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滬港通制度設計平等務實 作用遠超鼓噪的國際板

  • 發佈時間:2014-11-11 06:58: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閆立良  責任編輯:王文舉

  證監會官方微網志10日早間宣佈,正式啟動滬港通試點,滬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將於2014年11月17日開始。受此消息影響,當日A股市場大漲並創出階段新高,香港恒生指數也是跳空高開。滬港通正式推出時間的確定,宣告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

  在10月份滬港通沒有如約面世的時候,市場曾極度失望。的確,A股市場需要滬港通,因為市場將其看作是改革創新的化身、踐行價值投資理念的典範。

  筆者始終認為,資本市場的初心就是價值發現和價值實現。通過對外開放,A股有了第一把找回其初心的鑰匙,就是QFII,但經過十多年來的發展,距離監管層希望其打開A股市場初心的預期仍有很大偏差。於是通過改革,A股市場有了第二把找回其初心的鑰匙,就是社保基金。這把鑰匙距離A股市場的初心已不遠。

  現在通過改革開放,A股市場有了找回其初心的第三把鑰匙,就是滬港通。

  監管層推出滬港通的初衷除了實現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外,另一項重要的作用就是刺激國內、國際長期資金進入A股市場,以爭奪國際資本價格的定價權。

  滬港通之於國內資本市場的作用,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講。一方面,滬港通是中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重要嘗試,是人民幣國際化的橋頭堡。同時通過滬港通可以充分發揮香港這個成熟、發達資本市場的作用,促進A股市場完善市場機制,引入新的市場活力與理念,更好的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做好服務。

  另一方面,通過滬港通就是要彰顯兩地股市的財富效應,尤其是要通過滬港通的成功,刺激國內那些長期睡在賬戶上的資金,逼其儘早進入資本市場實現保值增值。國內那些長期睡在賬戶上的資金,就是《證券日報》所講的五類舊條例捆住的那十萬億元。若這個目的能夠實現,則滬港通就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有十萬億元資金做後盾的A股市場,其發展將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讓這沉睡的十萬億元突破藩籬陸續進入股市,僅有滬港通是不夠的,需要深化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落地,還需要相關資金的主管部門簡政放權,在確保資金安全的前提下使其保值升值。如果滬港通能夠起到這個刺激作用,則其功大矣。

  總之,滬港通對於中國資本市場、中國經濟有著不同凡響的意義,其作用遠超前幾年甚囂塵上的國際板,是一種更加平等、科學、務實的制度設計,而且為後續的資本市場改革創新埋下了伏筆。

  滬港通的成功將為後續即將推出的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RQDII)制度和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機制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境內企業到境外發行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創造了條件。

  從這個角度看,滬港通正在把中國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推向一個新高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