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滬港通引熱錢北上 RQFII涌動申購潮

  • 發佈時間:2014-09-10 07:42: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文舉

  RQFII規模井噴

  從4月初至今,滬港通“吹風”已有近5個月,儘管彼時內地市場人士並不看好,但此後數月,海外資金的熱情完全超出預期。

  海外資金對於滬港通的熱情,可以從RQFII基金的申贖數據一窺端倪。Wind數據顯示,在滬港通消息傳出的4月,數只主要的RQFII基金即出現逆轉性的凈申購,其中南方A50單月凈申購達4.035億份,博時FA50凈申購0.54億份,而另一掛鉤A股的合成基金X安碩A50中國更是出現10.34億份的鉅額凈申購。此前的3月份,南方A50單月出現4.685億份的高額贖回,此外易方達中一百贖回亦達0.74億份,博時FA50則贖回量達0.45億份。

  在國內投資者仍在猶豫觀望時,5月下旬,洶湧的海外資金繼續流入RQFII,至9月9日,資金已凈申購RQFII基金近70億份。以南方RQFII為例,5月16日至6月30日,南方A50凈申購額高達4.695億份;7月該數字繼續刷新,單月達到天量9.695億份,該基金RQFII額度一度告急;8月至今,該基金的凈申購仍然達到3.975億份。資金的熱情,使得南方A50基金份額從4月初的29.18億份猛增至目前的50.435億份,總體規模超過500億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另一RQFII基金博時FA50在滬港通消息傳出後的數月,更是規模暴增近13倍。4月初,博時FA50規模僅為1.41億份,而由於資金持續追捧,目前該基金規模已高達18.105億份,總體規模超過88億元。

  海外資金的熱情,使得香港機構加快搶食RQFII蛋糕。數據顯示,至8月底,香港2700億元RQFII額度僅剩下不到100億元可供申請。與此同時,4月至今,QFII搶入A股的熱情也明顯增加。數據顯示,二季度QFII共計開戶68個,遠遠高於一季度開戶數(50個),而上半年QFII的開戶數接近2012年全年的開戶數(120個)。

  值得注意的是,滬港通亦使得香港交易所,成為大資金極力追捧的藍籌股。4月10日至9月9日,香港交易所股價漲幅已超過37%。而基於對未來滬港通帶來的正面刺激作用,不少機構仍繼續給予香港交易所買入評級。匯豐證券甚至樂觀估計,當滬港通所有限制鬆綁後,將可使得港股成交量增加80%以上。

  資金北上興趣濃

  對於滬港通的推出,資金參與雙邊市場哪一邊一直是市場討論的熱點話題,而從香港市場的反應來看,資金北上投資的興趣更大。

  對A股而言,滬港通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A股市場結構性走勢的重要推手。霸菱亞太區股票投資董事方偉昌指出,滬港通不單只是短期催化劑,還會長遠推動A、H股發展,甚至改變A股及H股市場的交易結構,使得A、H股的差價收窄,A股投資者將更健康成熟。

  德盛安聯亞太區股票首席投資總監陳致強則指出,由於A、H股折讓幅度大,這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間,部分高分紅、業務性質獨特、估值低於香港同類公司的A股,有望獲得資金追捧,存在較大的投資機會。

  中銀國際報告指出,海外投資者的進入會給A股市場帶來新增的資金,但更重要的是A股市場在開放力度加大的過程中,投資者行為會悄然發生變化。滬港通的主要投資者與國內投資者具有一定的差異。香港市場與A股市場的發展階段不同,體現在投資者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另外衍生品市場的發展程度也有較大差別。不同的市場培育出不同風格的投資者。

  瑞銀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李認為,外資持有A股市值將翻倍,佔滬深自由流通市值8%至9%,影響力明顯提高。未來A股交易結構將出現明顯變化,大盤藍籌股交易趨活躍,外資在藍籌股的投資佔比將提高至20%至25%,具有一定價格影響力,甚至擁有定價權。但較受國內投資者青睞的中小市值股票將不會有大的改變。

  人民幣資産緊俏

  此前,由於人民幣貶值,國內外有關逃離人民幣資産的論調塵囂甚上,不過從滬港通“吹風”數月的情況來看,海外資金持有人民幣資産的熱情不斷高漲。

  最新一季“宏利投資者意向指數”調查顯示,有超過75%的香港投資者持有人民幣資産。在香港投資者中,有69%的投資者持有人民幣存款,25%的投資者持有人民幣債券,A股ETF及有關中國主題的ETF投資意向處於中等水準。

  事實上,投資者的熱情正使得人民幣資産吸引力明顯增加。渣打昨日公佈的人民幣環球指數顯示,7月份指數升至1911,環比上月增長0.85%,同比去年上升69%。與此同時,該行報告亦顯示,由於滬港通等因素,作為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7月香港人民幣存款增長持續疲弱,帶動指數上升的作用更是21個月以來降至最低。未來數月,香港累積人民幣的速度會持續放慢。預計2014年底人民幣存款由11500億至12000億元人民幣調低至9800億元人民幣,但人民幣存款相對於其他新興離岸市場,例如台灣地區及南韓,會繼續強勁增長。

  對此,海通國際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指出,近期香港市場最近受惠于來自發達經濟體、俄羅斯及中國大陸的國際資本流入,原因在於亞洲地區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有所消退、新興市場相關投資需求增加以及發達市場泡沫風險復燃等,尤其是利用與香港獨特定位相關的特質因素發展以中國為核心的投資戰略,這是香港投資吸引力迅速猛增的關鍵原因。

  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有關中國經濟的預期正在持續改善。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研究部H股策略分析師陸文傑表示,全球機構投資者增加A股倉位,不單單是因為滬港通,也是因為中國經濟惡化的預期已經逆轉,未來數個月隨著國企改革的推進,中國股市的吸引力會明顯增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