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券商研究2015四大看點 無縫對接機構業務最搶眼

  • 發佈時間:2015-12-29 09:21:17  來源:新華網  作者:梁雪  責任編輯:閻明煒

  編者按:即將過去的2015年,我國資本市場風起雲湧,券商研究行業亦面臨著內部機制與外部市場的雙重考驗與挑戰。縱觀全年,券商研究所激勵機制日趨市場化,新銳研究所成長迅速,研究所子公司再添“新兵”,掘金快速增長的機構業務藍海成趨勢。

  伴隨著券商佣金率水準每況愈下,券商的核心競爭力落腳在了人才。面對券商研究所人才的高頻流失與流動,各家研究所逐步通過市場化的機制,留住人才並吸引更多外部人才。

  隨著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進程,以及保險資金的放開、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增加、私募的蓬勃發展,快速增長的機構業務成為券商研究所“掘金”的藍海。興業證券研究所所長王斌稱:“2016年,機構投資者將更加快速地增加,將整體提升對賣方研究的服務需求。”

   研究所子公司添“新兵”

  今年,券商研究所子公司陣營又添了“新兵”。5月底,東吳證券公告稱,將成立研究所子公司,註冊資本為1億元,並將於研究所推行核心員工持股計劃,員工持股比例為30%。近日,東吳證券研究所所長丁文韜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研究所子公司審批進展順利,國資委已作批復,眼下正在等待證監會的審核,預計3至6個月內,東吳證券研究所子公司將落定”。

  券商研究所子公司陣營將不再是申萬宏源研究所獨自戰鬥的局面。業內人士稱,2015年愈演愈烈的券商研究所人才的高頻流失與流動,逐漸引發券商對如何留住人才進行機制調整。

  此前,在業內一直較少發聲、以對內服務為主的東吳證券研究所,今年借助成立研究所子公司的契機,“重金”招兵買馬,轉型做起賣方業務,實現了自我突破。

  券商首家研究所子公司申萬研究所成立於1992年,在申萬宏源證券合併重組上市後,進行了申萬與宏源兩家研究所的深度合併與整合。

  申萬宏源研究所所長陳曉升稱:“事實上,從年初開始,申萬、宏源兩家研究所便開始進行持續性的內部溝通、方案討論,8月1日,兩家研究所正式合併。”

  合併後,原宏源證券研究所發佈的證券研究報告和人員開始劃轉至申萬宏源研究所進行統一管理,申萬宏源研究所保持子公司體制。此外,宏源研究所的機構業務人員和申萬研究所的機構人員劃轉至申萬宏源證券的機構事業部,負責機構客戶和相關業務歸口管理等工作。

  業內人士稱,申萬、宏源兩家券商研究所的合併,是將申萬研究的機制與宏源市場化的體制進行了一次整合。

   激勵機制更加市場化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定價機制愈來愈市場化,掌握資産的定價權將是未來券商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王斌表示,這一競爭力將由券商研究所去實現,券商研究將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今年,首次進入券商研究行業前五的興業證券研究所,在人才管理上推出了薪酬“市場化”,王斌稱:“研究所提供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對分析師進行量化考核,對有傑出貢獻的分析師破格提升,並相應提升其薪酬水準;職業發展方面,研究所為每個分析師提供良好的職業發展通道,對於新人,更偏向於培養、發展。”

  激勵機制市場化,值得一提的還有安信證券。安信證券自去年挖來趙曉光、楊濤、王席鑫等新財富最佳分析師加盟後,今年上半年,國泰君安證券非銀金融首席分析師趙湘懷也加盟了安信證券,接棒吳照銀,同時還任研究所副所長,與趙曉光搭檔。安信證券一改4年前的激勵不足的弊病,大大提升了全面研究實力,增強了市場影響力。

  此外,安信證券對新興行業的配置很強,激勵機制方面市場化程度明顯提高。

  2014年行業排名下滑較為嚴重的申萬研究所,今年在申萬、宏源研究所正式合併後,亦制定了市場化的薪酬體系,2015年排名提升較快。該研究所將人力資源費用分為固定部分和浮動部分,人力費用相對固定部分根據市場化的原則確定;浮動部分要和公司機構業務以及其他各項業務的收入掛鉤,從而激勵分析師支援業務發展。

   新銳研究所成長迅速

  從券商研究行業格局的角度來看,2015年新銳研究所成長較快,可圈可點的例如,安信證券、興業證券、方正證券研究所。

  在今年新財富評選中,方正證券收穫進步最快研究機構第一名、中小市值研究第一名、傳播與文化行業研究第一名等獎項,成為新銳研究所的代表。

  丁文韜表示,“興業證券母公司層面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其研究所在行業內排名靠前,且成長迅速,比較難得”。

  在王斌看來,興業證券研究所2015年的關鍵詞是“成長”、“突破”。2015年,興業證券研究所研究實力首次進入業內前五。

  據了解,興業證券研究所堅持總量研究與行業研究相結合,以宏觀經濟分析和市場策略研究為指導,鼓勵不同行業間跨領域合作和交流,建立行業專家資源網路,依託對近600余家上市公司的長期跟蹤研究,不斷發掘市場熱點和價值洼地。

  無縫對接機構業務搶眼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多家券商研究所所長均認為,“未來的券商研究競爭將是人才的競爭,站在券商人才隊伍金字塔頂端的研究所將大有可為”。

  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黃燕銘稱,在證券研究領域,每一位從業的分析師都無法逃避“二八法則”——唯有排名在最前的賣方研究員方能實現價值,而其他研究員只能被壓在“冰山”下面,這是行業的殘酷性所在,也形成了不少研究所“爭第一”的文化與傳承。

  王斌表示:“2016年,機構投資者將更加快速地增加,將整體提升對賣方研究的服務需求。雖然,近年來,公募基金規模未有大規模增長,券商研究更面臨公募降傭的考驗。但是,隨著保險資金的放開、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增加,以及私募的蓬勃發展,這些機構將都將成為券商研究客戶的新鮮血液。”

  券商研究所著力“掘金”私募機構藍海,申萬宏源研究所便是一例。該券商于2016年年度策略會上公佈,將啟動“私募50”計劃,定期在全國範圍內甄選50隻最具特色的私募産品,納入該公司的核心和重點産品池。

  陳曉升表示,研究所需要做到無縫對接機構業務需求,通過“私募50”甄選出的私募機構,被定位為核心客戶。核心客戶不再僅僅通過傳統意義上的由機構銷售對接、服務,而是由研究員直接對其進行重點服務。

  此外,券商研究投資銀行化轉型亦是一大趨勢。

  王斌和丁文韜均表示,券商行業研究員,不僅是財務分析專家,更是行業專家。特別是耕耘相關領域多年的分析師,對産業脈絡發展有著全面而深刻的認識,也與該産業的上市公司有著極強的黏性,這些優勢對於投資銀行業務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