減持市值均在9億元以上。

  對於上市公司股東減持增加的原因,市場分析人士表示,行情上漲之外,今年8、9月份處於限售股解禁的峰值期。東方財富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7、8、9月份A股限售股解禁數量分別為112.63億股、123.53億股、150.86億股,逐月遞增,而10月份和11月份,解禁數量明顯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的解禁市值為2399億元,為今年的最高月份。銀河證券的策略報告表明,從行業來看,汽車、房地産、醫藥生物、傳媒解禁市值佔總市值比重較大,這幾類行業面臨較大的壓力。

  有股東賠本減持

  近期,上市公司的股東減持中,既有控股股東、管理層這樣的産業資本,又有金融機構這樣的金融資本,而不同資本減持背後所折射出的心態也截然不同。

  以被減持市值最多的酒鋼宏興為例,減持方為華融證券-工行-華融分級固利4號限額特定資産管理計劃(以下簡稱分級固利4號),儘管金額超過17余億元,卻是一樁賠本的買賣。

  在8月7日、8月12日、8月15日三個交易日中,華融證券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酒鋼宏興的股份3.13億股、3.13億股、0.25億股,累計減持6.51億股。記者發現,三次減持價格與當日二級市場收盤價相比,均有一定幅度折讓,其中前兩次減持的折價為5%左右。

  公開資料顯示,分級固利4號成立於2013年1月18日,主要投資于A股股票的非公開發行股票(定向增發),閒置資金可以投資于境內依法發行的債券、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貨幣市場基金等。2013年,分級固利4號因參與酒鋼宏興定向增發而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合計持股數為6.51億,佔股本的10.40%,今年1月27日該限售股解禁。經過三次減持之後,分級固利4號已經不再持有酒鋼宏興任何股份。

  當時分級固利4號參與定增的發行價格為3.71元/股,而三次減持的價格最高為2.70元,即使考慮到中間的分紅,分級固利4號的虧損幅度也高達27%。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分級固利4號減持原因主要是因為分級固利4號的期限為不超過19個月,自成立之日算起,其到期日應該為今年的8月18日,因此不得不提前虧本甩賣。

  頗有意思的是,三次大宗交易的接盤方全部為機構席位,為此酒鋼宏興又成為8月被增持市值最多的公司。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連續兩次通過大宗交易方式買入酒鋼宏興6.2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0%,所購股份全部來自分級固利4號。對於增持的目的,工銀瑞信稱,“目的是獲取股票增值收益”。

  公告被減持股數佔總股本比例最高的前五家上市公司分別為巨力索具、酒鋼宏興、光正集團新洋豐華昌化工,比例均在7%以上。其中,1家為深市主機板公司,1家為滬市公司,3家為深市中小板公司。

  巨力索具利潤下滑近四成被大幅減持

  在8月份中,被減持股數佔總股本比例最高的上市公司是巨力索具,合計被減持比例為13.95%。股權出讓方為控股股東巨力集團有限公司和實際控制人楊建忠、楊建國(兩者為兄弟關係)。

  記者統計,8月份共有21個交易日,其中有9個交易日巨力索具的實際控制人和一致行動人都在減持。其實從中報前,巨力索具的實際控制人和一致行動人就開始減持,且進入9月份之後,仍有兩筆大宗減持,據不完全統計,7月份以來,上市公司股東已經累計減持22.59%,且不排除繼續減持。不過,截止到9月5日,控股股東巨力集團持有公司股份3.22億股,佔總股本的33.49%,仍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對於減持的原因,巨力索具給出的理由是:一是受“京津冀一體化”等利好消息影響,巨力集團亟須滿足旗下子公司業務拓展資金需求,如巨力地産開發及儲備用地資金需求等;二是滿足巨力集團積極尋求符合國家政策且具有未來市場發展潛能的新興産業投資機會所需資金,如清潔能源、太陽能發電、高端裝備、機械自動化等産業;三是補充巨力集團自身發展所需流動資金。

  記者注意到,7月22日巨力索具發佈半年報顯示,公司2014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36億元,同比下降12.0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597.14萬元,同比下降39.76%;同時,公司預計2014年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554.44萬元至7590.73萬元,同比下降0%至40%。

