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證券 > 券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傳多名券商高管失聯 “百人名單”或持續發酵

  • 發佈時間:2014-08-21 15:26:09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恒

  理不清的關係網讓利益鏈上的人成為一條繩上的螞蚱,“債券女王”倒下波及一大片,“百人名單”讓很多人忐忑不安。最新消息稱,已經有包括海通證券、銀河證券等重量級機構被捲入。面對鋪天蓋地的傳聞,有人避嫌,稱目前並沒有收到被調查的通知;有人沉默,對外界不做任何回應。這也意味著,債市反腐風暴已進入第二季。

  值得注意的是,有業內人士指出,債市黑手不斷挖出將影響相關機構業績表現,A股投資者應多留個心。

  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金融司前任司長張東生、浙江省發改委財金處前副處長柳志文陸續被調查,將債市反腐推向新的階段。有消息稱,此輪高官被查始發于去年10月“債市女王”孫明霞供出的如同一部充滿懸念的“百人名單”。神秘的“百人名單”讓不少人不安,並波及到諸如海通證券、銀河證券等重量級券商機構。“我們圈子裏有些人不説話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牽連。”北京一位券商人士稱。

  多名券商人士傳“失聯”

  有分析認為,在孫明霞供出的“百人名單”中,主要涉及到兩類人,一是掌權的官員;一是關係複雜的債市一級市場承銷人。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券商已捲入“百人名單”傳聞,既有已經東窗事發的國信證券和宏源證券,海通證券、銀河證券等重量級券商也被捲入。目前比較明確的是海通證券,其中,該公司債券融資部負責人曲林被傳已經“失聯”,而且跟2005年的一筆債券有關。

  另外,民生證券固定收益部負責人鐘曉玲被傳失去聯繫。不過,目前民生證券官方仍未發出相關的正式回應。

  反腐劍指一級市場灰色地帶

  債市反腐“第二季”越演越烈,業內人士表示,與“第一季”重點稽查二級市場丙類用戶所不同的是,此輪整頓直接劍指債券承銷發行的一級和一級半市場,而其中實行審批制發行的企業債裏被指存在最多灰色地帶。

  雖然超過五六成的券商都有企業債的承銷資格,但當記者問及如何在其中脫穎而出時,某券商固定收益部一位債券承銷人士毫不猶豫地回答二字:“關係。”

  與公司債數千萬元起點不同的是,企業債最低發行額度是10億元,因此也成了不少券商眼中的“肥肉”。而由於企業債的發行主體是中央政府部門所屬機構、國有獨資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因此與政府官員的打交道就顯得尤為重要。

  上述券商承銷人士指出:“首先要拉到項目已經很不容易。我們是憑實力,攬下一個項目後再帶動周邊。但要是遇到關係戶我們一點辦法都沒有,比如某官員的親屬是做券商承銷的,那當地的項目肯定都是他包攬了。”

  在拉到項目後,審批、銷售等環節也需要券商去層層“通關”。與登記註冊制的公司債發行所不同的是,企業債需拿到發改委的批文才可發行。在2013年之前,所有企業債發行材料均送到國家發改委審批。

  “在企業債預審權下放到地方發改委之前,審批這一塊都很混沌。我們試過有項目送上去了兩年都無人問津。”上述承銷人士指出,“但是聽説國信跟上面的關係很硬,可以跟發行人保證在什麼時間點內發行。但我們送上去後連打聽時間節點有時都要發行人自己出馬。”

  “現在股票市場一級市場基本上沒有什麼貓膩了,但債券不一樣,特別是企業債,不僅涉及到審批權,而且很多資訊不披露。雖然明知違規,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很多人仍把持不住。”廣州一位券商人士認為。

  部分被波及的券商辟謠

  不過,在鋪天蓋地的債市反腐風暴中,也有部分被波及的券商顯得很無奈,並緊急辟謠。“各種説法都有,確實很無奈。”銀河證券一位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

  隨後,該負責人給本報記者發了一份簡單的情況説明顯示,目前監管層尚未對該公司提出調查,“截至目前,證券監管機構等有關部門沒有就企業債券承銷事項向公司提出調查。”該份情況説明如是表述。

  而截至記者發稿,民生證券並沒有就相關傳聞作出官方回應。

  債市“反腐”行動影響

  影響 1:或造成券商承銷行業“地震”

