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新政實施終結融資餘額14連升 單日融資買入減近2成

  • 發佈時間:2015-11-25 07:1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王硯丹  責任編輯:陳娟娟

  新政結束了融資餘額此前連續上漲的局面。本週一(11月23日),融資交易新政首日實施。根據監管層規定,融資的保證金比例從不得低於50%,調整至不得低於100%,杠桿比例由不超過2倍到不超過1倍,融券保證金比例沒有變化。各證券公司在符合監管要求下,根據客戶風險承受能力來調整杠桿,但不得低於100%。

  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週一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凈減少38.32億元,降幅為0.31%。目前融資餘額仍然維持在1.215萬億元。

  新政實施市場熱情降溫

  從11月4日至11月20日,滬深兩市融資餘額經歷了連續14個交易日凈增加,對應滬指從3316點上漲至3610點,區間漲幅為8.85%。這一時間長度為4月17日以來最長——在3月17日至4月16日,兩市融資餘額曾連續22個交易日凈增加,對應滬指從3449點上漲至4194點,區間漲幅21.61%。

  根據招商證券非銀分析師洪錦屏的測算,假設融資標的漲幅20%,極致杠桿下(按藍籌70%的折算率)可獲得接近50%的收益,如果按100%的保證金比率,收益率變成34%。

  新政的實施是在融資者熱情高漲的背景下發生的。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11月9日、11月4日和11月10日,融資餘額分別單日環比上升3.07%、1.99%和1.89%,增幅排名為今年以來的第一、第五和第六位。由此可見,經歷了前期股市大跌的洗禮之後,儘管整個市場心態一度趨於謹慎,但在大盤趨勢明朗後,融資者又捲土重來。

  而從本週一的交易情況來看,新政的實施或多或少影響到投資者的買入熱情。當天兩市共發生融資買入1103.06億元,較上週五減少18.98%。這一金額也是11月4日以來次低值。

  中小市值個股異軍突起

  從個股來看,融資者的謹慎態度更加明顯。在同花順iFinD統計下的893隻兩融標的中,只有341隻出現融資餘額凈增加,佔比為38.19%。

  但一個突出現象是,中小市值個股顯然更受青睞。中小板的奮達科技(002681,收盤價45.31元)、江特電機(002176,收盤價16.89元)和創業板的立思辰(300010,收盤價37.31元)分別發生3.21億元、1.85億元和1.33億元融資凈流入,位列兩市第二到第四位。此外,創業板的億緯鋰能(300014,收盤價31.21元)、中小板的上海萊士(002252,收盤價45.50元)等融資凈買入金額排名也進入前十。

  另一個突出現象是,投資者對金融板塊出現巨大分歧。一方面,浦發銀行(600000,收盤價19.05元)以融資凈買入8.37億元高居兩市榜首,光大證券(601788,收盤價24.94元)、西部證券(002673,收盤價38.63元)、農業銀行(061288,收盤價3.20元)的融資凈買入金額也進入前二十名;另一方面,方正證券(601901,收盤價10.42元)、興業證券(061377,收盤價12.02元)、中國平安(601318,收盤價34.97元)均出現了超過1億元的融資資金凈流出。

  聯訊證券指出,近期兩融餘額快速增長為市場反彈提供了增量資金支援,資金整體表現為追隨熱點板塊。本週兩融新政實施後,適當控制兩融增速將有利於市場長期健康發展,但兩融降杠桿將使得增量資金增速放緩,而IPO來襲也將令資金面面臨一定壓力,指數將難有較好表現,不過熱點板塊料仍不乏投資機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