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9家上市券商兩融餘額觸線 補充資本金成券商法寶

  • 發佈時間:2015-06-17 07:17:23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之前業內炒的沸沸颺颺的券商兩融業務規模不得超過凈資本4倍,上週五被證監會正式明確,寫進了新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下稱“新兩融管理辦法”),並向社會徵求意見。

  券商兩融“子彈”匱乏已是業內共識,但證監會正式將兩融業務規模和凈資本直接匹配,這意味著不少券商已被“逼到墻角”,必須立即行動,填充彈藥。本週,華泰證券中信證券等券商已經開始行動補充資本金,券商再融資熱潮大可能被激發。

  九上市券商兩融規模過線

  證監會上週五宣佈,就修訂後的新兩融管理辦法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同時,滬深交易所也同期就修訂兩融交易實施細則公開徵求意見。備受關注的券商兩融業務規模匹配凈資本,被寫進新兩融管理辦法。新規要求,券商兩融金額不得超過其凈資本的4倍,對於不符合上述規定的券商,可維持現有業務規模,但不得再新增融資融券合約。

  就券商整體來看,截至今年5月底,全部開展兩融業務的90余家券商凈資本規模約8500億元,這意味著即使券商把全部凈資本“砸”在兩融業務上,以目前兩融餘額高達2.24萬億元計算,整個市場兩融上線在3.4萬億,剩餘空間不足1.2萬億。

  不過,招商證券證券行業分析師洪錦屏分析看來,從供需兩端來看,兩融的上線規模約在3萬億。

  “從需求看,台灣高峰時期兩融餘額交易額佔總市值比例5%,A股目前4.11%,還有20%空間。日本融資交易額佔總成交額的峰值18%,A股一度觸及,但隨後下降,近期券商增發、配股和H股融資總金額在2000億元左右,用到5~6倍杠桿,則能支撐一萬億左右的信用業務規模,綜合看,此輪行情兩融的上限在3萬億左右。”洪錦屏在相關策略會上如是分析稱。

  就單家券商來看,《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統計數據發現,算上即將發行的國泰君安,上市券商中已經有九家兩融業務規模超過了新規紅線。

  在這之中,兩融業務規模前十的券商有七家按規定不能新增兩融合約了,申萬宏源居首,目前其融資融券餘額已超凈資本5.7倍。銀河證券、華泰證券、國信證券兩融業務規模也已是凈資本五倍以上。而中信證券(合併數據)、海通證券、招商證券仍有一倍以上增長空間。

  就統計數據來看,在非上市的中小券商中,兩融業務規模超過新規紅線的現象更為突出。如一上述券商兩融業務負責人對《第一財經日報》所説,兩融競爭將加劇分化,中小券商融資面臨缺錢但融資途徑缺乏的窘境,在兩融業務上受到更多限制。

  多券商忙融資擴兩融規模

  對於監管層將兩融業務規模和凈資本直接掛鉤,多數券商並不驚訝,而是更多的認為,新規條款將激發券商前赴後繼進行融資,來擴充兩融規模,提升天花板的高度。

  6月15日,剛剛成功發行H股的華泰證券(601688.SH)就“迫不及待”對外公告,融資融券業務規模從不超過1500億元提高到不超過2000億元,並同意授權公司經營管理層在上述額度範圍內根據市場情況決定或調整公司融資融券業務具體規模。

  這也是證監會發佈新兩融管理辦法以來,首家擴大公司兩融業務規模的券商。

  巧合的是,也是在證監會發佈新兩融管理辦法後,中信證券15日也對外公告,已經全部完成此前總計11億股的H股新股增發項目,共籌集資金270.6億港元。這些資金七成將用於中信證券資本仲介業務的發展,包括但不限于融資融券、股權衍生品、固定收益、外匯及大宗商品等業務。

  兩融業務規模超過紅線最多的申萬宏源,在證監會發佈新兩融管理辦法當日晚間就公告,擬募資不超過18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其中將不超過140億元對證券子公司進行增資、補充其資本金。

  除上述公司外,還有多家券商正在以多種方式在A股、H股展開融資以及再融資。業內也普遍預計,券商將開動融資馬達。招商策略團隊就分析稱,隨著主要券商已經在進行大規模再融資,兩融資金流入的速度,或者這資金的動量,三季度或達到最高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