  而早在半年報出來前的4月23日,公司就提前打預防針,公告未來控股股東將會減持公司股票。

  機械設備行業成減持重災區

  北京一位張姓私募告訴記者,産業資本對於公司的基本面更為了解,如果説金融機構的減持具有調倉換股的性質,那麼産業資本的減持和增持代表對於公司前景和行業的態度。

  根據同花順給出的數據,從7月22以來,共發生499家上市公司減持。減持金額最大的前五個行業分別是機械設備、電子元器件、輕工製造、化工、鋼鐵,減持市值均在20億以上,其中減持市值最大的機械設備行業為55.4億元。而減持市值最小的行業主要是出版傳媒、金屬新材料、電腦設備、電子零部件製造行業,減持金額低於1000萬元。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減持前五大行業傳統的強週期行業居多,而減持市值最小的行業中新興産業較多,這反映出在經濟轉型的背景下,産業資本更偏好一些輕資産、科技含量較高的行業。

  違規減持時有發生

  儘管最近一個多月高管減持的比例增加不少,但從被減持公司的股價反應來看,上市公司的減持衝擊波並沒有所想像的那麼大。

  在通達信的交易軟體中,高管減持板塊中共有30隻概念股。記者經過統計發現,在7月22日以來的大盤上漲期間,僅有一隻股票累計下跌,而其他個股均上漲。且其中跑贏大盤的個股佔七成以上。其中友阿股份以74%的漲幅位居漲幅榜榜首,上面提到的巨力索具以34.31%的漲幅位於板塊漲幅的第二位。

  通過東興證券分析師姜力對以往高管增減持的研究表明,高管在市場低迷的時候更傾向於增持,而減持的行為更多選擇在市場處於高點的時候。此外,高管減持所佔流動股東比例普遍比較小,在牛市中高管減持對於個股收益影響不顯著,只有在熊市和震蕩市中對於個股收益影響比較顯著。

  上海私募李振寧曾告訴記者,以往中國的資本市場理念不夠成熟,常把上市公司的股東減持當作利空來看待。但是其實長期困擾中國股市的一大難題就是股權過於集中在少數股東的手中。國外的一些優秀的公司持股普遍比較分散。對於一家優質的公司而言,股東的減持更加有利於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也的確有利於其他股東分享上市公司成果。

  “不能把股東的減持一棍子打死,華誼兄弟在2013年曾被馬雲和馮小剛大量減持,但是現在看來,當時減持的價格就是一個地板價”,一位資深投資者感嘆道。

  不過,記者發現,儘管隨著證券法規的完善,上市公司大小股東、高管減持已經逐步規範,但是違規減持的案例也是時有發生。8月份,有多家上市公司高管違規減持被披露。

  8月27日,九州通公告稱,公司技術總裁谷春光的股票賬戶于2014年8月25日以16.00元賣出5000股,該股票是2014年6月20日以12.95元的價格買入。

  由於8月28日是公司2014年半年度報告的預約披露日,上述交易行為,不僅違反了公司高級管理人員買賣公司股票間隔時間不得少於6個月的限制性規定,同時違反了在公司資訊披露“窗口期”禁止進行股票交易的規定。谷春光給出的解釋是,其賬戶交由其妻子打理,自己並不知情上述原因,減持是因為“臨近開學,為了給孩子準備學費”。

  同樣違規減持的還有廣東明珠的獨立董事周燦鴻和以嶺藥業的副總經理趙韶華的配偶孟彥銘。從事後的公告來看,同屬於“無心之舉”。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證券法規對於高管減持儘管有嚴格規定,但是缺少處罰手段,僅用將違規所得上交公司董事會,難以達到警醒的目的。

  此外,還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在規範高管減持行為的資訊披露環節應該進一步完善。一位網友説,上市公司高管往往減持完才向市場公告,這讓處於資訊劣勢的投資者成了最後站崗者。

  - 相關新聞

  上交所出臺意見稿規範上市公司減持行為

  今年的7月22日,上交所《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預披露事項(徵求意見稿)》,進一步對上市公司股東的減持行為進行了規範和約束。該意見稿適用於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或者持股5%以上股東。

  意見稿明確規定,上述股東預計未來6個月內通過上交所證券交易系統以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單獨或者合併減持的股份,可能達到或超過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5%的,應當在首次減持前3個交易日通知上市公司並預先披露其減持計劃。股東未披露減持計劃的,任意連續6個月內減持股份不得達到或超過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

  相關股東減持計劃的公告,需要包含本次擬減持股份的數量、減持時間、減持方式、減持價格等具體安排,還需要披露擬減持的原因,以及本次擬減持事項是否與相關股東此前已披露的意向、承諾一致等多個方面。

  意見稿還明確,上市公司發佈相關股東減持計劃實施完畢公告前,該股東不得增持該公司股份。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減持計劃實施完成後,自最後一筆減持完成之日起6個月內,不得增持公司股份。

  業內人士預計,深交所近期也將發佈這類意見稿。分析人士認為,意見稿出臺有利於維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規範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股份的資訊披露。

巨力索具(002342) 詳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