  此輪債市反腐風暴向上游進一步打擊債券承銷市場的利益鏈,或會造成券商承銷行業的大地震。“原來券商承銷債券沒有強硬的關係很難拿下項目,現在查處了這些灰色地帶,以後可以更公平地競爭。”上述券商債券承銷人士指出。

  對於二級市場而言,東莞銀行金融市場部門分析師陳龍認為,本次反腐主要對債市的流動性——即債券轉手交易的活躍程度有所影響。“由於此次反腐是集中在一級市場的發行環節,相對於二級市場的反腐來説,其對流動性影響相對要小得多。”

  而另一位券商固定收益分析師則對記者表示,一級市場的反腐或會影響債券的發行量,從而使得二級市場供給下降。不過,從長遠來看,清除發行市場的“蛀蟲”對於債市的健康運作仍是好事。

  影響 2 :債市戰火燒到A股市場

  雖然對大多數A股投資者而言,可能同企業債沒有什麼關係,但債市反腐的戰火已經燒向A股,部分涉事券商業績出現明顯變化。因此預計債市反腐風暴也可能通過券商股影響到A股市場。

  記者查詢發現,雖然經紀業務目前依然是證券公司收入的大頭,但債券市場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根據海通證券2013年年報,該公司投資銀行繼續推進業務結構轉型,在整個行業IPO業務暫停的情況下,積極推動債券業務創新,取得較好成績。去年全年共完成股權和債券項目41個,承銷總金額694億元。其中,成功主承銷了華能國際、中電投等企業債;同時創新債券發行,成功發行了國內第一隻可續期企業債——武漢地鐵企業債;全年完成債券融資項目28個,承銷金額517億元。海通證券也表示,去年該公司營業收入達到104.55億元,同比增長14%,其中,投資銀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8.87億元,背後增長的主要動力就是債券承銷業務收入增加。

  宏源證券債券部門出事前,其業績非常“了不起”。2012年該公司實現自營收益10.18億元,同比增長185%,截至2012年末,宏源自營規模140.13億元,佔凈資産的95%,其中股票投資佔自營規模的12%,而債券投資佔到了53%。當年該公司債券承銷業務逆市大幅增長,全年完成35單債券主承銷,募集資金447.54億元,債券承銷收入5.88億元,同比增長91%。

  不過,隨著去年債券部門多位負責人“出事”,整個成績都受到影響,今年上半年業績下降了12.15%,是目前唯一一家業績同比下降的上市券商。

  而涉事的海通證券股價最近也低迷,截至昨日收盤,已經連續三個交易下跌。

  新聞連結

  傳平安資管地産

  融資負責人被調查

  本報訊(記者 周慧)昨日,市場傳言,平安資管大型房地産及基礎設施項目融資負責人張曉菊近期被保監會調查,目前暫在國外以保胎的名義躲避追查。中國平安集團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回應,稱平安資管並未接到保監會的相關調查,相關人員早前因個人原因已經離職。但是據知情人士透露,張曉菊每年手上有幾百億資金可向外投資,或涉利益輸送。

  張曉菊就任于平安集團下屬資産管理公司,公開資料顯示她是管理學博士、中國平安集團大型房地産及基礎設施項目融資項目負責人,一直負責數十億以上的項目融資。

  事實上,在今年5月,證監會曾通報平安資管前投資經理張治民涉嫌利用未公開資訊交易股票一案,平安集團當時亦稱張治民人已經離職,公司不知情。根據證監會當時披露,張治民交易4.87億元,獲利1500余萬元。

  據透露,張曉菊的離職時間大約在半個多月前,至於其涉案的原因,可能與保監會正在調查的利益輸送有關。而去年證監會公佈的首例保險從業人員利用未公開資訊交易股票案中,涉案的即為平安資管原投資經理夏侯文浩。

  業內人士坦言,保險資金已與證券投資基金等構成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資金的重要來源。保險資産管理公司的投資經理和基金公司基金經理一樣管理著鉅額資金,無論是“老鼠倉”行為還是涉嫌利益輸送,危害同樣嚴重。

  據介紹,平安資産管理主要負責公司境內投資管理業務,接受委託管理公司保險資金和其他子公司的投資資産,並通過多種渠道為其他投資者提供投資産品和第三方資産管理服務。據中國平安最新公佈的半年報顯示,平安資産管理投資管理的資産規模為1.4萬億元,較2013年底增長12.8%,主要是由於保險業務穩步增長帶來的可投資資産增加;2014年上半年,平安資産管理實現凈利潤3.59億元,同比增長20.5%。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