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股票期權首秀冷風吹 券商飆漲A股止跌

  • 發佈時間:2015-02-10 07:3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馬元月 董亮 岳品瑜  責任編輯:王文舉

  伴隨著整日較為冷清的交投量,上證50ETF期權昨日正式亮相A股市場。實際上,在業內人士看來,監管層對於市場交易冷清的局面早有預期,且此前監管層高門檻等限制性措施均是為了引導股票期權上市交易初期的平穩運作。而隨著A股市場逐步適應期權時代之後,股票期權的成交量將會呈現水漲船高的局面。

  首日交投現清淡

  作為一個高杠桿率、專業性較強的國內金融衍生新品種,昨日50ETF期權的首日交投表現清淡。

  從盤面表現來看,期權合約昨日波動率較大,由於上證50ETF的走高,20個認沽期權(又稱“看跌期權”)合約全線暴跌,3月交割3個期權合約認沽期權下跌超20%,其他合約跌幅均超過5%。20個認購期權(又稱“看漲期權”)合約中,僅“50ETF購3月2200”一個合約上漲,其餘均收跌,其中有12個合約跌幅超過10%。

  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認為,如此大的波動率一部分因素在於成交量的低迷。交易所數據顯示,昨日50ETF期權40個期權合約全天共成交18843張,其中成交量最大的合約為“50ETF購3月2200”合約,達到了2501張。相比認沽期權,昨日認購期權表現更為突出一些,20個合約累計成交量破萬張,達到11320張,而認沽期權僅累計成交了7523張。同時,昨日40個合約累計持倉量未破萬張。其中認購期權20個合約的累計持倉量為4923份,認購期權累計持倉量為3728張。

  上交所相關數據顯示,昨日全天共542個賬戶參與期權交易,其中個人投資者492個,機構投資者50個,個人投資者參與人數佔到了九成。對衝前成交持倉比為1.61,對衝後成交持倉比為2.17,低於美國期權市場和中金所股指期貨市場的10倍水準。對此,徽商期貨期權團隊經理王盾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由於上交所在前期風控上面嚴格把控以及交易規則的設定,首日合約間幾乎沒有套利機會。

  監管層早有預期

  實際上,對於上市首日交易冷清的情形,監管層早有預期。“50ETF期權上市初期交易不活躍早在監管層的預料之內,符合預期。”一位證監會內部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據該人士介紹,監管層對於股票期權運作初期的最重要目標是實現市場平穩過渡,而並非過多地關注市場交易量。

  公開資料顯示,證監會高層近期確實頻繁就ETF期權初期運作情況進行公開表態。在昨日上午9點于上交所舉行的股票期權上市儀式上,上交所總經理黃紅元就明確表示,“不預期試點初期交投活躍,也不預期期權功能會立即展示,而是立足長遠,確保順利起步、平穩運作”。同樣,在2月3日舉辦的股票期權媒體座談會上,上交所副總經理謝瑋也曾表示,上證50ETF期權開戶數量不多,但基本符合預期。

  在王盾看來,昨日3月交割的10個期權合約相比其他月份的交易量要多些,是市場的正常表現。而整體交投比較清淡,也符合交易所的預期。有分析認為,監管層之所以要強調平穩運作,是因為股票期權專業性較強,且有著較大的操作風險。諸如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將面臨著價格波動、市場流動性、強行平倉、合約到期、行權失敗、交收違約等六大風險。

  “50ETF上市初期市場交投冷淡將利於市場的平穩運作,而如果在市場初期就出現股票期權價格大漲大跌情況的話,不利於市場後市的發展。”楊德龍如是説。

  高門檻防範風險

  一位任職于江海證券的資深期權分析人士表示,昨日交投不活躍的主要原因在於交易所對期權門檻限制得特別嚴,參與的投資者和機構比較少,此前開戶的投資者也不多。另外,還有一部分投資者因為對期權的理解不是很深,尚在觀望,畢竟這是一項新的業務,熟悉起來還需要一段時間。

  據北京一位券商營業部經理介紹,期權開戶除需要50萬元的交易門檻之外,還需滿足“兩融或金融期貨交易經驗在半年以上”、“在期貨公司開戶6個月以上並具備金融期貨交易經歷”這兩個硬性條件中任意一條,同時還需具有上交所股票期權模擬交易經歷。而最讓大部分投資者頭疼的是,需要通過上交所個股期權相應級別的考試。

  另外,交易所為了控制期權市場投機過多,在上市之初設置了嚴格的持倉限額。上交所日前發佈的《上證50ETF期權合約品種上市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顯示,上市初期,持倉限額暫定單個投資者(含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以及期權經營機構自營業務)的權利倉持倉限額為20張,總持倉限額為50張,單日買入開倉限額為100張。

  王盾認為,上證50ETF期權的資金成本較高也影響到了投資者的積極性。“如以一名個人投資者持有交易所規定的最大持倉20份買權計算只需要2萬多元的開倉成本,但是需要賬戶內有20萬元以上的資金才能開倉20手,也就是資金使用比例低,總體成本過高。”王盾解釋道。

  券商飆漲A股止跌

  需要注意的是,上證50ETF期權的上市交易還間接影響到了昨日A股市場的走勢,也間接達到了監管層維穩市場的目的。

  受證監會處罰違規兩融以及收緊杠桿預期的影響,券商股近期的市場表現並不佳,東方財富通顯示,券商板塊近15個交易日下跌了12.39%。然而,在昨日上證50ETF期權上市交易的影響下,券商股則出現大漲,截至收盤,券商板塊上漲5.01%,強勢領漲兩市,而板塊內上市的20隻券商股漲幅全部大於3%,興業證券東吳證券以及西部證券的漲幅更是超過了9%。而券商股的上漲也帶動了大盤指數的上揚,解除了上證綜指四連跌的警報,最終上證綜指收于3095.12點,上漲0.62%。

  “券商股領漲兩市與股票期權推出有一定的關係。”楊德龍稱。而華泰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羅毅也認為,股票期權將激活交易增厚券商佣金收入,而上證50ETF將成為期權業務新的增長點,成熟運作後預計增厚業績10%以上。

  雖然看好券商的業績預期,不過楊德龍認為股票期權在推出初期對於券商的盈利貢獻不大。“主要原因在於市場成交量較小,不過作為券商新增的一種盈利模式,仍然長期利好券商股。”楊德龍如是説。而上述江海證券資深期貨行業分析人士則認為,參考股指期貨初期交投冷清、後期持續發力的走勢,股票期權業務成交量進一步增加應該在大約半年以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