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常態"高送轉"被重點關注 監管層要求每單必查
- 發佈時間:2015-01-28 06:17:24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陳娟娟
監管層從信披規範性、事後監督以及內幕交易核查等角度多管齊下,嚴防操縱股價和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
上市公司2014年年報披露漸入佳境,兩市公司頻頻高調推出“高送轉”預案,刺激股價強勢上漲。1月27日,大橡塑大股東提議推出以資本公積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3股的高送轉方案,當日股價封于漲停板。同日,備受質疑的海潤光伏公告了對交易所針對其高送轉和股東減持的問詢函的答覆,股價大跌8.63%。
相對於大橡塑的控股股東不僅承諾屆時投贊成票,而且承諾在股東大會審議之前不減持,此前多家公司大股東在推出高送轉前後通常伴隨著大手筆減持,引起市場詬病,被指涉嫌內幕交易。
統計顯示,自大富科技于2014年11月11日首家公告收到股東高送轉的提議以來,截至2015年1月10日,滬深兩市共有41家上市公司披露了類似的股東提議。
伴隨高送轉公告的是上市公司股價的大幅波動。統計顯示,其中30家公司的股價在披露當日上漲,4家漲停,27家公司的股價在公告披露後的三個交易日內平均累計漲幅接近14%,明顯超越大盤。
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益驅使下,一些內幕知情人在相關預案披露之前精準買入股票,待到股價拉高後再進行拋售的案例並不少見。此前就有上市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因利用利潤分配預案的相關資訊內幕交易而被證監會處罰。
按照常識,推出“高送轉”預案的上市公司應當有較好的經營業績和足額的資本公積。但統計發現,41家披露收到股東“高送轉”提議的公司中,10家公司的2014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其中3家公司已經發佈了年度業績預減公告。
據悉,此類違反常態的“高送轉”行為已經引起監管部門的高度關注,監管層對於上市公司高送轉已有每單必查內幕交易的要求,並從信披規範性、事後監督以及內幕交易核查等角度多管齊下,嚴防操縱股價和內幕交易等違法行為。
比如,連續虧損的海潤光伏近日披露10轉增20的方案,而就在同一份公告中,海潤光伏提及了3位股東的減持計劃,這被市場視為大股東有借高送轉利好減持的嫌疑。隨即,上交所對該公司發出了監管問詢函,要求其解釋高送轉和減持的邏輯,1月27日,海潤光伏公告了問詢函和答覆。當日,該股應聲大跌8.63%,顯示投資者已經用腳投票。
一位資深投資者表示,大股東和上市公司作為利益共同體,一方面提出高送轉,另一方面卻大筆減持,可以説是違背了基本的誠信原則,“就好像你張羅了一桌飯局,卻沒等開席就走了,剩下一堆無辜的客人”。
權威專家指出,透過上交所的問詢函,不難看出這樣的內在監管邏輯:一方面,股東作為“高送轉”預案的提議人,應當承諾在股東大會審議相關議案時投贊成票;應披露股東大會前是否有減持股票的計劃。如有減持意向,還應説明具體的減持計劃。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應披露股東提議前後六個月內,已經發生和將要進行的特定事項,包括限售股解禁、股東減持、股份質押、重組或非公開發行等。通過對公司重大事項的全面披露,提醒中小投資者關注“高送轉”提前披露背後的動機。
“關鍵是要加強資訊披露監管與二級市場監察的聯動,加大對股價操縱的打擊力度。”一位券商研究人士表示,讓違法者付出必要的代價,才有可能真正遏制不法行為。
據悉,上交所已經把此類選擇性、自願性資訊披露及相關二級市場交易納入重點關注和監管範圍,並提醒投資者對此類炒作保持高度警惕。
市場人士表示,對於“高送轉”行為,投資者應該全面看待,不應盲目參與炒作,謹防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