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銷售交易 撬動萬億市場

  • 發佈時間:2014-11-03 00:31:1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銷售交易業務打開了券商自主創設和銷售理財産品的大門,利用好了這個業務平臺,未來券商可以發展為‘金融超市’,前景非常廣闊。”華東某券商內部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銷售交易業務是舶來的概念。從成熟市場發展經驗來看,各國都有十分發達的櫃檯交易市場,國際一流投行的主要業務也大都集中在銷售交易業務領域。而近年來,國內股票市場環境轉弱,經紀業務利潤下滑嚴重,券商紛紛尋求轉型。借鑒海外經驗,銷售交易業務很快便被證券業明確為大力發展的轉型方向。

  銷售交易業務的概念,在本土化過程中發生了一些變異,國內對這一業務有三種稱呼:銷售交易業務、交易銷售業務和櫃檯交易業務。

  銀河證券金融衍生品部總經理丁聖元更願意稱之為“交易銷售業務”,以與國內券商舊有的帶有銷售性質的銷售交易部門區分。

  他指出,交易銷售業務最主要的特徵是以客戶為交易對手,通過開發設計多樣化的創新産品,與客戶(尤其是産業客戶)直接交易,進而更好地滿足具體的客戶需求。

  “從高盛等海外投行的實踐來看,交易銷售業務是投資銀行為客戶服務的主要形式,為其創造了60%以上的收入。”丁聖元説。

  目前銷售交易業務的具體形式大致有四種:收益憑證、股票協議逆回購、收益互換和場外期權。

  “在我國證券行業,2011年以來的交易銷售業務形式主要有約定式回購證券交易、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等,它們分別通過股票買斷式回購和質押式回購盤活客戶存量資産,幫助客戶,尤其是中小企業主,將靜態閒置的股票市值轉為靈活的融資,有利於支援中小企業的生産經營活動,有利於盤活股票市場鉅額的存量金融資産。此外,收益憑證、股票收益互換和場外期權業務也在蓬勃發展。”丁聖元説。

  上述具體形式,又可根據客戶需求和風險偏好衍生出千千萬萬種風格各異的櫃檯産品。如廣發證券基於收益憑證推出的收益寶系列産品;國信證券的金鯊系列、金牛系列和金福系列;海通證券的月月財系列和富國理財寶系列……

  這些櫃檯産品可撬動千億乃至萬億市值的市場。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是國內櫃檯市場業務起步元年,而僅截至2013年底,兩市約定式證券交易業務便共完成18686筆初始交易,初始交易金額共計504.3億元;股票質押式回購初始交易金額共計904.08億元,涉及股票市值2254.36億元。

  此外,根據中證資本市場監測中心數據,截至2013年12月底,已有12家證券公司報備金融衍生品初始交易549筆,初始名義金額為167.12億元。

  僅上述三項業務初始交易金額便已高達1575.5億元,而且是在櫃檯交易業務剛剛啟動的第一年,未來前景廣闊毋庸置疑。

  “截至去年年底,國內銀行理財産品規模已達10萬億元,券商即使只能分到五分之一的份額,其收益也將十分客觀。”前述華東某券商人士表示。

  整體看,目前國內櫃檯市場産品以固定收益類産品為主,一類是公司自由的私募産品,包括私募債券、資管産品等已有、自有産品;另一類是公司之外其他金融機構發行的或將要發行的産品,如市場現有的私募産品、包括信託産品、理財産品等。産品參與群體以中小投資者為主。

  “從發達資本市場的情況看,櫃檯市場的主要參與群體是機構投資者,但針對我國目前證券市場的主要參與群體是中小投資者的現狀,我國發展櫃檯市場初期的産品還是優先以滿足中小投資者投資需求為目標。” 不願具名的券商內部人士張先生表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