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證券 > 盤面快訊 > 正文

字號:  

年報披露進入高峰 “摘帽”概念股成資金炒作對象

  • 發佈時間:2016-04-25 10:12:13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錢江摩托

  中國網財經4月25日訊 隨著年報業績進入集中披露期,“摘帽”概念股成為市場資金炒作的對象,截至發稿時,*ST錢江*ST南電A*ST成城漲停,*ST水井*ST川化等多只個股漲幅均超過了2%。

  隨著上海戰略新興板的“偃旗息鼓”,中概股的A股回歸之路變得更加艱難,當此時,受冷落已久的“殼資源”再度受到市場關注,而“摘帽”預期強烈的*ST股更是備受關注。

  同花順(300033)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有11隻“摘帽”概念股季度漲幅(1月22日至4月22日)超過了10%,其中鳳凰光學(原*ST光學)、安泰集團(原*ST安泰)、瀘天化(原*ST天化)、榮華實業(ST榮華)、國投中魯(原*ST中魯)、霞客環保(原*ST霞客)等6隻個股的漲幅更是在20%以上,累計漲幅分別達到了38.72%、35.17%、26.14%、23.74%、22.27%和22.10%。

  從歷史經驗來看,摘帽概念股炒作尤其在年報披露期間經久不衰。有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共有244家ST公司摘帽,摘帽季集中在3月至6月,而在它們摘帽前的平均漲幅大多超過了同期大盤漲幅。

  一位資深市場人士提到,炒作ST股,大多就是炒重組預期,資金會不斷尋找那些重組機會大的標的。一些ST股表面上變成非ST了,其實它們本身業務依舊不行,唯一的出路還是重組。而在摘帽之後,短時間內不會面臨暫停上市風險,因此重組預期也就長期存在了,它們有更充分的時間去尋找重組方。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滬深交易所的不同規則,相關公司從提出申請到完成“摘帽”大多僅需五到十個交易日,而在此前,僅交易所審核一個步驟就需要五到十個交易日。可見,交易所大幅縮短了ST公司摘帽申請的審批時間,這更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市場的炒作動力。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